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特別報導

楊天祥教授 虛懷若谷的教育園丁

文◎袁蕙芸、圖◎楊天祥教授提供

飲水思源 感念導師恩情

 

    楊天祥教授上大學前都在家鄉新竹成長求學,他很感恩雖然家庭簡單,經濟小康,卻為他提供了安定的成長環境與充分不受限的學習機會。上大學前雖然幾乎不曾考第一名,但都能緊追在班上幾位特別厲害的同學後面。小學三四年級時喜歡閱讀的他,假期常與同學結伴到縣立圖書館 (當年新竹仍是縣轄市),幾乎把兒童閱覽室裡有限的館藏都翻遍。上了新竹中學後,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指導大家學攝影、玩暗房、吹口琴,還帶班上同學到野外露營,培養課堂外健康休閒興趣的高一導師兼生物老師陳清德先生;以及帶領他和幾位同學,指導他們一步一步做科展專題,並獲得全國競賽獎項,讓他更加肯定自己對於數學與邏輯思考之喜愛的高二數學老師黃靜卿先生;還有同樣條理清晰且例證豐富,啟發了他對物理之興趣與想像的高三導師紀興旺先生。「這三位就讀新竹中學時期的導師,在我重要人生成長階段中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方向指引,也為我奠立了穩固的數理知識基礎」,時隔多年,知恩感恩的楊老師一直在心中存著對導師們的深深感謝。


    1983 年的大學聯考是制度設計上「先填志願再考試」的最後一年。顯然是因為紀老師的重要啟發,原本他把當時錄取分數落在機械系後面的臺大物理系填作第一志願。雖然後來在大人們的 “勸阻” 之下,交出去的仍是一份平凡排序的志願卡。結果奇蹟降臨,在那年聯考中,擅長的數學、物理學科題目偏難,弱點科目化學的題目則偏易,楊老師打趣的說:「那年交大電子系錄取分數首度微幅超過臺大機械系,而我那神奇的聯考總分 (依稀記得是 405 分) 也能上交大電子系,但志願卡參照的是前一年的校系排序,弱項多得分、強項沒失分的結果,就讓考運把我一腳踹進臺大機械系裡了」。

 

良師啟迪 形塑專業興趣

 

    在臺大求學的六年是影響楊老師個人成長並形塑專業興趣最重要的時期。每一位曾經教過他的老師,例如郭景宗老師的熱力學、劉正良老師的機械畫、廖燈圭老師的機動學、楊旺欉老師指導的專題研究、周元昉老師的機械振動學 (一)、馬劍清老師的連體力學,都有其獨特的上課風格與教學要求。除此,大三上下學期他分別修了顏瑞和老師的流體力學與李石頓老師的熱傳學,更加確立了自己在熱流領域方面的興趣。同時他也開始選修林光中老師所教授的一系列熱流領域進階課程,包括高等熱力學 (一)、高等熱力學 (二)、流體力學導論 (一)、流體力學 (二) 等四門課。這些老師一路形塑他日後的專業興趣,也成為他後續職涯成長過程中的寶貴典範。只是有些老師的影響在求學時就很直接明確,有些則是日後在個人職涯歷練中才逐漸明白。

 

    進了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賴君亮老師對其影響最深,互動也更多。1986年賴老師剛從 NASA 離職返臺任教,數學功力強大,總是引導學生用最犀利的物理洞察力,來破解最複雜的工程問題。更經常提醒大家,在面對物理及工程問題時,得要把它的發生機制、因果關係,乃至於其後續應用的可能發展,都用最簡潔的語言作最周到的論說才算圓滿。2016年6月30日賴老師榮退時,他撰文感謝地說道:「我還深刻記得當年在某一次研究進度討論中,賴老師應該是為了要引導我們思考,便要在場的幾位師兄弟們說說為何機翼受風時會生出升力來。老師循循善誘,一步步把機翼外型與其上下表面壓力分布的關係、攻角的影響,一直到邊界層分離現象的發生,都給搞清楚、弄明白。而當這些觀念都透徹了之後,再回頭去想原本討論中那道研究上的難題,答案好像就跟著清楚浮現了。如此具有啟發性的指導給了我一段非常美好、畢生難忘的腦力激盪和學術研究入門修練。我想,日後我之所以也走上教學、研究之路,應該正是受到老師那優雅的學術風格與不從流俗的研究品味所吸引。而當在課堂上和研究計畫中與我自己的學生們互動時,我也總是努力著要向老師看齊,成為一位能夠啟迪學子的良師」。

 

    1991 年 5 月退伍後,他回到了系上擔任專任助教,指導教授賴君亮老師叮嚀他一定得積極準備出國留學,才不會虛度青春。(當年專任助教大多是利用這個 “gap year” 來準備出國留學,所以每年都會開缺新聘)。在那一年裡,他除了負責廖燈圭老師的機動學、賴君亮老師的流體力學、陳炳煇老師的計算機概論和工程數學等幾門必修課的助教工作,並維護流力實驗室裡的幾個教學實驗平台之外 ,還協助陳希立老師帶同學們進行機工實驗裡的輻射熱傳實驗,也參與賴老師門下的研究討論。那時他手癢編寫的一份肥皂膜流力實驗講義,多年後還成為一篇跟溫志湧學長合著論文的一小部分。那段愉快的工作經驗讓他原本就有的學術興趣與熱情再度迅速加溫,後來申請美國 MIT 機械系以及獎助學金也意外地順利,讓他踏上了出國繼續攻讀博士的留學路。

 

留學MIT 喜迎大師薰陶

 

    經過臺大的教育培養,即便在 MIT 這所群英匯聚的頂尖大學,念書對楊老師來說倒也不是件難事,但是做研究的環境與氛圍以及那些似乎仰之彌高,只出現在教科書中的人、事、物,現在竟然觸手可及,真讓他有大開眼界的驚喜。楊老師在 MIT 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Triantaphyllos R. Akylas 大學唸的是 Caltech 物理系,接著在 MIT 數學系攻讀 PhD,然後獲聘在 MIT 機械系任教,和賴君亮老師一樣都是能巧妙使用優雅的物理數學來分析解決工程問題,讓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的神人。而剛唸完 PhD 的那些年謀教職不易 (據說當時一個職缺就會有一百多位應徵者競爭),所以曾在位於 Chicago 近郊 (Evanston) 的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工程科學暨應用數學系 (Engineering Science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從事博士後研究。那段時間的指導教授 William L. Kath 大學唸的是 MIT 數學系,在 Caltech 數學系攻 PhD,但與當時正熱門的光纖通訊產業界互動比工學院教授還要來得密切。Prof. Kath 的親身示範幫助他了解要如何在與產業界合作解決實務問題的同時,也保有「簡化模型美學」 (楊老師的自創名詞) 與學術嚴謹的態度。多年以來,楊老師還是很真心謹慎地,不斷地在學習著這三位重要指導教授的言教和身教,以他們優雅的研究態度和高尚學術品味為個人標竿,讓他儘管周邊磁場混沌,也還能保有穩健運作的內建導航系統可以參考。

 

歡喜耕耘 樂於作育英才

 

    1999 年 2 月返國任職於成大機械系,有幾位同學感到訝異,總覺得曾擔任系學會會長且能與團隊互動的他應該會選擇往業界發展,殊不知他更「好為人師」,教書一直是其第一志願。楊老師也開玩笑地說,如果當時沒能如願在學校裡作育英才,必須接受第二志願到業界服務,他也會奮發向上,說不定現在就是大公司的 CEO了。幸得如願的他歡喜耕耘著教學、研究和服務,轉眼就超過了二十年,對教學他樂在其中,也很有一些個人的想法和嘗試。他自信相當認真投入教學,和學生相處的關係還不錯,教必修課時也不算當得太兇,所以經常進入學生票選的教學優良老師名單中。楊老師不刻意討好學生,只是相信無論良藥是否一定得苦口,總還要接受者願意把它吞下肚才會有效。時代顯然已經和自己當學生時有很大不同,老師可能更要「循循然善誘人」;如果師生關係緊張,只是單方向嚴厲勤懇地要求同學的話,恐怕一定事倍,但未必功半。

 

    楊老師說,近年各式媒體上屢見「現在大學生程度不如以往」和「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普通大學科技大學化,科技大學普通大學化」之類的譏評。這些指控不見得全無根據,但應該也不是一句「大學生已經成年,學習要自己負責」就能輕鬆帶過的。畢竟,我們很期待每一位年輕學子都能長成社會棟樑,不該讓他們成為升學制度輕率變革的犧牲品,或者配套不完整之教育 “創意實驗” 的白老鼠。如果同學們先前的學術準備真的不夠扎實,現階段的老師總還是可以試著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或者至少不讓問題繼續惡化。

 

    於是他嘗試在大學部必修課,甚至研究所必選核心課程裡都安排每週小考,而且必定親自批改,不假助教之手,具體的掌握同學們的學習狀況。同時,在增加學習動機方面,也盡可能在課程裡加入合適的動手專題,或至少試著將課程內容與他所熟知或正在研究的當代產業科技議題相連結。他很清楚也許這些做法並不是那麼符合創新、創意、翻轉等響亮口號所高聲倡議的現世政治正確。但在教學現場常看到同學們因學習動機和時間管理能力有所欠缺,而導致學習成效不佳,讓他更感到落實基本教學要求的重要性。雖然個人的嘗試未必一定正確且有效果,但坐視問題而不作為,顯然會更加讓人難以接受。

 

爸氣十足 紮根基礎學理

 

    楊老師帶著「爸氣」視如己出的帶領著學生,給予他們安定平穩的力量,學生們也都敞開心胸的與之傾吐大小事,畢業的學生更不忘時時回來看望老師。他以爸爸的心情要求越來越嚴格,同學們卻與他越來越親近,入學方式變革多元,有別於之前嚴格制度篩選下的整齊素質,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更多樣化。他很積極地思索如何讓學生們適性揚才,從不同的面向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信心建立後更認真扎實的回頭去精深學理的學習。

 

    至於在研究方面,他特別感到興趣的是從實際的工程問題裡辨識出可能比較重要的物理機制,並試著用簡潔的數學模型來描述之,進而透過解析或數值計算工具,來分析相關工程系統的表現及系統優化可能。二十幾年下來,他也曾與幾位同事一起和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合作,探討過幾個有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後來也會成為他在課堂上的舉例,或者透過適當簡化和引導成為所教課程的考題。楊老師自謙自己研究做得普普通通,但能透過普普通通的研究讓課程內容與實際問題更貼合一些,是他的興趣所在,以及重要的工作樂趣來源,並且這些個人研究經驗,也讓他越來越覺得在學校裡把基礎學理學好,而後在專業生涯裡透過實用經驗繼續把這些學理越弄越通的重要性與趣味。這也是他一再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的觀點,以及共勉的目標。

 

推動系務 績效貢獻亮眼

 

    楊老師幽默的說,在 2017 年 8 月到 2020 年 7 月擔任系主任「落難」負責系務行政工作的這段經歷,顯然是他迄今在服務工作方面的最大投入,他盡可能鼓勵並支持同學們組隊參加校外實作競賽。陪著同學們參加 2018 年 6 月在臺中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電動車創新設計與實作競賽」、2019 年 5 月在彰化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 舉辦的「第 27 屆全國大專院校環保節能車大賽」,並在 2019 年 6 月在臺南沙崙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承辦「第二屆全國電動車創新設計與實作競賽」。這些競賽都是熱血同學們自發投入,老師的角色只是給予鼓勵,並且幫忙募集資源。在鼓勵並支持同學們參賽過程中,他也更加確定誘發同學們主動學習動機的重要性,把這份寶貴動機繼續導引上超越實作層面的進階學理學習上,又更是一項巨大但不能不勇於面對的挑戰。雖然行政工作既繁且雜,但也讓他有機會與校內外長官先進們合作,共同推動系館教學空間與實作基地的現代化,幾項國際合作辦學計畫的推動,以及協助推動「智慧製造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與「產業碩士專班」的開辦等重要具體貢獻。楊老師與他稱為「恩公」的副手主任們,憑著一股對系上的認同與使命感,積極鼓勵年輕一輩的老師共同參與,不遺餘力的推動對系上、對學生最有意義的各種規劃。

 

虛懷若谷 平凡中的不平凡

 

    喜歡閱讀的楊老師。去年卸除行政負擔後,為了調養身心,逐漸養成了騎單車和長跑的運動習慣。楊老師感性地說:「說實在的,我的人生很平凡,真的不敢隨便定義成功人生。但如果我有機會跟年少時的自己對話,或許我還是會要他為自己設定具有足夠挑戰性且合理可及的人生目標;而後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好讓自己總是準備好要迎接每一個成長的機會,向人生目標靠近。也還是要祝福他在成長過程中能靈活應變,突破現實環境裡的各種阻礙和限制,帶自己走上一個適合志趣的生涯發展方向;然後努力發揮所長服務人群,同時豐富自己的人生。而且,即使個人成就終究跟我一樣平凡,仍要珍惜所有,心懷感恩」。

 

    虛懷若谷、上善若水的楊老師對教育有著無私且深遠的理想並真正具體實踐,但他卻不居功自傲,總是「縮小自己、放大別人」承擔起責任,將榮耀歸於他人,他的「珍惜所有,心懷感恩」誠然樹立起了一種平凡中的不平凡的良好美德與典範。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2019.06.29 第二屆全國電動車創新設計與實作競賽晚宴

Art editor Img

  2019.06.01 成大機械系畢業典禮

Art editor Img

  2019.01.16 成大機械系年終餐會

Art editor Img

  大四畢業前夕和大學同學劉裕寧一同與楊旺欉老師在舊館合影留念(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21.01.31 賴老師七十壽宴與祝壽門生及眷屬合影留念(左7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6.06.30 賴老師榮退會出席人員合影留念(右9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7.02.11 周老師榮退會上和大學同學黃富盈一同與周老師合影留念(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1987 年 6 月幾位大學同學一同與周老師合影留念(右二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7.06.04 三十重聚會上前一張舊照裡的原班人馬再度合照留念(右二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1987 年 6 月幾位大學同學一同與馬老師合影留念(左二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7.06.04 三十重聚會上前一張舊照裡的原班人馬再度合照留念(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8.05.31 “NCKUME Racing” 電動賽車隊新車發表會(右六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8.06.03 東海大學賽後與 “NCKUME Racing” 電動賽車隊同學合影留念(戴白色帽子的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9.05.04 ARTC 賽後與 “NCKUME Racing” 電動賽車隊同學合影留念(右一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9.06.30 智駕測試實驗室賽後與 “NCKUME Racing” 電動賽車隊同學合影留念(坐在賽車駕駛座的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9.07.16 在 Purdue University AAE 簽署雙學位合作協議(右二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9.06.04 訪問英國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後續雙方簽署雙學位合作協議(中間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升上大四那年,老師剛從 NASA 離職返台任教,第一學期教大三流力。還記得當年低我一屆的學弟們課後回到男十二舍時,總是興高采烈地傳述老師上課時利用清晰物理觀念,三言兩語就把各種有趣流力現象給說破的「神蹟」,人人讚嘆不已。大四下學期時我終於等到機會,選修老師在台大 *第一次* 開的飛行力學,得以親身在老師的課堂上沐浴春風。考上研究所後我心無二念,立刻拜入師門。所以在這張應該是 1987 年 6 月拍攝的著學士袍照片裡,我的笑容想必是為了已經被老師收為弟子而洋洋自得。右一是跟我大學同班的周永勝同學。

 

Art editor Img

   (右一為楊天祥教授)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我曾數次攜家帶眷前往 Cleveland 拜訪老師、師母和小朋友們。這張照片應該是 1998 年 8 月去的那次拍攝的,我手上抱的 Joseph 剛滿三歲。

 

Art editor Img

  (中間為楊天祥教授)

2011 年 1 月 13 日請老師移駕台南為我的兩位博士生「印可」,並特別邀請當年在台大機研所和老師同窗的謝曉星老師也移駕過來指導,讓兩位老師利用這個機會敘舊。中場休息時間陳朝光老師正好「光臨」考場探視,一起合影。照片中左二王齊中博士、右二蔡孟龍博士為當天主角;右一胡逸群博士的學位口試稍後安排在同年夏天完成。

 

Art editor Img

   (左三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1 年 7 月 15 日老師說是要為「關門弟子」劉士瑋同學 (R98) 口試,召集比較早期畢業的林晃學長 (PhD 1995)、夏煒銘學姊 (R77, PhD 1998) 和幾位師兄弟們順便回母校聚會。這兩張照片是口試後大家在尊賢會館二樓餐敘的畫面,出現在裡面的還有李國賓教授 (R78)、黃智方教授 (R82) 伉儷、黃信富教授 (R93)、我和同屆的王明睿博士 (Morten, R76)。是說後來又多了一位可能才真的是關門弟子的廖偉婷同學 (R100),但我手邊沒有留下那次歷史性口試的照片(左三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4 年 5 月 13 日再次請老師移駕台南,對成大機械系師生演講「解析之美—似乎已去」,演講後並邀請與老師同時期在 CWRU 求學的好友朱銘祥教授伉儷一同晚餐,內人慧嫻與小兒文欣 (Joseph) 也陪同出席(右二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2014 年 7 月中旬師母正巧獲邀來成大參加研習,期間老師多次南下陪伴,內人與我並因而有機會為老師、師母導遊高雄。以下照片依序為 13 日師母入住成大會館,19 日老師作東邀請朱銘祥老師伉儷一同在會館一樓餐廳晚餐(左三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左五為楊天祥教授)

Art editor Img

  (左一為楊天祥教授)

2015 年 12 月 21 日奉老師命回母系演講,並巧遇碩士班同學孫仲仁博士伉儷。演講結束後 Morten (R76) 幫忙安排,大家在大學口易牙居晚餐。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