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嘉揚系主任
這是悲痛的一個月,我6月23日失去了父親,7月15日馬老師又離我們而去。
最後一次跟馬老師說話是在6月19日晚上馬老師的辦公室。
那天晚上7點多,我接到妹妹的電話,說爸爸病情惡化。掛了電話到6樓,竟看到馬老師辦公室亮著,他在改考卷。我知道馬老師因胰臟癌在做化療,身體很虛弱需多休息。關心的問他怎麼沒有給助教改,他說題目他出的,他比較知道怎麼給分。我跟他說了爸爸的情況,隔天一早要回彰化。他說:「最近系上搬家事情很多,你爸爸又生病,你要多保重,多注意身體」。他憐憫的眼神,深深烙印在我的心裡。

█ 圖一、最後一次對話
6月23日在彰基加護病房裡看著爸爸心跳停止,悲痛不已。收到馬老師傳來的簡訊「請節哀,事情變化太快,太突然。這陣子你要留在彰化將後事辦好再回台北。」馬老師的話為我已掏空的身心注入一點能量。

█ 圖二、最後一條訊息
7月7日辦完爸爸的告別式,晚上回台北的路上收到凱蘭的訊息,說馬老師在臺大醫院加護病房,情況很不樂觀,隨時都可能會離開我們……我隔天一早到加護病房,師母帶我去看馬老師,他手術後一直昏迷。師母詳細跟我說了情況,也提出想捐款成立「馬劍清教授急難救助金」幫助有急需的學生。
「機械城南社區」是馬老師取的,系上幾位老師剛好都住在客家文化園區附近,位於臺北城之南。
原來從沒想到能在臺大附近買房子,這一切要感謝馬老師。記得2019年1月的一天,馬老師突然來我辦公室說要帶我們去看房子。到老師家後,師母很熱情的準備了茶水和水果,馬老師詳細的介紹了房屋格局,帶我們看窗外寬闊的新店溪和遠方層疊的山巒。他的神采奕奕,可以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後來聽師母說3, 4年來他們家接待了1百多次的「看房團」。

█ 圖三、「機械城南社區」
馬老師很愛臺大機械系,他的愛可以從他為系上出謀劃策、出錢出力感受到。例如,工學博物館的籌備過程中,他除了捐款300萬元,也安排籌備處跟江茂雄院長和王大銘主任秘書面談,讓上級充分了解我們的規劃並爭取補助。

█ 圖四、心心念念臺大機械系
馬老師是力學學會和臺大機械系的長老。理監事會推選新理事長時,只見馬老師上台,條理分明、情理兼具的發言推薦,新理事長總能在全體理監事鼓掌下通過。

█ 圖五、理事長與系主任的催生者
有次和馬老師聊到他去年暑假去日本關西大學訪問的事,他笑說是師母想去大阪住一段時間,他才去申請。期間馬老師傳來許多和師母的照片,分享見聞。

█ 圖六、鶼鰈情深
有一次印象很深,有一天我開車載育熙和建凱經過馬老師家,剛好看到馬老師的車出來。育熙打電話給他,得知他正載著師母要去淡水的齊柏林基金會擔任義工。

█ 圖七、師母的司機
4月28日收到馬老師傳來和小馬的合照,說:「今天是小馬上班第一個星期的放假日,日後他將接收我的Camry,今天讓他開車到上班地點,熟悉一下上班下班的路線。」

█ 圖八、慈父
馬老師很期待搬到新系館,為完成他的遺願,我們邀請師母到新系館點交馬老師的實驗室和辦公室。
實驗室陽臺有他最喜歡的景色,樹梢綠意盎然,還可看到遠處的101。

█ 圖九、點交馬老師新系館空間,實驗室與研究室

█ 圖十、點交馬老師新系館空間,實驗室陽台
由於新系館的經費要自籌,系上規劃了空間認捐。馬老師得知後即主動捐款200萬元,認捐了一間研討室,並以他和師母的名字命名為「清青研討室」,並寫下紀念文:
「台大機械系作育英才四十餘載,歷經舊機館、志鴻館與工綜館,如今機械館落成啟用,好的硬體設施與優雅的研究環境,定可開創新的契機與機會。
清風拂面,潺潺流水,悠閒度日
青山飛鳥,城南歸隱,倚門迎客」
馬老師的慈愛與恩澤,永遠留存在臺大機械系。

█ 圖十一、清青研討室/馬劍清教授紀念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