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的畢業典禮中,學校邀請了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博士擔任致詞的嘉賓。他的演講在全台灣引起轟動,以自身經歷為例,生動闡述了輝達的發展歷程。無論是研發出錯時,坦誠面對出資廠商並謙卑的尋求幫助,或是在追求願景的路上,將經歷的痛苦,視如鍛鍊品格;最後,從龐大的手機市場撤退,專注於公司的願景,這些選擇都展示了追求使命和願景的特質。放棄眼前的利益不容易,然而決定放棄什麼、專注並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卻是引向成功的核心。這些特質與我們電子報過去曾訪問過在專業領域上發光發熱的系友身上所顯示的幾乎不謀而合,顯示了領導人與眾不同的特質。
跟上黃仁勳來台的風潮,台灣的產業界也在5、6月大吹人工智慧的議題。很巧的是電子報在年初便已安排訪問達明機器人公司董事長何世池博士系友。達明機器人公司是台灣第一家生產協作型機器人的公司。何董事長在訪談中緩緩的道出公司為何要走這樣獨特的道路,而如今要如何與AI結合。何董事長勉勵臺大的學弟妹要把握比別人有多一分選擇的優勢,將熱情投注在可達成的目標上。
在美國普渡大學機械系任教的系友邱祚之教授,是機電系統和控制系統領域國際知名的學者。邱教授也是在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博士畢業後任職於美國產業界,而後轉至普渡大學任教迄今。近27年的教職,感受到學生實作的能力今昔有了落差,需要更多的鼓勵去嘗試新的東西,給予他們真正為自己學習的機會。他鼓勵大家要竭盡所能的多元學習,在畢業以前,把技能裝滿自己的工具箱,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把握機會。
機械工程與資訊科學的差異,是機械需要動手去實踐的。劉霆老師在系友與教師園地欄中,分享了40年前當他還是學生時代時,系上的教授是如何的訓練學生。10年後等他當了老師,他與系上其他的老師又是如何拉拔學生,這一段文字和照片,彌足珍貴。還有柯緯鴻系友和賴沁涵系友也分別分享了在國外求學、就業的心路歷程,再再都顯示了臺大機械系友們努力不懈、堅忍不拔地為著理想前進的特質。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事是傑出系友柯威霖博士的弟弟柯吉文先生,將柯威霖博士的骨灰帶回臺灣安葬,並於4月14日到訪機械系。柯威霖博士是宣教士馬偕博士第四代後裔,柯威霖博士的生平在本期系務動態中有所報導與連結。
6月是一個充滿故事和啟發的畢業季,透過與系友和業界領袖的致詞,我們得以見證了不同領域感人的故事。在這個畢業季,我們不僅為畢業同學們的成就感到高興,也懷著期待和祝福的心情,期望他們能將所學與所信帶入社會各個領域,繼續追求夢想並創造價值。無論是在科技領域還是其他領域,我們相信臺大機械系的學子們都具備著堅毅、勇於嘗試和不懈追求的品質,這將是他們在未來道路上的重要資產。最後,讓我們為這些畢業生們的未來獻上最真摯的祝福,相信他們將以臺大機械系的精神為後盾,勇往直前,繼續展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特質。祝福所有畢業生們前程似錦!
敬上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