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特別報導

伍次寅教授 順勢而行 盡力而為

文◎袁蕙芸 / 圖◎伍次寅教授提供

專訪本系1980級學士、臺大機械系教授

 

    伍老師成長於一個公務員家庭,國中之前每3-4年就得隨著父親工作輪調,轉學到嘉義、屏東、臺中、高雄等地,直到念建中時才在臺北安定下來。伍老師從小成績優異,自律自發在4個兄弟姊妹中最不需要父母操心課業。大學聯考選填志願時,不太確定志向的他採用刪去法剔除沒有興趣的科系,又因為喜歡物理中的力學原理,所以將機械系排為第一順位,但後來禁不住同學的勸說而改將臺大電機填為第一志願。不過就像命中註定般,最後還是因些微之差的分數踏入了機械系。畢業後順應著「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潮流,申請到美國紐約州的康乃爾大學繼續攻讀碩、博士。

 

教學心法三原則 講台上最佳男主角

 

    取得博士學位後踏入就業市場並不如求學時一帆風順,適遭逢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十幾封的求職信都宛如石沉大海般,直到幸運地接獲臺大的應聘才整裝回國任教。老師分享他的教學心法,說自己只是憑著直覺,盡到教師的責任,努力做好而已。他不拘泥特定型式或模仿他人的教學方法,也認為口條好、表達能力佳、肢體語言豐富都不是最重要,只要能有效讓學生得到實質的收穫,適合自己發揮的都是好方法。而教書更沒有秘方及捷徑,只要掌握住3個原則:一是在長年且重複的教學中要永遠提醒自己保持熱忱,切勿失去耐心;將講臺幻想成舞台盡情發揮,學生自然就會感受到這份熱忱,提起學習興趣與動機。第二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反省與檢討,在每堂課結束後即馬上回想剛才課堂上有講授不盡完善的地方,若觀察到同學茫然的表情即代表學生並未聽懂,應思考是否換一種方式或另舉簡單的例子來做說明,並將心得註記在自己的講義上,做為下次授課時的提醒。第三要換位思考,回想學生時代自己在修這門課時哪裡是自己看不懂、聽不懂、無法消化的地方,那現在的學生在同處也必定會有相同的困擾。若當時覺得老師的教法讓人無法吸收,成效不彰,那坐在台下的你希望講台上的老師該如何講解才會容易讓自己聽得明白?換個角色來思考,並藉此設法找出適合自己特性、最容易發揮的授課方式。老師這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工作競競業業教了30年,五顏六色的筆跡及充滿密密麻麻注釋的教學講義就是他的劇本,在屬於他的舞台上宛如完全融入劇中的主角般盡情演出。他總是為同學預想到可能在修習課程上會遭遇到的障礙,付出心力事先在教材上做好充足準備,而這份用心也為他贏得十數次教學優良及教學傑出獎的殊榮。

    細數在臺大念書時印象深刻的老師,其中一位是教金屬材料的吳錫侃老師。吳老師當時還是研究生,每每見他手捧材料切片樣本從實驗室出來,眼露炯炯金光,喜形於色的神情,大家就知道一定是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發現,當時的同學們還為他取了個外號–「小陸志鴻」。吳錫侃老師對研究的熱忱讓伍老師見識到了一個學者的風範。另外,甫歸國年齡相仿,帶著同學一起去環島畢旅,和大家打成一片,教「熱力學」的周賢福老師也佔據了記憶的點滴。還有印象猶深的是教「流體力學」的林光中老師。煙癮大的林老師總是提早10到15分鐘到教室,叼起根菸寫了滿滿的板書,上課鐘響板書也剛好寫完,而抽完的煙,拖著長長煙灰竟也神奇的不會斷落,堪稱一絕。林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了伍老師留美主修流體力學的選擇,如今,看著學生抄著自己所書寫滿滿的板書,累積的學期筆記多達3本所面露出的成就感,彷彿也看到了林老師遺留給他的教學影響。

    大學時參加電影社,看電影是高二時因病休學調養病體時所培養出的嗜好。打籃球則是他一直延續至今,排遣壓力、強健體魄的運動;但因十多年前運動傷害拉傷了韌帶,膝蓋嚴重受損,數年前阿基里斯腱也斷裂,視網膜也因打球破裂過,如今體力已大不如前,所以現在被迫減少最熱愛的籃球運動。

 

兩年的等待 視野更加遼闊

 

    伍老師國外碩博士求學期間長達八年,因為兩次預訂口試時都正好遇上頗具學術聲望的指導教授前往世界各地訪問講學。然而兩年的等待對他來說其實是件好事,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沉澱下來,選修及旁聽一些有興趣的課,多看看其他領域的書籍,或反覆思索自己過去在修課或研究上未曾搞懂的地方,試圖找出答案,而這些都變成日後伍老師教書的養分。相對其他留學生,可能因為經濟因素拼命認真念書做研究,想早日學成歸國,對美國的印象就只剩宿舍和實驗室各項儀器設備,未曾好好體驗美國地大物博,不同的風土人情,相當可惜。這多出來的兩年時間除念書之外,伍老師開著車跨州探索,擴展了心胸、豐富了視野,對現在從事的教書工作非常有幫助。

    康乃爾大學歷史悠久,百年校舍,樓梯走來嘎嘎作響,彷彿在空中迴盪著代代傳承的校風。美國更是個民族大熔爐,實驗室裏來自許多不同國家的學生,風俗文化、飲食習慣、個性喜好都不一樣,而校外同住的室友,生活習性互異,使用廚房及浴室等公共空間,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學習適應,但卻也是增加見聞,磨練與人相處技巧的機會。

 

獨立自主 自動自發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

 

    嚴格來說,伍老師的指導教授在課業上的確傳授了他很多知識,但在研究上卻只有給予方向。論文題目由自己選定,沒有約定開會時間,也沒有要求進度,更不指示下一步要往哪裡走,一切放手讓學生自己規劃,訓練獨立解決各方面問題的能力,做自己學術研究的主人。伍老師也想用這樣的方式指導研究生,希望教導的少但學生能學得很多,但是礙於臺灣的教育環境與美國的養成教育差異太大,學生較依賴且被動,難以複製。他認為應該從中小學階段就要開始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面對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不致一失去指引就停滯不前,無所適從。

    對於研究生,伍老師秉持的理念是學生挑老師而不是老師挑學生。伍老師的研究方向較不以迎合就業市場為導向。現今社會謀職不易,理想工作難尋,他要同學們在尋找指導教授前先了解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與需求,找尋真正適合的老師,不要虛擲兩年的時間與精力。比較今昔,論實力和認真程度,如今的同學需再加強;而有主見、思路活潑,多元化創新思考則是現今同學的優勢。檢討現行的教育現況,讓學生依興趣入學的方式,立意雖好但成效不彰。臺灣對於引導學生探索自我,確認性向的教育文化並不成熟,被動式教育令人無法期待他們在學測後能突然確立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志願,這從班上M形分布的兩極化的學業成績表現可看出端倪。伍老師教學嚴格,打分數不及格率高,成績與付出的時間及努力成正比,這可顯示出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態度。伍老師也勉勵同學們不要因為一門課的成績不好而沮喪,每個人的性向、興趣與未來發展皆不同,機械領域包山包海,與其他各個領域皆有關連,在機械系一定可以找到你有興趣且學習能得心應手的科目,堅持下去就會有成果與表現。

    對系上的年輕老師,伍老師自謙談不上啟發與傳承。已帶出30多位碩博士生,他只是依據累積的經驗整理出三個原則,不必刻意仿效他人,找一個適合自己特性的方法,堅持地付出熱誠,隨時檢討反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只要讓學生有實質收穫的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台上的老師就像一個演員,詮釋扮演角色的方式有千百種,挑一個最舒服最自然順暢的方法去做就對了。「我的人生觀就是,不論是自願或是迫於無奈,做甚麼就要像甚麼,既然一腳踏入了,不管扮演甚麼角色就是把它盡力做好」。

 

音樂才子 譜出家庭幸福樂章

 

    聊到家庭生活,師母任教文化大學,平日忙於行政、教學。伍老師並不要求二個兒子克紹箕裘,大兒子念電機、物理,小兒子學企管,隨性發展,成績表現都不錯,而且還都擁有音樂天分。兩個兒子未曾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訓練,卻能演奏多項樂器,並能作詞編曲組樂團,公開表演創作。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即便課業繁忙壓力沉重也不曾放棄中斷樂器的學習。就算畢業踏出了校門有了正式的工作也不曾放下對音樂及樂器的喜好,足證興趣與職業並不相悖,可同時兼顧。伍老師非常鼓勵同學們也培養出自己的興趣,不必為了職業放棄興趣,也不用為了追求嗜好理想而放棄現行的工作。伍老師雖不懂樂理,不會樂器,但卻很有音樂欣賞力,古典樂、西洋老歌、流行樂、Heavy metal 全都能接受。大兒子創作出鋼琴曲,小兒子寫了搖滾樂,第一個一定是找他來分享討論,他會和兒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或對於哪一段有甚麼想法,哪一段很特殊,或者某些需要再加強的地方。這也影響了老師的一部分研究與音樂相關,把音樂當作某種訊號,運用數學和動態系統的演算歸納出音樂的本質與特性,興趣剛好可以與研究相結合。伍老師的家人在求學階段所學的領域都不同,然而音樂就是他們共通的語言,為家人串起了幸福和樂的親密情感。伍老師深感欣慰的是,兩個小孩都已經長大畢業出社會工作,但是仍願意經常跟父母去吃飯看電影,音樂上有了新的創作,也都搶先跟父母分享,音樂對他的家庭可以說有很大的影響。

    看電影是另一座維繫感情的橋樑,無論推理、懸疑、動作片,西班牙、法國的非商業主流小品,都能凝聚家人共賞。或許是因為教了十幾年的流體力學,伍老師尤其向同學們推薦「TOPGUN」這部電影,片中戰機在做高難度飛行時,氣流因為溫度、壓力的改變,尤其在海上溼度大的環境之下,霧氣立刻凝結成小水滴,變成煙柱,可清楚觀察到氣流流經翼面的軌跡及流動型態。空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裡面很重要的一支,同學們在電影院看到此處必會驚呼與課堂所學相應證,可做為課堂外很好的流體力學教材。

 

承先啟後 青出於藍是最大成就

 

    「人生最終就是無論你扮演什麼角色,終究要落幕下台一鞠躬,只要無愧於心就好」。1992年回臺大任教,服務30年的伍老師已準備退休,一方面體力與精神已不足以支付滿腔的教學熱忱,對連續3小時的課程,備感吃力,無法像當年一氣呵成,而患有青光眼前期的眼睛,容易疲勞酸澀,視線模糊,再也不堪備課、編寫講義,看論文的負荷。另一方面他想讓出位置,世代交替,給予更多年輕老師發揮所學、服務貢獻的機會。站在教育的第一線,伍老師非常清楚少子化對各大專院校所帶來的警訊與影響,真心呼籲教育決策者,勇於面對,無懼壓力做出對的決策,穩定公私校學生數的平衡,確保學生的素質與學習品質,才能維持國家的競爭力。

    回首執教30年,最大的欣慰就是收到畢業許久的學生寄來教師節卡片,裏頭訴說點點滴滴感念老師所給予的影響,他們在各行各業青出於藍的表現與發展,就是伍老師為人師最大的成就。身為教師總是希望看到教出去的學生將來比自己強,那才是成功。「順勢而為」是伍老師的人生哲學,他不刻意多做規劃,因為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事實若不如規劃所願,失落感、挫敗感將更大,只要機運來了,順勢抓住,就隨時都會有無限展開的可能。Art editor Img

 


█  終於要從工作了30年的崗位上退下來了(慈湖舊崗哨)

 


█  與遊客的高加索大寵物合影(他有56公斤重),退休後或可考慮養隻狗狗作伴
 

█  南投埔里某處鄉間小徑

 

█  南投日月潭

 

大兒子鋼琴曲創作:

Rhapsody Of Chinese New Year 新年狂想曲 - YouTube

 

小兒子饒舌歌創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oVf7S-EEQ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