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先進磨粒加工技術研討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精密加工研討會
磨粒加工的相關技術在精密零件的製造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國際先進磨粒加工技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Abrasive Technology,簡稱ISAAT) 係目前磨粒加工方面國際間最盛大的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其主要的目的為提供學術界、研究單位及工業界的學者與專家一個世界級的平台,發表並交流世界先進的磨粒加工、精密製造等技術。早期的國際磨粒加工技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Abrasive Technology Conference) 簡稱ABTEC,第一屆於1993年在韓國舉行,第二屆的ABTEC於1995年由工研院機械所籌辦在台灣的新竹舉行。此會議於1997改為ISAAT,並在澳洲雪梨舉行,改為每年舉辦一次,其後分別由中國、美國、韓國舉辦。至2002年以後,日本的砥粒加工學會(Japan Society for Abrasive Technology, 簡稱JSAT)及國際磨粒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Abrasive Technology, 簡稱ICAT)陸續加入參與規劃,並相繼在香港、英國、土耳其、俄羅斯、中國、美國、日本及澳洲等地,成功的舉辦了其後幾屆的ISAAT,促進了關鍵技術的交流與成長。台灣磨粒加工學會於兩年前從國際磨粒技術委員會爭取到今年的國際先進磨粒加工技術研討會(ISAAT 2010)的主辦權,並於今年9月19~22日在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 本次研討會是繼1995年台灣舉辦第二屆的ABTEC,相隔十五年後在台灣再次舉辦的國際磨粒加工技術研討會,由台灣大學主辦,機械系廖運炫教授被推舉擔任大會主席,除了國科會與教育部外,尚獲得中國砂輪企業、金士頓科技(Kingston Technology Company)、旺矽科技、陸聯精密、上銀科技、徠通科技、台灣鑽石、東台精機等等十餘家公司以及金屬工業發展中心的經費贊助。 本次國際研討會的議題,除了磨粒加工相關的技術外,還包含工具機系統、高速與高效率切削、環保製造、線上監視與檢測、放電加工(EDM)、雷射加工、超音波加工、微製造、化學機械拋光(CMP)、模造玻璃、磨潤學等與精密加工相關的議題。
大會開始的前幾天,氣象局指出凡那比颱風將侵台,特別是依據預測,研討會的接待會(19日下午與晚上)與開幕(20日)當天正是颱風通過台灣之時間,這個報導讓主辦的我們非常緊張,恐怕外賓因天候與飛機無法起降之關係而無法來台,或者參加人數遽減,影響研討會的成效。還好在接待會當晚已有超過130人報到,讓我們很感動也鬆了一口氣。20日的開幕除了主席廖運炫教授的致詞外,尚邀請工學院葛煥彰院長、國際磨粒技術委員會主席Prof.Tsunemoto Kuriyagawa及日本的砥粒加工學會會長Prof. Shigeki Okuyama的致詞。 其後有三場專題演講(keynote speech),講員涵蓋日本、美國與台灣,分別是國際知名的研磨加工技術的大師Prof. Ichiro Inasaki,講題為:Grinding, is it a black art? 美國微製造技術規劃小組主席及Trans.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的主編Prof. Kornel Ehmann,講題為:Engineered Surfaces with Defined Micro-textures,台灣的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Steven Liang教授,講題為:Modeling,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Advanced Grinding Processes。本次研討會的論文集:Advances in Abrasive Technology XIII印於EI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 126-128,內含167篇論文,已創下ISAAT歷屆以來投稿論文數的紀錄,其中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 127篇,分四個session舉行,其餘為海報張貼(poster)之方式。註冊人數計185人,由於颱風關係,實際上報到的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度、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13個國家與地區共計174人,尚有贊助廠商代表及研發人員,邀請的貴賓等40人,合計214人與會。 除此之外,由於近年來海峽兩岸關係除了在經貿往來頻繁外,在工業技術及精密製造相關領域的交流亦日趨密切,有鑑於此,在ISAAT 2010中,亦同時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精密製造研討會」,期能促成兩岸學者、菁英及先進之相互瞭解,進而增進雙方之友誼與合作。此研討會以中文方式進行,邀請台灣與大陸各兩位專家就兩岸精密加工技術現況做一報告,分別是工研院機械所蔡禎輝副所長講演「台灣超精密加工之發展及展望」,金屬中心崔海平處長報告「金屬中心於精密微細加工技術發展現況」,大陸大連理工大學郭東明副校長闡述「IC製造中的超精密加工技術」,以及華僑大學徐西鵬副校長說明「大陸磨粒加工研究現況及熱點」,計有大陸61人,台灣67人參與聆聽及討論,大致上達到預期之目的。
為加強產學之瞭解與互動,在ISAAT 2010第四天 (最後一天)上午亦安排一特殊的session: Latest Development in Industry,邀請台灣與國外各兩家公司進行最新技術的報告,日本Toshiba Machine Co. 的Dr. Mitsunori Kokubo 講演 “Current State and Latest Trend of Super-Precision Machining and Nano-Imprint Technology”,美國Moore Nanotechnology System的工程部總經理Mr. Dan Luttrell講演 “Innovations in Ultra-Precision Machine Tools:Design and Application”,台灣的中國砂輪公司(Kinik Company Ltd.)總裁謝榮哲(Thomas Hsieh)講題為 “The Progress of Taiwan Industry ~Example of Kinik”,以及大銀微系統公司(Hiwin Mikrosystem Corp.)的副總經理絲國一博士(Dr. Kou-I Szu)講演 “Recent Development of Direct-Driven Precision Stages”。 除了論文之發表與討論外,第三天(9月21日)下午也安排國內外學者專家到台大參觀機械系廖運炫教授的實驗室,以及由機械系負責的精密製造中心的超精密加工、次微米加工機器與量測儀器,參觀活動由機械系的研究所學生以英文接待,大家對於台大能有如此精密而昂貴的設備與儀器感到驚訝與羨慕,也表示非常希望後續能有與台大合作之機會。第三天晚上晚宴,在京采飯店舉行,我們預先收集了十五年前的老照片供人回憶,也提供民俗技藝現場製作與贈送小禮品的活動,以及高雄世運太極劍銀牌得主范嫚紜小姐的表演等,讓與會人士印象深刻。第四天下午安排到野柳、朱銘美術館、淡水老街之參觀活動,並在可以俯視淡水夜景之餐廳用餐,回大會旅館途中,因正逢中秋節,贈送每人一盒含月餅與小點心之禮盒,四天充實而有收穫之研討會最後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