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系友/教師園地

阿波羅13號五十週年

顏安系友


    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太空船在飛往月球途中發生爆炸事故,太空船嚴重受損,並且失去了大量氧氣和電力,三名太空人面臨到生死存亡的處境。他們使用登月艙作為救生艇,在極端險惡的條件下與地面人員通力合作,最終順利返回地球。雖然這次任務沒能成功登月,但以絕佳的應變化險為夷,所以被稱為「成功的失敗」。

 


    救援行動舉世矚目 不同凡響的失敗任務


    阿波羅計畫總共啟動七次載人登月任務,其中六次成功,唯一失敗的一次就是阿波羅13號。1969年夏天,阿波羅11號達成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壯舉,受到全世界關注;四個月後,阿波羅12號再次成功登月。以科學探勘的目的而言,這兩次任務是準備工作,證明了人類有能力踏上月球並且平安歸來。到了阿波羅13號,才真正要開始著力於科學研究,預計降落在月球上更有探勘價值的地點,航行難度也更高。


    可惜的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科學探勘的意義,1970年春天準備第三次登月時,社會大眾對此已經沒什麼興趣了。發生意外之後,任務演變成備受關注的救援行動。營救的過程跌宕起伏,像是在解一道有重重關卡的難題,既要嚴格節約用電,又得確保太空人的維生條件,還必須操縱受損的太空船、精細地調整航線,這一切都有賴於上天下地兩方緊密配合。太空船在遠離地球超過三十萬公里之外發生爆炸,最後竟能返航,簡直不可思議。


    文武雙全 征服太空的現代麥哲倫


    太空計畫匯集了數量龐大的人才,有頂尖的工程師打造硬體設備,有地球上最聰明的頭腦掌管控制中心;太空人更是萬中選一的菁英分子,他們具備非常優異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受過精良的訓練,同時身兼飛行員、工程師、科學家等高度專業的角色。美國政府最初挑選太空人的時候,找上了軍方的試飛員,他們專門測試新型戰鬥機,既擅長飛行,又敢於冒險。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曾經坦言,當年執行首次登月任務時自己認為只有一半的機率成功返航,他是抱著這樣的覺悟啟程的。這種向未知領域前進的精神和不惜付出性命的勇氣,堪比大航海時代的偉大探險家。


    阿波羅13號指揮官洛威爾(Jim Lovell)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總共執行過四次太空任務,在加入太空人的行列之前是經驗豐富的海軍飛行員和教官。他從小嚮往太空事業,一心想在退役前完成月球漫步的壯舉,可惜最終失之交臂。這種惋惜之情一般人恐怕難以體會,倒是與奧運選手有望奪得金牌卻意外落敗的情形有些相似:第一,能有機會挑戰人類極限的目標,已是人中豪傑。第二,接受高成本且長時間的嚴苛訓練,不論專業技術或身體健康都必須保持在絕佳狀態。第三,一旦達成目標,必然名垂青史,但生涯只有少數幾次機會。


    地緣政治對抗驅動 開啟太空探索一甲子


    人類從上個世紀中葉飛離地球,進入太空時代,到今天已經有大約六十年了。兩次世界大戰促進許多新技術的問世,成為太空探索的重要基礎;而在冷戰格局下,強烈的競爭意識驅使了美國和蘇聯兩大強國努力發展太空事業。


    載人登月這項成就被塑造成所謂「太空競賽」的聖杯,而美國是最終贏家,這樣普遍的認知可說是西方主流文化宣傳之下的結果。太空探索本無終極目標,美國後來居上而成績斐然,但嚴格來說這場美、蘇兩國的競賽輸贏難論。攤開紀錄,「輸家」的成就其實極為可觀,例如發射人造衛星(1957年)、探測器登月(1959年)、將人送上地球軌道(1961年)、太空漫步(1965年),這些重要的里程碑都是由蘇聯率先達成的。


    1972年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月之後,探索太空的事業並沒有停止,開發重點從一次性的飛行轉移到可重覆使用的硬體,國際間也從相互競爭走向合作。幾十年來,出現了太空梭、哈伯太空望遠鏡、國際太空站以及各種無人探測器等精彩的發展。然而,直到今天,人類再也沒有飛到比阿波羅計畫時期更遠的地方了。


    嶄新的太空時代 人類或將再次踏上遙遠征程


    近年來太空發展變得愈來愈有看頭,中國已躋身強而有力的競爭者之列,美國新設太空軍為獨立軍種,俄羅斯、歐盟、日本和印度等國也都有所規劃;以SpaceX為代表的民間企業開始大放異彩,這表示太空探索不再只由政府主導,而進入了商業化的時代。現在人類不但興起再度登月的念頭,甚至可能在不久之後飛向更遙遠的火星,太空時代似乎即將迎來全新的輝煌成果,大國之間也很可能重演激烈競爭。


    遠赴太空探險,是可能要賠上性命的。如今科技水平比起半個世紀前固然有很大的進步,但確保太空旅行的安全依然是艱難且充滿風險的工作。如果在太空中面臨生死存亡之境,而能夠全力以赴戰勝死亡,那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探險家。從這個角度來說,阿波羅13號可以算是數十年來的太空計畫中特別亮眼的成就,在今天這個嶄新的太空時代,相信它也能帶給人們很大的啟示。Art editor Img


參考書目:


1994年,阿波羅13號指揮官洛威爾和作家克盧格(Jeffrey Kluger)合作出版回憶錄《阿波羅13號》,隔年同名電影上映,是一個以暢銷書改編成賣座電影的成功案例,也使得阿波羅13號的故事普及化。2020年12月,這本書的中譯本在臺灣由五南出版社發行。

 

作者簡介:


顏安,2015台大機械學士、2018台大機械所碩士,莊嘉揚教授為碩士班指導教授。
2017-2018曾赴日本名古屋大學交換留學一年。
2018-2019在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六大隊服義務兵役。
現任職於日本近畿車輛公司設計室,主要參與海外案件的車體設計和技術支援。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作者顏安

 

與阿波羅13號有關的圖片
以下圖片來源皆為NASA的免費線上資料庫。https://images.nasa.gov/

 

Art editor Img

 官方發布的阿波羅13號太空人合影

Art editor Img
阿波羅13號是重要的科學探勘之旅,徽章上印有拉丁文格言「知識來自月球(Ex luna scientia)」

Art editor Img
阿波羅13號指揮官洛威爾在受訓期間的樣子

Art editor Img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發射

Art editor Img
救援阿波羅13號的過程中,控制中心裡眾多控制員積極商討對策

Art editor Img
從阿波羅13號上拍攝的月球樣貌,可以看出巨大的隕石坑

Art editor Img
從阿波羅13號上拍攝的地球樣貌

Art editor Img
爆炸將服務艙的外板炸飛,造成太空船嚴重受損

Art editor Img
1970年4月17日,阿波羅13號歷劫歸來,指揮艙落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

Art editor Img
洛威爾看著報紙頭版,內容是阿波羅13號平安返航的新聞

Art editor Img
五南出版的《阿波羅13號》中譯本封面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