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學生園地

大學生活筆記簿

B06 黃柏瑞


關於理論與實務的困惑


    在我大一大二時,我認為身邊同學有兩種常見的困惑: 不是覺得機械系的課程太理論,就是覺得太工程。簡單分析就讀機械的動機,我發現撇開單純是隨波逐流的人不談,主要是那些同時對力學以及實作有興趣的人,會形成一個光譜,興趣偏力學的人會認為課程沒辦法把理論的來龍去脈說清楚,興趣在實作的人會認為學完力學還是造不出機器。首先,我認為一個人位在這個光譜的極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畢竟這個光譜無論是維度還是範圍都和「興趣」這個整體比起來小,掉出光譜外是合理的。但假設將自己的興趣投影到這樣的光譜上進行討論,那可能就有類似「理論與實務的困惑」: 要怎麼學才能學到想要的東西?


    有些人希望能做研究、成為大公司工程師或甚至在求學過程滿足興趣,這都是加入機械系的好理由,但好理由不能保證你就能解開這樣的困惑。筆者今年大五也還沒搞清楚做研究或當工程師到底需要哪些確切的能力,遑論低年級或高中生,因此我想強調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很多時候投入一個問題要一段時間才知道做不做得下去,就算還逃得動,也有很多沉沒成本。個人大學時期有許多圍繞在這個主題上的心得,以下分類冗述一番,供前輩後進參考,並望不吝賜教。

 

涼硬標竿


    標竿測試是評估新東西的常見手段,如果有個新產品,常常可以找一個市面上類似功能的好產品作為標竿比比看,如果效果好又夠便宜,那應該可以對新產品上市持一定信心。我認為課程也需要有一個標竿,但主要是比較「涼硬程度」。這個標竿的好處是評估一個人的魔術數字:你一學期修幾學分的「好課」就會承受不了?但當然有人可能會遇到某學神宣稱他的數字是5:數學系的分析(不是分析導論),所以標竿有其必要,可以作為每學期loading的標準。順帶一題(也為了下文方便討論),我認為的標竿課程是微甲上下(雖然當年教授是外師,但由於是統一考試所以教學品質應該類似),能學到東西又不會在奇怪的地方刁難人,每周課程以外大約花5-10小時,甜不甜另論。

 

知識樹


    知識被比喻成樹應該是常見的操作,但樹可以從很多不同方向生長,畢竟原本應該是圖。我想討論的有兩棵:從基礎原理往上長的「樹」,以及從應用、現象面往下長的「坑」,名字是我隨便取的。如果要搜這棵樹,在學校自然而然會以必修學科為根慢慢往上搜,好處是你到下一層的節點前可以有一些概念知道該先學些甚麼。比如,想修進階的黏流紊流,最好把工數下以及二下流力搞定;劣勢則是不容易看到應用面的盡頭,得要學到比較高層級的知識才容易搭上科技潮流。「坑」則是由應用方向開始挖掘需要那些基礎知識,當然,作為學生,要挖到看得懂的地方通常要挖得深一些。我覺得對這兩棵樹的長相有點概念會幫助不小,可以想像成探險要同時畫地圖,否則會迷路。

 

關於專題


    對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多著墨在專題上。如果正要開始找實驗室,首先電郵聯絡教授之後可以多拜訪實驗室,另外也可以考慮外系或外校,雖然有通勤上的考量,但對志趣了解到一個程度以後,投入下去做才比較能進一步理解,因此可以多花一些力氣去找到有興趣的實驗室。時間上需要考慮的是有些教授希望從大二開始收學生,另外儘管筆者沒有一個完整的專題成果,但觀察周遭,通常會預計以一年時間去完成一個題目,通常會在大四,所以大三會需要一兩個學期摸索方向以及了解背景知識。總而言之,理想上,升大三暑假是個加入實驗室做專題的好時機。當然,每個人的求學節奏不同,這件事我認為不應該急吼吼地去做。

 

關於實習


    在臺灣找實習若不考慮待遇、領域或國際大型外商的話,對臺大學生來說應該不算困難,。以暑期實習為例,時間上通常是寒假左右找實習機會,3、4月左右投遞履歷,超過這個時間也還是有工作機會(當然不多),若是有心儀的工作單位也可以參考以往的招募時間,另外直接寄信去人資單位也有機會,雖然機會不大。實習相對於專題,比較有可能像是在打雜,因為大公司新人入職可能都要半年才能帶上手,兩個月就閃人的實習生說實在是個拖油瓶。不過我了解一些公司有相對完整的實習計畫,會生出一個小題目給實習生去做,這就相當不錯,尤其和產品開發多少有點關係。另外也有中長期的實習,比較像兼職。我認為除了招募時刊登的工作內容外,在和實習主管面試時盡量問清楚明確的任務目標,否則到時打兩個月的雜意義有限,除非純粹是缺錢。

 

關於競賽


    參加競賽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實作目標,通常只要能湊出一個隊伍就能比,當然有些比賽一開始需要一筆報名費。競賽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比其他選項更大。參與競賽也是綜合性的考驗,尤其是學校或系上比較不重視的比賽,可能需要親自處理一些行政或財務的問題。以學習科技的角度而言這些幾乎是打雜,但多少也收到了訓練團隊合作及溝通技巧的價值。總之,有時候單純把規則讀懂都還不一定是件大家都做得好的事,規則以外的事情就更不用提,我個人感覺簡單的東西,就已經夠難了。

 

選擇實作專案


    實作的選項其實不少(如同前述專題實習等),選擇投入哪個專案,考驗的是事前功力。老實講,有些情報需要機運或是交際手腕,比如可能有學長會幫忙內推很好的機會或告訴你哪個單位很雷。另外,我認為一個能有成果的實作計畫大概需要至少一個「標竿」的精力與時間,具體而言,如果「魔術數字」是九學分,那你選了一門專題課,就不推薦再選超過兩門的硬課。更甚者,通常對有做出成果的人來說,花一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可想見實作類的活動常常是一筆重大投資,而且不太能”我全都要”。總而言之我不推薦三心兩意的做東做西,雖然隨遇而安結果不一定差,有人亂走也能走到桃花源,但路程上應該更容易感到迷失與困惑。

 

職涯目標


    如果有一個職涯目標,那大學的學習方向會明確許多,不過職涯目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題目。如果想了解某個行業或職位,最基本可以從招募資訊下手,不懶惰的人資會明確的說明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比較進階的是去調查linked in上各位階人士的經歷,比如某個公司的工程師參加過什麼比賽或什麼學校科系畢業之類的。最後就靠平常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逛展攤位上的工程師、比賽或社團活動遇到的社會人士、或是去linked in 上亂敲人。不要太白目的話,能要到的一手資訊往往相當有價值,至少比ptt Techjob版強不少。

 

節奏感


    我認為學習節奏相當重要,主要是控制每學期loading的大小。如果對職涯有個大概的想法,並且對需要學習的知識樹也有點概念,就會知道修那些課會有幫助。其實可以做個excel估算一下那些課預計在幾年級搞定,分配每學期的loading和修課先後順序,如果想修好幾門硬課最好錯開在不同學期,然後也可以確定一下到底能不能準時畢業。當然初期可能會很有野心的亂排課,但了解自己的「魔術數字」後大部分人會學乖,老老實實修完能力範圍內的東西。


    搜索知識樹方面我認為分兩類人,廣度優先或深度優先。有人習慣先把眼前選項玩過一輪後再考慮,有些人則會在一個方向上挖深一點。都玩過一輪會很花時間,但專注一個方向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擔心可能會錯過一些好東西,我覺得我也在拿捏廣和深之間的取捨。

 

假性必修


    機械系的課程我認為必修以外,值得學生個人加強學習之處有2,線性代數與程式能力(不過筆者選修花比較多時間在熱流、控制組的課程上,不確定其他組學生這些技能的使用頻率)。我個人在學習數值方法、自動控制方面的課時常常出現線性代數的觀念和知識,主要是需要搞懂基底、分解之類的一些旗艦概念,不過工數課程時數有限,沒辦法很深入的講解這些,這方面我認為「線性代數與應用」其實是個相當推薦的補充課程(還有個blog叫做線代啟示錄,但我覺得不算通俗)。


    另外關於程式能力,我認為其實值得機械系了解的主題包括資料結構、系統程式和嵌入式系統。有鑑於控制器都用程式寫,數值方法的程式則需要寫得有效率,我覺得這些概念最好建立起來。電資學院必修可能有1.5-2個標竿的硬度,所以要直接修他們的課需要充足的準備,有強者同學支援(當年有考上的高中同學)會輕鬆不少。而這些東西其實也有不少坊間補充教材,可以透過有趣的小專案一步一步學習技術,通常學習成本不算高。要自學的話,資料結構一直有一些有趣的演算法小題目(只要不拿來上機考),系統程式設計有個成大黃敬群教授常常分享好玩的文章,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寫寫看小系統。嵌入式系統方面,如果能買一片微控制器 (常見的教材是STM32和8051,預算應該500左右, 2021)來學比較容易。

 

總結


    除了學習之外,知道自己在幹麻值得一再思考,洗澡上廁所隨時拿出來想一想,畢竟隨著面對的問題,學術上工作上,越來越重大,我覺得不要迷失是一個必需努力保持的目標。理想上只要一開始的目標正確,之後就是決心問題,但很多時候面臨做出決定的時機點,甚至之後,才會發現自己當初的資訊並不完全,我覺得這是無可避免的。前文提到一些我當時知道或有去做的蒐集資訊的途徑,但其實事情的核心不只是蒐集外界的資料而做出判斷,而是在過程中逐漸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 有多少能力、做什麼工作、能有熱忱…諸如此類,總之,就是想想自己在幹麻。最後,選校選系、選組別、轉組轉系、選擇要不要做專題或實作專案…人總會後悔的,但就算選錯還是得要和自己和解,共勉之。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作者(右二)參加交通部舉辦之「領航盃無人機創意競賽」,於簡報完後與隊友合影

Art editor Img
  台大賽車隊的第二代賽車,此為活動中所攝

Art editor Img
  作者課餘的Side Project,在滑行中燒掉馬達而從未成功起飛。不過對飛行有興趣的同學歡迎深入了解台大航空社

點閱人數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