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學生園地

Plan B海外教育計畫

大二陳諺增


虛擬貨幣實用新境界


    Plan B summer school 是一個由穩定幣發行商(Tether)與瑞士南部的一個小鎮盧加諾(Lugano)共同創立的一個計畫,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企業或是學生了解虛擬貨幣這個產業,並希望可以擴大彼特幣與閃電網路在實體金融基礎設施的運用。(有興趣可以看這篇介紹:https://abmedia.io/tether-and-lugano-launch-plan-b-summer-school)在盧加諾這個已經融入虛擬貨幣的城市,在特定的店家(約150多家店)已經可以透過彼特幣、USDT以及LVGA(基於0.01瑞士法郎發行的穩定幣)進行支付。在那裏,虛擬貨幣已經不再與詐騙與投資標的畫上等號,而是實打實且能在生活中運用的支付媒介了。

 

一場跨越文化與年齡的啟發與交流


    這次的教育計劃之旅從7/1號開始,所有人懷著激動的心情聊了14小時終於下了飛機,大約早上五點,我們便一路從米蘭機場拉車到我們住的學校Franklin university,當晚我們就跟著主辦方包的輪船,一邊遊湖一邊吃著晚餐,有趣的是這次來Plan B 80個學生中來自28個國家,從16歲到56歲都有,有別於一般留學或遊學,這次的人群很多甚至是在職人士過來研習,因此能在船上跟很多不同年紀、文化、職業背景的人交流,真的是一個非常新奇的體驗。

    一個暑期研習營最不可或缺的是課程的內容,在兩周的研習內,我們花了一周的時間去探討虛擬貨幣未來的發展,講者們在這一周的時間內,從介紹虛擬貨幣為什麼是個很好取代傳統各國法幣的媒介,到穩定幣的發行與應用,再到未來虛擬貨幣的發展。在這段緊鑼密鼓的時間內,從科技、經濟、法規、應用等層面去探討未來的各種可能。當然,研究的內容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但是值得一提的就是即便是業內人士在這場研習中都能學到很多,真的是不虛此行。
 

Art editor Img

暑期研習營合照
 

Art editor Img

█  來自各個國家暑期研習營成員大合照

 

    有別於一般較為學術性質的研習,這次的教育計劃,除了有類似傳統產學合作的演講模式,所有與會者都會被分組做小組專題,並要針對這次研習的主題「彼特幣閃電網路」做一個項目,因此小組內就會被分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來共同參與這次的項目討論,於最後在盧加諾市府內進行報告並進行比賽。就以我們這組為例,一位是印度工程師、一位是 Hodl hodl(比特幣借貸項目)的共同創辦人、一位是因為阿根廷通膨問題,義無反顧遊歷歐洲宣揚比特幣的傳教士,另一位則是在瑞士做系統維護的公司老闆,只能說成員真的是非常多元。我們這組做的是「多簽的鏈上託管系統」,雖然最後在分組比賽上沒有得名,但也算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

 

歐洲漫遊魅力無窮


    當然,作為安分守己的學生,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去體驗不同文化的生活(去各大景點走走),因此不例外的,我們完整的把握我們所剩不多的時間去附近遊玩,因此我們選了一個假日,一早起來就搭上火車去瑞士附近逛逛,對我來說,歐洲的建築有著難以名狀的魅力,行走在路上可以發現許多自古留存至今的建築剪影,每個建築或許都有不同,卻有著相依並存的獨有感受,那是一個世代不斷放下並重拾的最終產物,我們到琉森(Luzern)之時,看到塔菲爾橋屹立河中,與周遭沒有一絲違和,這便是歐洲建築的魅力,可以想像從1333年至今,無數景物更迭,卻能為今天仍舊維持著舊有美態的國家是多麼令人驚豔的一件事。
    但相比於都市千年來建構的繁景,我更崇尚於自然美景,在離開盧森從皮拉圖斯山下來後,我們就為隔天的行程做足了準備。當晚,我們到了interlaken,歐洲夏天的太陽總是能為旅者保留很多時間,在宜人的夏日傍晚,我們在恩特拉肯的市郊尋覓著美的痕跡,我們在民宿庭院裡品嚐當地的啤酒,並欣賞著市郊靜謐下的活力。
    沉靜的夜晚總是所謂極致的前奏,隔天我們前往我們的最後一站—少女峰,我們乘坐火車穿越壯觀的伯恩阿爾卑斯山脈,沿著那些令人屏息的冰川和山谷前進。當我們到達少女峰的頂部時,我們被周圍的冰川景色所震撼,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  作者(右二)在盧加諾市府內進行報告
 

Art editor Img

█  作者(左一)在少女峰上踩雪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