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焦點人物

陳國民協理 自在過自己認同的生活

東元電機陳國民協理 自在過自己認同的生活

文、圖◎陳國民協理提供、袁蕙芸整理

 

    1964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的陳國民協理,畢業於臺大機械系、機械研究所設計製造組,2004年取得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博士學位,師事劉仁傑教授,研究產業發展、經營管理與策略,並曾於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工具機產品策略相關研究論文。投入機械設備產業,主要專長在設計製造與經營管理層面,歷任研究發展、生產製造與營業服務主管。加入東元集團之前,曾任職於臺中精機及協易機械等工具機廠高階主管。2017年11月進入東元電機擔任董事長特助,及關係企業總經理等職務,目前為東元電機協理,帶領東元智動化暨生技中心,導入AI及IoT相關技術,統籌生產製造技術能量並朝向智能自動化領域發展。

 

多領域學習 增廣專業外觸角

    在臺大的求學過程,陳協理談及令他特別深刻的事,他說:「念大學是第一段,我念了兩年農機後降轉機械,所以學號是B71,跟B72一起畢業。因多念了一年,修的學分很多」。除了修課之外,跟陳永傳老師做材料熱處理專題,跟廖運炫老師做資料記錄器專題,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奮戰到最後一分鐘,趕在競賽報名截止前去夜間郵局寄件的經驗,迄今都令陳協理念念不忘。

    還有大四跟室友修森林系的遙感探測,跟專題成員修新聞研究所的「環境傳播及實習」,學習 「看」電影和媒體,拍攝剪輯8釐米的微電影,感受到綜合大學擁有各種科系的優勢,增廣專業之外的觸角。

    第二段是服役後回來念研究所,劉霆老師指導深入機構分析與設計,跟蔣君宏老師學高等機動學和機械設計,補強了從小自己動手做模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口。看著讓自己設計的機構動起來發揮功效,體會設計是門”綜合與整合”的科學,也開啟日後進工具機產業的序幕。

    陳協理也分享就讀臺大時影響他最深的老師及課程。「蔣君宏老師在高等機動學以及機械設計上的專精和深入,循循循善誘教導學生的態度,威嚴下的溫暖,體會何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培養我專注和精益求精的習慣,構築我產業進入機械設備做開發製造的基底」。而另一位是大一國文課的老師,在課堂上提到臺大雖名列前茅,但面對其他學校的碩士時,臺大學士仍顯屈居下風,退伍前千思萬想最終還是決定回來念碩士,這可能是現在碩博士滿街跑的環境下很難想像的。

 

機密機械 具體而微

    陳協理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做了23年,在臺中精機,做過自動化,研發設計,銷售服務,製造等單位,還有幸被派駐天津設新廠。陳協理說:「感謝公司的支持和機會,逐步開發自主設計製造的工具機和塑膠射出成形機等設備,多元的工作職務,包含內部稽核員的歷練,讓我對企業的運作有較完整的了解,也更能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又說:「機密機械是個有趣的行業,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是體系小而完整,環節多容易看到整個的行業運作,是學習歷練累積經驗知識的好地方。追求精益求精,需要面面俱到,類似規格的產品,市面上價格差異很大,甚麼叫做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在這個行業裏可以明顯感受」。

 

持續的學習進步才是關鍵

    經歷過工作上幾個重要的轉捩點,對於工作上的體悟,他說:「轉換性質差異甚大的工作,像從研發到銷售單位,由開始的緊張壓力到漸入佳境,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的事也很多,專業固然重要,持續的學習進步才是關鍵」。回首許多機械系畢業的同學,半數以上都在機械領域外表現得有聲有色,系上的要求和累積應該是個關鍵;培養和鍛鍊面對問題和困境的對應能力,則是個人修習專業項目以外的重點。

 

承先啟後的傳承

    說到在工作歷程上的發揮及使命感,「先把任務做到,再求提升做好,最後設法做得更好,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用好高騖遠,也不必擔心困難而裹足不前。」他認為設計是許多專業科目和知識的綜合,放在企業和社會運作則是大體系中的小環節,能有幸在臺中精機等工具機企業設計製造出產品,看這些產品分散世界,製造零件為人類社會造福,心中就頗感安慰。隨資歷增長,也逐漸從自己能多會、多做些什麼,心態上逐漸轉念到注重培育青出於藍的新一代人,從自己的學習進步走向承先啟後的傳承。

 

自在過自己認同的生活

    陳協理不特意為成功人生下定義,分享人生觀時說道:「人生觀嗎?覺得能自在過自己認同的生活就是成功,不用看人臉色也不用在意別人的觀感。樂觀以對,盡力而為,成功在天,盡力在人。人盡其才,有所貢獻最重要」;「我喜歡自己動手做,依自己的想法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在不受限制下的實現自己的想法。像在自己的興趣中發揮了創新設計、動手實作的精神,自己試飛遙控模型,縱使飛機摔壞了,樂觀以對再做修正,才有源源不絕的新飛機製作需求」。

 

學習如何學習

    陳協理以學長的身分勉勵還在學的學弟妺,「現在畢業學分降低,本意是鼓勵學生多接觸,可更深入也可更廣泛。在學校是繳學費請老師教,有較佳的學習環境師資和同學,需善用在校的期間,趁在學校裡多學點。到職場後則是看成果看表現,學習要靠自己不是等人教,學習如何學習,也是在校期間的一個重點」。語重心長、字字句句的提醒著學弟妹要把握手上所擁有的珍貴資源並善用資源,也指引著未來踏出職場時所應持有的態度和努力的方向。

 

80分或100分的目標

    「目標80分,就不會有被當的風險,目標100分,要有面對挫折的能耐」,是陳協理集結他人生經歷,贈勉給機械人的一句智慧話語。設定的目標高低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成就,要守燕雀之小志或揚鴻鵠高翔之願,端視自己的選擇,看見機會,把握機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雖是老生常談,卻是通往成功之路,敲響成功鐘聲的不二法門。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攝於日本

Art editor Img

協理一家人

Art editor Img

協理一家人

點閱人數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