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系四十年教書生涯-----專訪周廣周教授

  生於動盪不安的世代,從年少歷經軍閥戰亂、中日抗戰,一直到國共對峙,退守台灣,周廣周教授見證了上一世紀的歷史。

歷經北伐與抗日戰爭


  周廣周教授今年已虛歲九十,回憶從大陸老家到台灣和在台大教書的往事,他對每件事都能清晰的展現開來,無一遺漏。我聽著聽著不得不佩服他的好記性,心想這些記憶早已深植於他腦海中。
首先,從他的家鄉江蘇徐州說起,徐州自古是軍事要地,民國初年時軍閥爭相奪取,戰事紛擾頻傳。年幼的他即生長在亂世裡。
  高中時,他進入揚州中學,那是全國最好的中學之一。對日抗戰開始後,他跟著家人到了四川。當時政府在抗戰時期辦了二十多所國立中學,讓逃到大後方的學生就讀。他於是進入國立第二中學唸書。中學畢業後,他考取中央大學機械系,但因抗戰時期生活非常艱苦,導致他營養不良、身體瘦弱,於是畢業後決定到學校教書,而沒有選擇到工廠工作,以免身體無法負荷。

大陸失守退居台灣

  抗戰勝利後,周廣周教授回到了江蘇無錫,在新成立的江南大學,擔任熱工學、機械繪圖講師。江南大學位於太湖邊,風景秀麗。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國共雙方已開打。當他正在教室上課時,竟聽到遠處有炮聲轟隆,才知共軍已打到長江一帶。學校緊急宣布停課,南京旋即失守,只剩上海一個孤島,尚未淪陷。倉皇中他轉往到上海朋友處,思索下一步該往哪走。幸有叔父先到台灣,邀他到台灣居住。於是在三十八年五月,周老師徵得女友雙親的同意一同來台。
  初到台灣,周老師先在台北女子師範學校教物理和數學,大約有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和女友成婚,並很榮幸地請到台大校長傅斯年先生證婚。旋即不久,大陸失守,周老師欷噓世事變遷難料,他和夫人兩人的雙親也相繼在這期間過世。

承繼父親為人師

  周老師系出書香門第。父親周抑堂先生,自幼飽讀四書五經,熟習詩詞字畫,擅長書法、詩詞,後畢業於師範學校。先後擔任重慶的中央大學附小校長。母親則是賢慧的家庭主婦。
周老師父親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期望子女方方正正做人、明辨是非。在父親的影響之下,周老師承繼教師一職,作育英才。
  談起結識夫人的經過,周老師說是「緣份」,當時他在無錫的江南大學教書,有時回南京看父母,有時去上海玩。大陸戰亂時,叔父一家搬到上海,家中尚有幼子,有時他就幫忙送堂弟、堂妹上學。夫人就是在那小學教書,結識後聊出了感情。如前所云,大陸情勢惡劣時,兩人一起來台,夫人在台北師範附小教書,過了大半年兩人成婚,婚後育有一女一男。

台大教書生涯開始

  台大教職生涯始於民國三十九年八月,台大機械系需要兩位講師,周老師和同學謝承裕先生同時應聘。周老師本想教熱工學,但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系上只缺力學和機動學的老師。謝選擇教力學,他則選擇教機動學。當時系主任是秦大鈞先生,派他教本系的機械設計製圖課程,此外也教土木、化工、電機等系的機動學因為本系的機動學已由蔣君宏老師擔任。
  剛到系上時,他身兼十二個鐘點的課。前兩年因沒有助教幫忙,上課之餘還需改作業,工作相當忙碌。不久,傅斯年校長過世,錢思亮先生接任,秦大鈞先生則到成大當校長。鍾皎光先生接下系主任職務,當時很多從大陸來的知名教授都在系上教書,其中陸志鴻、鍾皎光、羅崇安、史宣諸教授還是他在中央大學的老師。蔣君宏、謝承裕和他都是中央大學的畢業生。
  直到民國四十三年,周老師升任為副教授。系上派了高年級的學生幫他改習題,這時他才省力輕鬆許多。到了民國四十六年,周老師升為教授,系上才派給他一名助教。

赴澳洲南威爾斯大學短期研究

  周老師擔任本系及電機系的機動學老師,則是在民國四十三年。民國四十六年蔣君宏先生赴歐工作、進修。周老師很羨慕他,但因家中有兩幼子經濟負擔大,無法出國進修。眼見台大的薪水不敷使用,課餘還在中正理工學院和師大數學系,以及台灣技術學院兼課。
  民國四十八年有個出國的機會,是由聯合國文教組織資助他到澳洲威爾斯大學做研究一年。他和該校老師溝通交流,了解當地教學的情況。離台赴澳前,他只給師母安家費新台幣八百元,其餘的就靠台大的薪水。師母過得十分辛苦,之後他也沒再延長研究時間,逕回台灣。

代理系主任 研擬成立研究所

  民國五十年,機械系系主任金祖年先生因赴美國研究一年,校長錢思亮先生聘請周老師為代理系主任。在這一年的任內,周老師看到台大土木系成立研究所已有兩年,機械系卻還沒有動作;於是一方面寫信給美國的校友,蒐集成立研究所需要的資料,一方面請教土木系系主任如何設立研究所。
  待金祖年系主任回台時,遂正式向校方提出設立研究所的申請,民國五十二年機械系研究所終於成立。周老師說,當時台大學生畢業後,有八成都到美國深造,到了美國後覺得攻讀碩博士念得很輕鬆,因為在機械系四年學得很紮實,底子很深厚。取得學位後大都不回台,留在當地工作。到了民國五十二、五十三年以後,才陸續有一些留美的系友回到系上任教,增添了不少生力軍。

擔任行政職務十二年

  周老師從教職轉任行政職務是在民國五十四年一月。校長錢思亮先生邀請他當總務長,過後又邀請鍾皎光先生為教務長。周老師笑著說,當時學校的「三長」中有兩長是機械系出來的。後來民國五十六年鍾皎光先生轉任交大校長。由金祖年先生繼任台大工學院院長。民國五十八年,鍾皎光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和錢思亮校長借聘周老師為高等教育司司長。三年的任內,周老師主要的工作重點放在:改進私立大學的校務,大學課程的編排,以及健全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
  
民國60年,鍾皎光先生調任考選部部長,再向閻振興校長借聘周老師為考選部次長,長達五年時間。他協助部長建立考選公務員的制度。行政事務繁忙。另一方面又被選為中國機械學會理事長,常需與會員及各企業界聯繫,可說是忙上加忙。周老師說,從民國五十四年到六十五年,這十二年的期間還是支領台大機械系教授的薪水,但只在系上教一門課,因為行政工作非常忙碌,有三年時間沒在系上開課,對系上甚感慚愧。

回歸系上專心教書

  十二年的行政生涯終於劃下句點。周老師於民國六十五年卸下行政職務返回台大,專任教書到民國七十九年。七十歲時退休。算一算在台大的教職生涯從民國三十九年到七十九年,長達四十年。
  「我這一生庸庸碌碌,沒什麼成就,能在台大教書四十年,是我的光榮。」周老師自謙的說。大概估算一下,教過的學生有三、四千人,他回想起金祖年先生曾笑說:「孔夫子為聖人,弟子不過三千,看來我們的學生都已經超過這個數目了。」周老師「機械系的教授打分數打得緊,學生成績普遍是在六、七十分,能有八十幾分就已經算是很好的了。其中學生朱信、紀鎮東四年的GPA平均分數竟達到八十九之多,非常不容易。」令他印象深刻。

難忘系上的同仁

  在機械系的四十年間,周老師談起一些認真負責的同事們。他說,系上最早有一個負責行政的職員——柯頭先生,做事認真負責,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人。同事們都開玩笑的說他是「機械系副主任」,只要有事情找柯頭就能解決,系主任都不必操心。柯頭先生喜歡釣魚、爬山,還組成台大登山會,台大職員們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周老師當總務長,曾借調他到總務處當秘書。後來柯頭先生退休後因中風而去世,令人無限追思。
  周玉鳳小姐,人們只要一進系辦公室第一個就看到她。她在民國五十年進機械系時,才初中畢業,芳齡十五歲,幫助柯頭先生處理大小事務,晚上還到夜間部唸書取得學位,非常認真、上進,一直做到去年才退休,時間長達四十六年。
  劉育雄先生,處理研究生等行政事務,因研究所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工作相當繁忙。老師、同事們都開他玩笑,說他是「機械系教務長」。
  談起老一輩的教授,上課都是西裝畢挺。周老師說,上課時他都穿整套西裝上課,只有在夏天最熱的時候才穿香港衫,而且不只他如此,其他老師也是一樣。之後新進教授因從歐美留學回來,穿著較休閒,有一次他還誤認一個教授為學生,問他是幾年級,對方笑答已是副教授。談及此趣事,他回想到當年剛進系上教書,也鬧過同樣的笑話。有一回,他請問教務長到哪裡找翻版的教科書,對方竟誤認他為學生,要他去問系上的教授。

海外學生報答師恩

  周老師教過的學生出國留學的比例很高,有的學生到美國唸書寫信回來說,課業上都能適應,因為在台大機械系打的基礎很好,不過美國的機械領域知識進步得很快。有學生寫信回來說:「數學方面有些吃力。」,周老師就趕緊請系上老師多加強數學教學。
  
周老師談起他在海外的學生,不禁露出滿意的微笑。他說,很多學生在美國拿到學位後就在當地結婚生子,定居下來,也有很多僑生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發展得很不錯。只要他到美加或是東南亞地區,就會有學生邀請他在家中住;他說,有的學生還專程請假兩三天,開車陪他遊覽當地風景,這是他最高興的事。而且只要是聯絡上一個學生,這個學生馬上邀集當地的同學一起聚餐,大夥聚在一起十分熱鬧。
  周老師拿起一張師生大合照說:「這是在1989年的時候,1956級畢業的學生舉辦同學會,特別邀請我和師母一起到美國雷諾市旅遊,連機票、旅館都已幫我們準備好。」周老師難掩笑容說,這些學生剛到美國忙於課業、交女朋友、工作,等到家庭事業有成後,才有時間和開始老同學及老師聯絡,舉辦同學會,重溫難得的同窗情誼。

退休後的生涯

  退休後,周老師遊訪許多國家,生活過得愜意,也看了許多非關機械的文學書,都是一些他喜歡的書,現在他最大的苦惱就是視力不好,看書報必須藉助放大鏡,很多朋友在街上看到他,發現他沒向人家打招呼,他只得說是因為視力不佳的緣故。
談起一雙兒女,周老師欣慰的說,兒女在美國拿到博士、碩士,事業也有成,內外孫各兩男兩女,每年聖誕節家族都一起聚會。
  
我看著他客廳裡的全家大合照,以及放在茶几玻璃下的孫子、孫女照片,相貌很相似年輕時的周老師,我突然覺得他不僅是這一家的大家長,更是機械系學生們的大家長,從他眉宇間帶著慈祥和堅忍,以及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中,我看到了造就優秀機械人才的泱泱風範。

轉載台大機械人:文/張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