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科普園地

蕭浩明教授 腦中風快篩AI影像技術

文、圖◎蕭浩明教授

 

    腦中風為全球人口死亡與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結果,腦血管疾病名列十大死因第四位,相關醫療費用每年超過190億元。腦中風部份成因為腦部血流受阻,導致腦部缺氧而引發功能障礙的腦血管疾病,若無法即時接受治療,將會導致嚴重殘疾,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如何辨識中風初期徵兆,及早發現並把握黃金時間就醫,至關重要。

    目前診斷腦中風的方法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頸動脈超音波等,而這些儀器價格昂貴且體積龐大,需仰賴專業醫療人員操作與判讀,亦無法隨時隨地進行檢測,容易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若能有即時且簡易操作的腦中風檢測設備,可提供一般民眾自主檢測,減少腦中風發生之風險。

    有鑑於此,機械工程學系蕭浩明教授研究團隊研發腦中風快篩之AI創新影像技術,運用動態影像分析,將人眼無法辨識的細微體表脈動突顯出來,並擷取病人與正常人的脈動特徵差異進行量化處理,利用AI人工智慧演算模型判斷受測者的腦中風風險。其核心概念為血管狹窄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而不同狹窄程度所引起的特徵差異會反應於體表脈動,若將脈動擷取分析,即可判讀血管狹窄狀態。受測者僅需錄製頸部影片20秒,系統會自動將影片傳送至雲端伺服器,分析動態影像,並於3分鐘內回傳風險評估報告,受測者可即時得知腦中風之風險程度。團隊長期與臺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合作,累積超過1000筆臨床案例,與醫院頸動脈超音波臨床的檢測結果相較,準確度高達九成。附圖為受測者原始影片,經由一系列的動態影像分析,如應用光流法追蹤各像素點之軌跡運動,並透過AI模型進行量化處理如圖右所產生之彩色風險量化圖;一般健康受測者會呈現藍色,而具腦中風風險者則呈現黃紅之警示顏色。

Art editor Img

「腦中風快篩」創新影像技術

 

    蕭浩明教授研究團隊開發的腦中風快篩技術,可快速準確地評估腦中風之風險,設備具備體積輕巧、價格親民且容易操作的優點,其非侵入式檢測的優勢更容易被一般大眾所接受,民眾可於家中或社區自行檢測,透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發揮預防醫學之效。此研發成果獲得科技部價創計畫補助,於2020年成立新創公司「博想醫學科技」,連續榮獲三屆國家新創獎、美國IDA國際設計獎、未來科技獎、2021台灣十大新創公司等殊榮。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尚無類似概念之技術或產品,使用此項技術毋需受到設備價格與檢測地點之限制,且無操作門檻、亦毋需專業醫事人員之判讀,受測者可於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快速完成檢測。

    此項研究論文於2022年刊登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並獲美國心臟協會專文報導,共有300多家國際新聞媒體與網路平臺刊登,如美聯社、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英國每日郵報、舊金山紀事報、聖路易郵報等國際主流媒體,這些報導共創造了上億次點閱率。此篇論文目前也居新型引用影響指標Altmetrics所有論文排名的前5%,討論熱度名列前茅。

Art editor Img

    目前規劃與健檢中心、連鎖藥局、診所,藥妝店合作,服務社區民眾,同時與醫學中心、企業健檢、保險公司等洽談,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產品,提供疾病風險評估之服務。在未來研究成果可擴展至更多疾病應用,包括洗腎病患動靜脈廔管阻塞、巴金森氏症、周邊血管疾病之快速檢測,期能造福普羅大眾,實現早期檢測早期預防之核心價值,未來亦將結合手機Apps與筆電,達成隨時隨地進行疾病檢測之「個人化行動醫院」遠大理想。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科技部召開記者會發表成果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