總編的話/ 系主任的話

焦點人物
 

朱英龍董事長
跟隨父親腳步為善最樂

特別報導
  陳明新教授
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

本系動態
 
何志明院士參訪

曹子晴系主任參訪

招生巡迴說明會

諮詢委員會議

亞洲鑄造會議

精密工程奈米會議

學生園地
 
全研科技競賽
日月湖畔群雄爭光

巨大企業參訪行
開拓學生視野

赴美參加電池安全會議

教師園地
 

藍色星球

系友園地
 

徵才啟事

歡迎系友投稿或意見提供
聯絡方式meoffice@ntu.edu.tw


文圖◎黃麗妃
朱英龍董事長 跟隨父親腳步為善最樂

專訪 1960 級系友,曾任本系教授、系友會理事長及嘉隆實業、台灣台新染織、印尼嘉納公司董事長等職
朱英龍董事長的笑容令人感覺溫暖、平易近人。

已經退休的朱英龍董事長現在仍然十分忙碌,主要是因為他跟著父親積善傳家的腳步,仍持續追尋對生命的關懷與對弱勢的扶持。父親朱繡山先生是影響朱董事長最多的人,他扮演的不僅是位養育者,也是位生活的導師、事業的領航著。在父親的言教身教影響下,朱董事長無論是行事做人都秉持著父親的精神。朱董事長的祖籍在浙江省寧波市,小時候在寧波、上海長大,一直到小學六年級才到台灣。董事長說寧波人有兩大特色,一是會做生意,二是很重視教育,這兩點我想在朱繡山老先生和朱英龍董事長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證。

用功活躍的風雲人物
選擇台大機械作為第一志願,其實是有個小故事。當時台大的四大天王志願包括土木、電機、化工和機械,朱董事長有先天的懼高症和色盲,因為土木要爬鷹架,電機要爬電線桿,化工要分辨顏色,他笑著說他只好選擇機械了。進入大學時代的朱董事長是班上的人氣王,人緣絕佳、表現出色,又熱心服務,連續四年都被推舉為班代表。那時的他除了學校課業,運動打球,還有就是愛跳舞。不過,那時仍屬戒嚴時期,禁止集會,因此雖是家庭舞會還得要偷偷摸摸進行。當時,還找來系主任金祖年教授為他們把風,可見朱董事長的影響力啊!

父親認為,學工程就不能離開工廠,因此在大一暑假就帶他到南部參觀重工業區的各類工廠,大二暑假還介紹他到裕隆汽車廠實習。留學德國也是朱董事長遵循父親的意思。大學畢業後到美國深造是當時的主流,不過父親卻主張到著重實用的德國修習,相對的對國家社會的幫助更大。加上當時在台灣工業界一些有聲望的先驅都是在二次大戰前到德國留學回來的,也就更加穩固了畢業後朱董事長赴德的決定。到了大三朱董事長便開始學德文,因為用功,所以申請到德國慕尼黑工科大學,並通過了德文程度的測驗獲准註冊。由於德文程度仍不足以應付上課,無法順利跟上進度,只好靠課後加倍的苦讀補強。還好有一位很好的德國室友,作為語言練習的對象,才能讓朱董事長在兩年半內便順利通過 18 科的考試,又在 9 個月後順利完成論文。在父親的壓力和期望下,朱董事長繼續到歐洲著名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攻讀博士。他仍持續用功,幾乎比一般博士生的修業時間少了一年就取得工學博士學位,期間除了父親的鼓勵和壓力,還有一位同實驗室的貴人。

以德報怨的正面力量
其實這位貴人本來算是敵人,因為兩人在同一實驗室,彼此便存在著競爭。一次教授要兩人報告,這位敵人明知朱董事長的內容有錯,卻不事先告訴他,反而在報告時當著教授的面故意指出錯誤,讓朱董事長當場慚愧到無地自容。事後朱董事長到圖書館找資料查證的過程中,卻意外發現其實那位敵人的報告也存在著錯誤。 不過朱董事長一時的心念是「化敵為友」,因此他選擇釋出善意,將正確資料提供給他。當時這位敵人既感激又愧疚,兩人也從此成了好朋友。後來在朱董事長的博士論文中部分實驗設備的安裝,就是有了這位貴人的協助,才能順利提前完成。這也印證朱董事長默默身體力行著父親寛厚待人的諄諄教誨,相對得到莫大的回饋。

 █ 朱董事長強調工作上的敬業精神。

堅持品質的經營哲學
1968 年回台後,朱董事長立刻就被系上聘任,成為深受學生愛戴的朱教授。朱董事長自己也喜歡當朱教授、喜歡研究工作,但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只好由專任改為兼任,到企業界發展,接手父親的事業。朱董事長認為自己用人的原則是信任,要相信別人,讓人才得以充分發揮。他也說,企業老闆應該提出願景與員工充份溝通、取得共識,讓大家的步伐一致,才能創造雙贏局面。他強調好的品質就是商譽的保證,他要求員工不管訂單來自百貨公司的高檔貨還是市場地攤的便宜品,在生產線上都要一視同仁。堅持追求高品質使得他在成衣界能創出造口碑,並能接下名牌服飾的訂單。

朱董事長曾任本系系友會理事長多年,對於系務工作、學生急難救助、學術研究、活動贊助等,他均大力支持贊助。三十年前志鴻館的籌建,他更是主要發起人,並向父親朱繡山老先生募得工程大筆的款項,是興建志鴻館的重要推手。對於台大學生,他鼓勵大家視野要寛闊,他認為台大學生很優秀卻普遍自恃高,跳槽比例往往偏高,看著別人升官就心猿意馬,他認為一個企業的升遷機會一定都有,只要腳踏實地做事,老闆一定都知道,只是時間未到罷了,所以期許年輕人要多一點耐心。

遍及兩岸的公益足跡
除了關心自己母校和學弟妹外,朱董事長視公益行善為己任,無論是醫療、老人安養、教育、環保、心理健康,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他都盡力去做。已經 77歲的他,仍在兩岸趴趴走,在寧波、陝西、貴州等地興建學校、醫療救助、老人安養、推行心理健康、甚至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在台灣,台大醫院、天主教耕莘體系、基督教門諾醫院、台東基督教醫院、天主教仁慈醫院、董氏基金會的憂鬱症防治、天主教安老院、寧園安養院、畢士大教養院等,還有太多太多,朱董事長像照顧家人般照顧弱勢族群。辦公室裡花蓮畢士大教養院的智障小朋友在朱董事長生日時親手所做的卡片,寫滿他們對朱爺爺的感謝與祝福,朱董事長如荒漠甘泉般,這些孩子用最真誠簡單的話語深深表達了他們的感恩之情。看著董事長時常掛著彌勒佛似的笑容,就知道「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只是句口號!他是真正樂善好施的實踐者。

朱董事長除了奉獻關愛,持續他的慈善布施,他現在的另一項生活重心便是修習人生的課題。他認為,人生有太多的執著,他是位虔誠的佛教徒,透過禪修尋找生命課題的本質,他希望透過禪修悟道,了斷生死,尋求解脫,追求一種處之泰然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