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系王富正老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
一、 簡介 繼三年前到捷克布拉格參加 the 16th IFAC World Congress留下的深刻印象,這一次特別帶領三個學生前往南韓首都首爾參加 the 17th IFAC World Congress,報告三篇論文及主持一場會議 (session)。除了介紹學生認識許多國外知名教授之外,並邀請一些學者到台灣訪問,成果豐碩。
二、 The 17th IFAC World Congress IFAC World Congress 一向是控制領域最大型的國際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幾乎所有控制領域的學者都會出席聯絡彼此的感情;這一次出席人數更是打破以往的紀錄,有超過三千人參加,報告的論文將近三千篇。尤其是每天的大會報告(Plenary Session),更是由是由各領域大師進行演講,計有: 1. Prof. Roger Brockett (Harvard University): Reduced
Complexity Control Systems. 我們一行人每天準時進場聆聽這些大師們的演講,收穫匪淺。此外,每日的第二場大會報告,則主要強調於工業界之應用,有Airbus 機師報告航空工業的挑戰,有韓國造船廠總裁報告造船工業的應用,也有美國機器人公司總裁報告最近仿生機器狗BigDog的發展,讓大家體會到“控制工程”不僅限於理論上的推導,更需與實際系統作結合。 而在每日的一般報告,則分為各個主題進行討論。根據大會統計,本次會議計有397場口頭報告(oral sessions)及7場海報報告 (poster sessions)。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時在各場報告間穿梭。
三、 本次會議論文的特色 這一次的會議,我主要還是前往和我的研究領域相關的幾個研究主題聆聽報告,包括能源控制、懸吊系統、醫學工程及機器人主題。從這幾天的觀察,可以發現目前在控制領域有幾個主題特別受到矚目: 1. 機電系統 (Mechtronics Systems):結合機械及電機系統,將控制系統加以實現,以達到系統微小化、高性能以及低成本為目標。
這一次帶領三個學生前往參加這麼大型的國際會議,除了學術上的收穫之外,我們也觀察了韓國的風土民情以及會議安排,認為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 會議安排:會議的安排相當成功,主辦單位獲得政府以及本國企業的大力贊助。首先是韓國觀光局特別為參加人員印製
T-Momey Card (類似台灣悠遊卡);其次是各大企業分別贊助商品,譬如袋子、雨傘、餐點與文化節目;最後則是非常流暢的行程以及節目安排,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這次的會議對韓國而言,可以說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國民外交。 五、 結論 最近幾年,我開始帶學生前往出席重要的國際會議,發現心態上和以往自行參加國際會議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我會努力的將學生介紹認識知名教授,以便他們能夠在日後申請出國深造的時候能有一些管道。其次,則是在挑選參與的會議討論時,會更進一步的思考對於我們國內研究的助益。最後,我會在各種機會觀察與會人士,譬如說最近幾年的國際會議中,大陸學者的參與人數很明顯的增加,而台灣學者的參與人數幾乎持平,甚或減少,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所幸我們參與學者的品質還是明顯優於大陸,希望有關單位能夠具體地鼓勵我們的學者帶領學生參加大型國際會議,以開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