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特別報導

李永春教授 產學研鏈結 儲備創新量能

文◎袁蕙芸 / 圖◎李永春教授提供
 

專訪本系1985級學士系友,現任成功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

 

    李永春教授,從桃園北上、建中畢業後,偏愛物理的他大學選擇了機械系,1985年畢業,服完兵役考進本校應力所,1989年取得碩士,續留校擔任助理一年後留學,1994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博士。之後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工程應用物理系博士後研究2年,於1996年返國擔任鴻海工程師,1997年獲聘成功大學機械系任教至今。


參加農服社 啟動服務熱忱因子


    那時機械系有3個班,160多個學生裏1個女生都沒有,在男12舍他和5個馬來西亞僑生同寢室,長久異國文化薰陶下,老師笑稱他的講話、食物和一些習俗上都受到了影響,而同學間至今還有個8、90人的Line群組,很有向心力的維繫著好情誼。課業方面他偏好固力學科,對材料力學、動力學、結構振動都很有興趣,周元昉老師的材料力學與結構力學、李石頓老師的流力、翁通楹老師的靜力學、還有大一修電腦程式時,常常要在凌晨抱著一大堆電腦卡片在當時的大型電腦上機run程式,都讓他印象很深刻。「大學時我沒有很專心在念書,大多在忙社團,當時臺大有慈幼社、山服社、農服社、…等幾個服務性社團。我參加了隸屬在工學院學生會下、在雲林縣口湖鄉服務的臺大工學院口湖農村服務隊,這個社團在我大學生涯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最好的朋友都在這個社團裡,也出了許多名人,例如政務委員張景森、前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等等」。


報考研究所 真正唸書的起點


    「從準備研究所考試開始才是我真正唸書的起點」,因為大學時沒有認真念書,沒有應屆考上研究所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但是也讓他認真審視未來的人生規畫;於是在海軍陸戰隊野戰部隊擔任戰車排排長的他,痛定思痛,把帶去的工程數學、動力學、材料力學原文書,拆成一個個的章節,邊帶部隊邊利用休假時間努力用功,退伍後如願地考上臺大應力所、清大動機所、及成大航太所。當時臺大應力所是由美國康乃爾大學鮑亦興院士為了國防計畫,發展國防工業所擘畫籌建,要求非常嚴格,因提供高額的國防獎學金及畢業後有機會去薪資優渥的中山科學院工作之故,錄取40名就有400多人前來報名,吸納許多機械、土木的優秀學生,競爭很激烈,壓力也很大,但他曾地毯式紮實認真地精讀,讓他在研究所期間及後來在成大教授這些科目時都得以輕鬆面對。他是應力所第4屆的畢業生,師承現任科技部部長吳政忠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預應力下正交板內之彈性波」,取得碩士學位後擔任鮑亦興教授的助理準備留學考試,經鮑教授推薦申請到西北大學攻讀博士。


經常流動領域 拓展研究視角


    1994年博士畢業時,康乃爾大學物理系需要會懂聲學來做超快光學超音波實驗的人,當時因一方面謀職不易,一方面考量家庭因素,「我覺得一個人應該要經常地流動」,所以他決定應聘康乃爾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後研究,這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不懂雷射光學的他在康乃爾大學一切重新開始,同時也利用可以互補的知識背景與程式計算能力,與實驗室互相借重,結合跨領域的專才產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他也由此領悟到在學術研究裏嘗試讓不同背景的人加入團隊,可以更加拓展研究視角。由於教職難覓,1996年他到當時到甫進入前500大公司、地點位在土城的鴻海企業工作,又被賦予一個他不懂的領域: 研究電磁學上的高頻特性,應用於鴻海的電子連接器;「前4個月我都在唸電機系大學部的上下冊電磁學,建立起鴻海高頻測試實驗室與電磁分析計算的能力,因為有壓力,我唸得特別賣力」,公司每周三下午還特別聘請了在電磁學造詣很深的臺大電機系吳瑞北教授當顧問,領悟力高的李老師約4、5個月就學會了,優越亮眼的重要表現反應在高薪上。雖然薪資優渥但免不了有同儕間的比較與人事糾結競爭等煩雜事情,天人交戰下,李老師最終還是執起了教鞭,選擇工作環境穩定,貼近個性本質的教學和研究。「我到了成大馬上就後悔了」,原來,在鴻海不管是買高頻測試的阻抗分析儀或網路分析儀,需要3、5百萬元購買的儀器設備,只要是研發必要,很快就會被批可;但在成大,一部20萬元的示波器都必需申請國科會計畫才能有經費購買。他一點一滴從零開始打造實驗室。「學界與業界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速度』,業界要求的壓力強度是很高的,短時間就必須有成果,你要把全身的細胞張開來學習、非常focus也非常刺激,業界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博碩士學弟若願意進到產業界做RD人員,其實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也由於具產業閱歷,熟悉業界思維,李老師25年來的研究也多偏向產學相關,觀察產業的發展趨勢,將學術研究與業界扣合。


教研學以致用 落實產學鏈結


    老師的教學與研究並行,兼具實用性取向,臺大的固體力學、聲學,康乃爾時期的光學及鴻海的電磁學,這三個時期所學影響他的教學風格最深。他將臺大應力所費心建置的的電子電路教學環境整套複製到成大機械系,讓學生能親自動手實作,在研究所課程,除了本身的應力波動學專長,還加開了數位信號處理、工程電磁學,壓電材料、準分子雷射加工,來補足機械系對光學與電學的不足,努力的幫同學打好基礎,他將機械定義為廣義的應用物理,鼓勵同學打開學習視角,廣泛學習光學、電學、材料…等類科,未來就會有越多機會。他認真傾聽廠商的需求,落實於他的研究,期能真正發揮學以致用、產學鏈結的教育目標。


做學問沒有捷徑,唯有紮實而已


    「做學問沒有捷徑,唯有紮實而已,作業就是教學的核心,強化作業有其必要性」,當年應力所的高規格要求,現今已難複製,但老師期勉同學要對自己有所要求,不要畏懼課業重擔,確確實實的做好每一份作業,紮好基礎,同時老師也反思現今的教育體制重量不重質,修課太多而不精實。他就讀成大機械畢業至英國Bristol大學深造的大女兒,經驗直指國外花很多時間在作業和報告的學習方式,相較臺灣在學習成果上是更為紮實。縱使現今學習管道多元,多年的教學現場經驗,face to face discussion仍不可偏廢,無法取代,他像老師傅手把手,打桌球似的和學生你來我往,一遍又一遍不辭辛勞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25年來的始終如一地善盡教師的基本職責。


不得歇的行政職務 退休前再開一門課


    寫論文、接計畫、做研究壓力都很大,但只要與志趣相合,樂於其中就不會感到疲累,所以老師希望同學們也可以找到能認真投入合於興趣的工作。老師的本性恬靜,喜愛廣泛閱讀,曾讓他想動念轉系的文史、法律、思想等書籍都是他疲憊時緩和平衡生活的最好調劑,愛看電影的他,也常以努力寫完一篇論文或丟出一個計畫就可以去看場電影來激勵犒賞自己。110年2月1日成大貴儀中心與微奈米中心因校內組織變革整併為核心設施中心(CFC),讓擔任主任的他非常忙碌,原想開始慢慢卸下行政職做退休規劃,未料今年又接了科技部固力學門召集人而不得停歇,他正規劃著如何將之前執行過的大型價創計畫、國家型計畫、經濟部產學計畫、…等所累積的儀器設備硬體及成果,能漸漸移轉給系上年輕老師承接,讓自己重新回歸教學,將畢生所學編著幾本重要的教科書和有價值的參考書,並再增開設一門「光學與光學實驗」的新課程,編撰具教學價值並可以傳世嘉惠學子的代表性教材。


職位不論高低 發揮正面助益最重要


    「職位高低是一回事,能不能在職位上發揮效果及助益,成為系上的資產與正面力量才是最重要」,李老師在行政事務上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1999年進入成大微機電MEMS中心服務,將個人升等暫拋一旁,極力打造讓大家都可以公開公平的使用各類貴重儀器設備,發揮最大效能的共享實驗平台。2011年擔任系主任時也有很多重要建樹,為達工程認證,費時籌畫capstone project新開設了大三下「機械專題實作」,費心尋找師資、工作機器與場合、再三確認可行性,每年的期末舉辦專題實作競賽,拉贊助商並邀請家長觀賽,讓家長實際了解小孩在校所學,並在賽後聚餐,親師座談互相交流,這也形成了一個傳統,成為每年的盛事。此外,在半反對聲浪中促成成大機械系英語教學專班,一開始大家對成效抱持著不確定性,但是日後每年都能滿額錄取學生,以及後來設立的成大-普渡雙聯學位上收到頗大效益,獲得了肯定,並可供他校參考。他更在任內每年畢業典禮第二天,召回大四學生填寫問卷,羅列出所有必修課程,請學生回答該課程的價值、效果、以及對授課教師的評價,彙整結果後寄給每位老師做為教學改進參考,同時也可以作為工程認證的學習績效考核,大大激勵起每位老師兢兢業業為自己的教學負責。為了創造優良的教學與研究環境,行政系務推行起來相當勞心費力,老師希望辛苦的成果不要流於形式、喪失精神,能夠秉持初衷,永續進行。


吾愛吾師更愛真理 繼續陪你紮根


    「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是臺大的校訓,李老師更加上了「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勉勵學弟妹合理挑戰權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保持臺大特有的自由學風精神。問及老師退休後最想做的事,教學竟還是他的首選,他說:「唸建中時是我走向理工之路的啟蒙,當時政府重新修改數學課程的教法與教材,推動實驗數學教學課程,讓我受益良多,所以打算退休後到國、高中免費輔導數學程度落後的弱勢學生,打好他們的數學底子,啟迪他們的數學興趣甚至改寫人生軌跡,這可以令人很有成就感,也讓退休後的自己繼續保有生活動力」。未來,渾身都是功夫的李老師依然會帶著25年來不曾稍減的教育熱忱,持續堅定的陪伴更多孩子穩穩走過那段重要的紮根之路。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照片一: 2021年的成大近照
Art editor Img

  照片二: 2021由科技部長吳政忠 (也是就讀台大應力所碩士班時的指導教授) 頒發第二次的傑出研究獎
Art editor Img

  照片三: 實驗室大合照(前排左四)
Art editor Img

  照片四: 2016年家族旅遊日本時的合照

點閱人數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