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劍清教授紀念特刊

紀念文章

懷念馬劍清教授 王建凱、吳筱梅

王建凱副教授、吳筱梅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113年8月24日

 

        緬懷摯愛的師長-馬劍清教授,馬老師從事學術嚴謹與待人接物親和的風範,永留我們的心中。

 

    回想起與馬老師初次見面的機緣,由於敝人與太太在2008年申請就讀美國博士班,有幸皆得到美國布朗大學工程學院固體力學組的錄取許可,因而以 E-mail 向馬老師請益,能否叨擾老師些許時間,向老師請教求學的經驗,馬老師熱情分享其於1980-1984布朗大學讀書的心得,給予我們主修固體力學與副修應用數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寶貴建議,並指導我們做學術研究應兼具求知與求證的精神,且分享許多經歷美國文化的趣事。在美國求學期間,感謝馬老師先前的提點,讓我們得以知曉如何快速適應環境,馬老師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 Prof. L. B. Freund 在薄膜力學的課間休息時間中,曾向我們提及馬老師就讀博士班時,在動力破壞力學上的研究成果,是 Prof. Freund 在此研究領域開疆闢土的重大功臣,我們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 Prof. Kyung-Suk Kim 亦提及,Prof. Kim 與馬老師是博士班前後期的學長學弟,讚許馬老師數學與力學的底蘊非常優秀,是世界極為知名的破壞力學學者,同為來自臺灣的我們聽聞馬老師在學術上的優異成績時,對馬老師的學術成就實感到非常崇敬。

       

    在準備博士班資格考時,在系上有一本流傳已久的秘笈本,於其中看見馬老師在 1983 年留下的考古題筆跡,當下拍下照片且以 E-mail 呈送給馬老師過目,馬老師回覆:「建凱、筱梅:謝謝你們的E-mail,資格考的確有蠻大的壓力,想起我從前考資格考前躲在圖書館唸了好一段時間的書,記得Brown 的資格考是採取口試方式,這種方式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是三四個教授盯著你難免緊張,而且思考時間較短,優點是如果出題教授較nice的話,他會從簡單開始慢慢深入,而且會給予適時提醒與Hint,若題目聽不懂確記一定要問清楚,最重要的是Brown 的教授通常都相當nice,會給予適時協助。」與「建凱、筱梅:謝謝你們的E-mail,也恭喜你們又過了一關,更謝謝你們寄來的幾張照片, 對我而言非常有紀念價值,一晃眼已經過了三十年,但還依稀記得那時的情景,我與The Prelim Book的創始人Kathy同時進入 Brown 也同一天考 Preliminary Exam,試後她覺得應嘉惠後來的學弟妹,所以才開始將考過的試題傳下去,但想不到還能傳到現在。記得我那屆固力進來七個學生但只有三個獲得學位,你們只剩論文口試這關了,加油。」,並鼓勵我們參與國際會議籌辦,以及要好好珍惜與把握住在學期間學習的機會:「建凱、筱梅:Prof. K.-S. Kim 也是Prof. Freund退休 Symposium的主辦人之一,今年三月他也邀請我參加June1-3Symposium,但那時正好要參加另一會議,無法出席,這個Symposium固力的大師級幾乎都到場,你們很幸運能參與盛會。Prof. Kim 的微系統實驗技術是一流的,能作好實驗的人不多,你們應珍惜機會。你們已經升格為實驗室元老級骨幹,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可以學的更多,也應把握。」。在完成學位後,返回臺灣有幸回到母校服務,馬老師於研究主題規劃、實驗室經營、計畫經費申請、教學服務與研究升等上,給予十分寶貴的建議。

 

    馬老師於2024年7月15日由於突發手術未成功的緣故,病逝於臺大醫院,我們感到相當不捨,以 E-mailProf. Freund 報告此令人難過的消息,得到Prof. Freund公子,現於UIUC 航太系服務兼系主任 Prof. Jonathan Freund 的回覆:「Chien-Kai – Thanks very much for reaching out and passing on this news, although it is sad.  It is always good to hear of the impact my dad had on students.  I have already let him know personally, since he is no longer an email user.  I’ve also copied my mom here. I’m very sorry for the loss of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hien-Ching Ma.  I do not know for sure whether or not I ever met him myself, but he sounds like an amazing person and researcher.  Speaking mostly for my father, but also for myself, I wish you the very best as you navigate this loss, but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馬老師對於學生的關愛和支持,我們永遠銘記感激在心。

 

    為緬懷馬老師特撰此文,想向老師報告,我們會努力不懈向老師學習您的學術智慧與處世風範,用心傳承您的治學態度。

 

    敬愛的馬老師,非常謝謝您給予的悉心指導,我們永遠懷念您。Art editor Img

 

建凱、筱梅 敬上

中華民國113年8月24日

 

簡要自我介紹

 

王建凱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美國布朗大學固體力學博士

 

吳筱梅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美國布朗大學固體力學博士

 

照片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準備博士班資格考時,恰暴風雪來襲,與馬老師分享大學生冒著風雪拍攝的校園環境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馬老師與布朗大學同班同學Kathy Hartley創立The Prelim Book,在 1983 年留下的考古題筆跡,主修固體力學,副修應用數學與材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