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學生園地

全面探索Python

碩一交換生ROBIN PETR

 

敲開Python程式語言的大門

 

    作為來自捷克共和國的交換學生,目前在國立臺灣大學進行一個學期的交換教育旅程,我很高興能夠修林以凡老師開設的《Python程式語言》課程。這門課程為我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讓我能夠沉浸於Python編程的世界中。

    課程設計的結構,完美地平衡了理論概念和實際應用。林以凡教授的教學方法以現場互動演示和提供預先準備的程式碼為特色,大多數程式碼(.ipynb)都在COOL NTU上,這不僅促進了動態而引人入勝的學習氛圍,還提供了從國際角度看編程的獨特視角。

 

合作學習樂趣多

 

    課程的一大特色是每節課開始時進行的協作程式碼審查。作為一名交換生,這些審查不僅擴展了我對該內容的理解,還為協作學習提供了平台,讓我能夠與同學分享見解和經驗。隨後的實驗作業和回家作業,隨著應用的立即性和逐步增加的複雜性,為我應用新獲得的知識提供了一個實際的途徑。

    定期的評估,包括小測驗和期中考試,在評估我的進度方面起了關鍵作用。這三次小測驗安排在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及時檢查了我在課堂上學到的特定部分。期中考試安排在十月底和十二月初,提供了更全面的評估,確保對涵蓋的概念有透徹的理解,也為我提供了全面的評估。

    在我看來,這門課程最好、最實際的部分是期末專題。在與我的三位小組成員合作期間,我有機會使用Tkinter創建GUI環境來開發迷宮遊戲。這種合作努力不僅讓我能夠在實際情況下應用我的技能,還為我提供了在跨文化項目上工作的寶貴見解。

 

學習力的再升級

 

    總之,國立臺灣大學的《Python程式語言》課程對我這個交換學生來說是一次卓越而全面的教育經歷,直到修課之前,我還沒有任何編碼方面的經驗。林以凡老師的指導、周到的課程結構和引人入勝的評估,不僅幫助我擴展了我的技術能力,還為我提供了編程世界的獨特文化視角。我很喜歡林老師的教學引導方式,而且林老師的英語說的很清楚易懂,上課時我有問題提出,老師也能即時的立刻回應到重點,解決我的疑惑,所以我每週都很期待這門課的到來。

    當我回顧這次交流經歷時,我真的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門課程。它擴展了我的知識,為我在臺灣作為交換學生的整體經驗提供了堅實的Python編程基礎。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ROBIN PETR同學於電腦教室發表期末成果
 

Art editor Img

ROBIN PETR於電腦教室發表期末成果
 

Art editor Img

ROBIN PETR於電腦教室發表期末成果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