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蕙芸 / 圖◎劉元平理事長提供
專訪本系2004級學士系友,現任本系系友會理事長
鳴周科技(Miézo) 創辦人暨總經理劉元平來自雨港基隆,他的求學經歷有點與眾不同,國中時學校升學有許多為保送高中的體資生,並非一個典型的升學學校,唯獨他一鳴驚人跨區挑戰北聯,考上建中,畢業後再考上臺大機械系。學科中他偏愛力學理論課程,例如連體力學導論、高等材料力學、勢流理論,大三時他跟著應力所與工科海洋所合聘的李世光教授進行「光電與壓電系統」專題,故碩班推甄時他想延續興趣同時拓展學習領域,轉唸工科海洋所。在大三專題期間,他參加學術會議發表conference paper、大四時又進一步發表Journal paper,大學研究成果發表的經驗,加強他攻讀博士的信心,加上想把研究做得更深入,於是碩一申請逕讀博士班,並在博三期間前往法國就讀,在台法往返間取得了法國ENS Cachan (現為ENS Paris-Scalay) 電機工程雙聯博士學位。
聊到大學生活的趣事,讓他印象很深的是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出發的前一天,教授要一心專注實驗的他演練一遍,此時的他才知道發表竟要用英文上台報告。當他和學長抵達韓國會議地點時,再讓他錯愕的是竟然只預訂到第一天的住宿旅館。第二天,二人在冷冽十月的韓國街頭,拉著行李四處找尋落腳之處,語言不通的二人好不容易在比手畫腳下找到剛好有人退房的民宿,這場求生訓練大於論文發表的經驗,令他永難忘懷。此外,他參加的舞蹈社、系籃、搖滾樂團也都豐富了他的大學色彩。
千鈞一髮 第一位雙聯學位博士
博一就通過資格考並發表過文章,已符合畢業基礎資格的他,在博二時因指導教授的國科會臺法幽蘭計畫申請通過,他跟隨著老師前往法國姊妹校進行學術交流。當時在法方教授邀請以及雙邊研究契合互補條件下,他決定留法學習。未料獎學金申請在會談翌日截止,他趕忙熬夜到3、4點才備妥長達20頁的文件遞交,最後順利申請到法方教育部提供的獎學金,成為工科海洋所第一個雙聯學位博士。2007-2008年留法期間,法國的步調偏向緩慢,處事節奏快的他很快就主導了研究計畫,這是台灣學生的優勢。他在法國學到的不單是課業上的知識,體會更多的是不同的思維模式與做事的態度方法。以核電廠的佈局為例,相較於美國注重核電廠的高效能,法國寧以安全可靠為最大考量,用核電廠的數量來獲得最大發電量。法國實驗室的同學來自多元國家,大多數學生都同時接受二位不同學校教授的跨域整合指導,不旦擁有實驗設備的互惠共享,也更容易跳出慣性的思考迴圈。法國同時注重研究效率和休假的風氣也帶給他很多新的文化衝擊與啟發,當時,他每兩個月就平均有近兩星期的假期,他領悟到休假的重要性,也趁機飽覽暢遊了歐洲風光。
在台就讀研究所時,他曾同時身兼業界科專、國家太空中心任務型計畫、國科會大型產學計畫等多達4個規模大而深入的研究計畫,累積醞釀了不少業界合作能量。與多個大型公司的產學合作經驗,讓他深入洞悉產業運作模式,也讓不想流俗墨守成規的他,開始有了創業的想法。2010年11月,他回到法國進行一年博士後研究,2012年元旦即回國實踐他的創業夢想,創辦Miézo鳴周科技,設計與傢具相結合的電子產品,目標讓傢俱智慧化,打造新型態生活空間。
清楚思辨「優點」與「優勢」
在博四求學期間,他在金威貿易兼職,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負責幫上市櫃公司客戶做產品教育訓練。當時公司僅有3名員工的規模,主要代理日本電子零組件,在台灣加值成模組後銷售。貿易公司的經歷,讓他學習到進出口貿易的相關知識,也讓他領悟到商業信用的重要性,使得他將【建立信任】列為Miézo鳴周科技的第一原則。談到用人的條件,他注重員工是否有拆分的能力,能將一件複雜的事情拆分成多個小任務,並能條理出執行的先後順序;他也重視能否能將一件複雜的事情抽象成一個概念的能力,他說:「例如工程數學是在學什麼?我的答案是在學習如何從多元角度中找到最適合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不僅是在學微分方程式、拉普拉斯轉換或傅立葉級數。這些都是座標旋轉,轉換不同視角的方法。如果能把繁瑣細節聚合連結成一個概念,將有助於溝通,並能對知識或經驗有進一步的內化與理解。」此外,還要有聯想力,就像一葉知秋,能夠溯源本質,觸類旁通。細節是容易遺忘的,但化成概念的連結卻能長久,組建成自己的思維框架。最後是需具備團隊合作的能力,視其是否適合公司的文化。他強調「優點」與「優勢」是不同的,例如會日語是一個優點,但如果公司需要的是德文長才,日文能力便不是在應聘時的優勢。目標受眾需要的優點才會形成優勢,公司在市場競爭時也適用這個邏輯。現在世界變化太快,持續快速學習並讓自己擁有可塑性也是他建議學弟妹要培養的競爭力。
學習方法與思維框架的養成,學到從不同的角度通透的解釋同一件事情是他在機械系最大的收穫,他勉勵學弟妹採用不同的思維模式與跨領域的學習,探索事情的本質,創造雙贏的利基點,「我始終相信大部分事情沒有對錯,要建立起個人的思維框架與模式,掌握決定事情的方法,快速在短時間學習新的東西」。
打造便利生活的科技需求
2012年成立的Miézo鳴周科技定位於傢具和空間管理的賦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協助客戶打造多功能家具與智慧生活空間。目前專注於開發傢具專用的電子產品與空間管理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並以自有品牌Miézo拓展市場。具體產品可分為感測與致動裝置、電力傳輸、物聯網和新型態傢俱四大類,包含電動升降桌、家具專用的插座與無線充電裝置、雲端門禁、雲端電表、電話亭辦公室、智慧零售櫃等,致力促進便利生活的科技需求。鳴周科技DAY 1就面對國際市場,現在穩定與大量出貨的客戶分布在北美、越南、印尼、日本、印度,在疫情後也開始在台灣布局發展。2013年他還曾共同創辦新傳思電子,同時擔任總經理一職,專注於發展車用ADAS系統的關鍵零組件。2016年出場離開新傳思後,他便開始天使投資,投資並協助例如MR.LIVING居家先生等多間新創公司。2020年,他加入了AVA天使投資,成為AVA的第一批天使投資人。AVA天使投資每周都會邀請2個新創團隊來行銷自己,一年下來可以接觸到近百間新創,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來投資和支持新創。除了機械系系友會會長外,他同時也是新創事業獎聯誼會會長,對系友會會務,特別不遺餘力,非常熱心推行與募資,用新的發想建立新的觀念、新的建樹。
抓住機會 不規劃的人生
「人生就是不要有過多規劃,過於縝密的規劃就不有趣了,活著的意義就是具有未知感」,他說規劃的同時也就限制了自己,世界變化快速,規劃之外保持細節的彈性更重要,視事情變化和需求而設立目標原則,靈敏的在隙縫中找尋並抓住機會。他覺得和人連結是了解和突破市場遊戲規則的一個重要關鍵,所以創業第一年,他設定自己一年要約談認識100家公司,從認識的公司中了解現今產業態勢,與現在的人學習;第二年,他要求自己一年要閱讀50本書從閱讀中吸取過往經驗,與過去的人學習;第三年,他在公司開展實習計畫,邀請大學生來鳴周科技實習,與未來的人學習。日新月異的異質化世界,5年就快速更迭成另一個世代,新的一代思維越來越靈活,飛快跳脫舊有框架,不受制約。他認為好的工作不一定是最有名的公司,拋開包袱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不停地優化與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多認識人,世界將會無限寬廣。劉理事長不落俗套,以新世代的觀點組織獨有的思維框架,考慮清楚,抓住機會,放手去做,提供給大家另一種不同的人生態度與學習方向。

█ 2016年時與管校長合影 (右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上任系友會理事長第一次舉辦系友聚會_機械小聚(前右三為劉元平理事長)

█ 公司員工旅遊,於日本九州豪斯登堡(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協辦創業活動,邀請曾志偉來台演講合影(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於巴黎聖母院前

█ 於全世界最大的鬱金香花園 荷蘭庫肯霍夫

█ 於希臘Corfu島參加國際會議時攝影

█ 於峇厘島海神廟前

█ 於英國伯明翰發表會議論文

█ 於荷蘭馬斯垂克

█ 於德國科隆野餐

█ 前往皮克斯動畫公司拜訪

█ 博士後期間於英國大笨鐘

█ 博士後期間於英國格林威治

█ 與創新工廠與李開復合影(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鳴周科技主要成員9周年合影(前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擔任SLP Taipei講師合影(前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 擔任新創業師_與施政榮先生合影 (左一為劉元平理事長)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