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杜拜全球自駕運輸挑戰賽
文、圖◎李綱副教授
本次出國是參加杜拜官方RTA (Road & Transport Authority)舉辦的Dubai World Congress for Self-Driving Transport (SDT)會議(https://sdcongress.com/),以及出席2018-2019 World Challenge for Self-Driving Transport 頒獎典禮,本人應邀擔任Dubai World Congress for SDT其中一場panel discussion 的講者,並帶領臺灣的iAuto自駕車團隊展示一輛國內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油電混合動力大客車,World Congress的正式活動為期兩天(2019年10月15-16日),iAuto團隊部分成員提早在10月10日飛往杜拜處理車輛的運送和參展場地的布置事宜。臺灣iAuto自駕車團隊的成員包括臺灣大學機械系師生、明志科大師生、台塑企業、新創公司-艾歐圖科技一共十七位,其中明志科大是由劉祖華校長帶隊,台塑企業由台塑汽車貨運/鋰鐵電池公司陳勝光董事長帶隊,另外大眾集團的狄副總以及中華民國自動駕駛產業協會的蔡秘書長也都參與此次在杜拜的World Congress for SDT活動。

█ 圖一、Dubai World Congress for SDT活動宣傳海報

█ 圖二、臺灣代表團先遣人員進行場地布置,圖中的車輛為本次參展的自駕客車
本次出訪之前已先透過外交部協助聯絡我國駐杜拜辦事處及外貿協會,協助安排參訪的行程,在我國駐杜拜辦事處楊代表的協助之下,本代表團特別與杜拜親王(Sheikh Juma Bin Ahmed Bin Juma Al Maktoum)的辦公室主任(Mr. Mohammed Majed)於10月14日在臺灣代表處見面,其後並且安排於10月16日二度見面與新創公司-艾歐圖科技簽署合作MOU。


█ 圖三、杜拜World Congress頒獎典禮

█ 圖四、杜拜World Congress頒獎典禮,由杜拜王子親自頒獎

█ 圖五、臺灣代表團成員頒獎結束之後與本次比賽的裁判長Dr. Steven Shladover合照

█ 圖六、臺灣代表團成員與杜拜RTA Director Mr. Adel Mohammed Shakri在參展車輛前方合照


█ 圖七、臺灣團隊參展車輛前方的看板

█ 圖八、各國參展的自駕巴士

█ 圖九、參展的自駕工程車輛

█ 圖十、參展的小型自駕電動車
█ 心得
這次得以參加杜拜官方RTA (Roads & Transport Authority)所舉辦的2018-2019 World Challenge for Self-driving Transport比賽及受邀參加World Congress for SDT起因於2018年本人接到杜拜RTA的一通邀請電話,當時杜拜RTA的官員表明希望邀請世界各國的團隊前來參加比賽,並且鼓勵企業界與學術單位一起合作,以consortium方式組成團隊來參加比賽,因為它們了解到類似自駕運輸(SDT)這樣的智慧運輸系統科技發展必須包含橫跨數個領域的工程技術與新興科技,如車輛工程、運輸工程、無線通訊(5G/V2X)、人工智慧、車輛控制等,因此,單憑個別廠商或學術研究單位很難完整且長期的發展自駕運輸科技,此外,政府單位的參與也是必要的;在我們了解到杜拜RTA舉辦本次世界自駕運輸挑戰賽的目的是為了達成該國2030年全國25%路面運輸皆達成無人駕駛,且杜拜RTA有高度意願引進不同國家的自駕運輸系統技術,與各國的自駕車技術研發團隊合作,當然還有高額獎金所提供的誘因之下,我們當下便決定報名參加杜拜的自駕運輸世界挑戰賽,並積極籌組一支跨領域的合作團隊,包括臺灣大學機械系自駕車研發團隊、明志科大、艾歐圖(iAuto)科技公司、台塑汽車貨運公司、台塑鋰鐵電池公司,以及隔年(2019)才加入參與合作的工研院資通所、明泰科技與福華電子等公司。第一階段的評選工作主要是由各參賽團隊依照杜拜RTA所要求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審查,比賽一共分成四個類組: Leader company, Startup compan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以及Local University (中東地區的大學),我們報名參加的是Startup company類組,該類組與Leader company都需要以實車進行比賽,其他兩個類組則可以不需要以實車進行比賽,報名的團隊來自世界各國,一共有六十多個隊伍,我們團隊是以iAuto Consortium的名義參加比賽,並且很幸運地在2018年11月接獲通知入選Startup組的前三名,進入第二階段的評選,該組原本有27隊報名參加,入選前三名的分別是芬蘭的Sensible4、臺灣的iAuto、杜拜的Derq。
在第二階段的競賽過程中,各個比賽隊伍被要求提供更完整的自駕運輸系統技術規格資料,杜拜RTA這次舉辦比賽特別委託三家國際知名的顧問公司與測試認證機構,包含德國萊茵、德國FEV以及美國的Arthur D. Little顧問公司擔負技術審查及比賽規劃的工作,另外也委託國際知名的學者專家擔任評審。這個階段的評選重點在於了解各參賽隊伍的自駕運輸系統包含車、路、雲系統的設計方案細部規格(如operation design domain, ODD)、技術成熟度、自我安全認證測試規劃(safety cases)、系統功能安全性、資訊安全(cyber security)、能源效率等各個面向,透過第二階段的評選工作,裁判與技術審查團更能清楚了解各參賽隊伍的自駕運輸系統技術規格,並設計第三階段的實車測試項目。
原本第三階段的實車比賽必須將參賽車輛運至杜拜RTA所建置的自駕車驗證測試場域進行測試,但是後來大會因為時程與經費補助等因素改變決定,Startup類組的參賽隊伍改成在所屬國家進行實車測試,由杜拜RTA的官員與技術審查團成員飛至各隊國家進行測試,我們團隊最後是訂在2019年6月28日這一天進行實車測試,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我們規劃要採用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一輛自駕電動小巴士進行實車比賽,後來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取得該車,被迫另外尋覓其他替代車輛,幸運的是台塑汽車貨運公司願意雪中送炭,調撥兩部DAF-LF45車輛(最大荷重12噸)讓我們團隊改裝成自動駕駛車參與比賽和Dubai World Congress的展示,我們在2019年3月中才從台塑汽車貨運公司取得車輛開始進行改裝,包含底盤的x-by-wire control/線傳控制系統(轉向、煞車與油門),台塑提供的是油電複合式車輛,對我們團隊而言是新的嘗試,過去的經驗主要是純電的電動巴士以及柴油巴士,底盤x-by-wire control改裝在2019年5月中才真正處理完畢,距離杜拜官方人員抵臺進行實車道路測試的日期6月28日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團隊在正式實車測試之前幾乎是沒有一天鬆懈,從清晨忙錄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周末假日也都全員到齊進行準備工作,包含感測器與控制系統軟硬體的安裝、測試、調校工作全都壓縮在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
工研院起初不參與實車比賽,後來知道是在臺灣進行實車測試又表示希望參加比賽,我們團隊最後同意讓工研院的自動駕駛巴士進行自動跟車的展示,僅此一個項目,其他二十多項測試項目都還是由我們自己的自動駕駛卡車擔綱,最後在6月28日的實車測試當中我們的自動駕駛卡車表現算是相當不錯,讓來訪參與測試的杜拜RTA官員及技術審查團成員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詢問我們的自駕系統何時可以商用化? 與其他兩隊Startup組的競爭隊伍相比,我們展示的自駕卡車噸位最大,測試的場域包含明志科大校內狹窄的山路以及南亞廠內off-road 的不平坦地面,以及包含通過8字型彎路、煙幕區、動態避障/變化車道、通過紅綠燈號誌、混流情境等,困難度算是最高的,另外一隊Sensible4的自駕小巴士是與日本的無印良品公司合作,車體及車重都遠小於我們的自駕卡車,中東的Derq則沒有整部車,而是以輔助駕駛系統(ADAS)為展示內容。雖然我們最後沒有拿到冠軍,只有拿到亞軍,但是能夠在短短三個月將一輛普通人工駕駛的車輛改裝成自動駕駛,並且獲得世界自駕車比賽的亞軍(獎金五十萬美元),從投資報酬率的觀點而言,我們絕對是最高的一隊!
本次到杜拜參加World Congress for SDT最大的收穫是可以認識來自世界各國的自駕車公司/團隊,我們參展的攤位詢問度最高,原因之一是我們的自駕車系統解決方案標榜的是可以用作低的成本,讓車隊管理者將其車輛改裝升級成具備自動駕駛、半自動駕駛功能且仍然可以切換回復到手動駕駛,目前已有來自俄羅斯和中東地區的單位與我們洽談合作當中。從這次在杜拜World Congress參展的各家號稱自動駕駛等級level-4的自駕巴士內/外觀與功能看來,幾乎是大同小異,光是法國就有三家自駕巴士公司晉級並參展,只是這些自動駕駛巴士的價格都太過高昂,每部的售價動輒臺幣上千萬元以上,光是從乘客搭乘的車票收入也難以回收,未來是否能夠大規模商業化恐怕是個問題?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國際傳統車電系統tier-one大廠如: ZF、Continental、Delphi公司已經開始併購這些自動駕駛新創公司,顯然這些傳統車輛系統廠已開始佈局未來自動駕駛時代來臨所需要的技術,透過軟硬體整合,發展所謂的智慧底盤(smart chassis),具備電動化、x-by-wire ready與自動駕駛控制系統,可提供自駕車AI中控軟體技術的公司一個更加完整成熟的自駕車發展平台,這一產業發展趨勢值得我國政府相關單位重視,也是我國推動自駕車技術產業化不能忽略的。
這次我們團隊得以在杜拜進行自駕客車的展出,讓臺灣的自駕運輸科技實力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除了要歸功於團隊內各成員能夠通力合作,研究型大學與技職型大學互助合作、大企業攜手新創公司(以大帶小)的模式值得國內推動產學合作借鏡;此外,我們也要感謝科技部、AIMS中心提供本團隊臺大成員的AI計畫研究經費,相關研究成果也在本次杜拜自駕運輸世界挑戰賽當中成為亮點技術。
█ 建議
建議國內推動自駕車的產業化能夠借鏡杜拜RTA的作法,委託國際專業顧問公司及認證機構籌畫國家的自駕運輸系統建設road map,包含自駕車上路運行所需要的完整基礎建設,再委聘真正具有自駕車技術開發經驗的國際專家學者與國際顧問公司舉辦國際性的自駕車技術比賽,吸引真正有實力的團隊/公司前來臺灣比賽並分享其經驗與技術,同時也鼓勵國內的公司、團隊與國外的公司進行國際合作,政府的投資基金甚至可以先期投資具有潛力的國際自駕車技術公司,讓臺灣政府挹注的自駕車補助經費能夠真正在國際自駕車產業界產生impacts。
這次到杜拜參展亦發現國人普遍對於中東地區的國家陌生和充滿錯誤的認知,事實上中東地區對於國內產業界是個蠻值得開拓的市場,杜拜也是前進大中東地區的門戶,杜拜的交通公共基礎建設完整度世界評比第一,治安也是相當良好,其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酋長國亦是差不多的情況,若是有機會推動我國產學研界與UAE的大學、產業界合作,即便UAE與臺灣沒有正式邦交,私底下民間的合作對方也是相當歡迎且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這也是我們團隊本次得以在與杜拜親王辦公室初次見面之後,隔兩天雙方就簽署了合作MOU,並規劃於2020年邀請杜拜親王飛來臺灣參訪交流。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