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系所成員 navigate_next 教授 navigate_next 專任教授 navigate_next 單秋成
單秋成
中文姓名:單秋成
職稱:教授
任職期間:
英文姓名:Chow-Shing Shin
Email:csshin@ntu.edu.tw
聯絡電話:02-33662724
傳真: 02-23631755
辦公室: 機械系館504
影響區域:
學術分組: 固力組
實驗室: 疲勞與斷裂實驗室 (機械館309、工綜B06)
個人簡介
  • 個人簡介
  • 研究領域
  • 教學課程
  • 研究計畫
  • 研究著作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 工程博士, 1985
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學士, 1999
香港大學, 機械工程學士, 1982

 

 


自傳

 

  單秋成教授分別自香港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取得學士學位,並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加入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之前,他曾於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工作,累積了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光纖感測器、智慧結構、材料機械性質表徵以及結構完整性評估。憑藉其在機械失效與結構完整性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產業經驗,他曾為台電火力與核能電廠、台灣高鐵公司、中油公司、台北捷運與台中捷運,以及交通部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前身為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提供材料機械性質與結構完整性相關之專業諮詢服務。

 

  單教授擁有5項美國專利、5項中華民國專利以及1項中國專利。他已發表超過100篇期刊論文,以及約100篇國際與國內研討會論文。

 

 

 

 

 

研究專長

 

材料機械性質,材料破壞與破損分析,實驗應力分析,金屬斷裂與疲勞,複合材料破壞,光纖光柵感測器,微架構材料。

 

 


實驗研究方向

 

  疲勞與斷裂實驗室研究方向為探討工程材料機械性質與破壞機制,透過瞭解機制,進而掌握如何偵測相關破壞,破損分析,評估機械結構在完整性,達到預防破壞,提升安全的目的。基礎研究項目涵蓋材料破壞與破損分析、結構完整性分析、金屬斷裂與疲勞、複合材料破壞、實驗應力分析,光纖感測器與3D 列印技術作先進材料及感測裝置的製造列印。

 

  近年來本實驗室專注於複合材料與膠合接口完整性監測、高解析度3D列印微架構材料製作及異物撞擊事件定位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針對複合材料在拉伸、疲勞與衝擊等負載下產生的內部損傷,實驗室研究透過內埋光纖光柵感測技術,可即時且連續監控材料內部完整性。,並創新地使用全頻譜變化作為破壞量測依據。此外,複材貼片修補、複材或金屬等的免銲接及免打洞的接合方式─膠合接口,監控接口是否有完美的接合,使用過程的拉伸,衝擊,反覆施力疲勞與高溫高濕環境因素是否有對接口造成破壞,透過光纖光柵感測技術及利用奈米碳管形成導電網絡,作為接口完整性監測的工具。

  在3D列印領域,實驗室利用改裝DLP投影技術,成功製作出單元尺寸低至80μm的高解析微架構材料,並可透過調整單元結構與曝光參數控制材料的機械性質。同時,透過金屬鍍膜與導電性填充物,賦予材料強化與感測雙重功能,有潛力發展為智慧型複合材料。此外,也正致力於擴大列印面積與線上品質監控技術開發,以降低製造成本。

 

  在異物撞擊事件定位方面,實驗室針對飛機、風力葉片等高附加價值複合材料結構,研究光纖感測器應用於撞擊偵測與定位,並提出可提升定位精度的方法,期望協助大型結構減少非必要的停機檢查,提升維護效率與安全性。

 

 

 

 

靜力學

材料之機械性質

材料破壞學

實驗應力分析

工程材料選擇與應用。

  1. 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技術發展諮詢與國際案例平行驗證,協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2/10/06~2026/05/31,委託單位: 台電公司。
  2. 建立我國新型運具事故調查技術與安全研究(1/4),共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5/01/01~2025/12/31,委託單位: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3. 利用回收碳纖/奈米碳管網絡監控玻纖/環氧樹脂複材濕熱老化行為,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8/01~2025/07/31,委託單位: 國科會,NSTC-112-2221-E-002-226-MY2。
  4. 尺寸效應對光致聚合材料機械性質影響之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8/01~2025/07/31,委託單位: 國科會,NSTC-112-2221-E-002-227-MY2。
  5. 補助起重機汰舊換新及強化安全試辦計畫,協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4/09/01~2025/12/25,委託單位: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6. 歐盟起重機標準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2024/04/11~2024/11/15,委託單位: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7. 建立我國新型運具事故調查技術與安全研究(1/4),共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4/01/01~2024/12/31,委託單位: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8. 可視性智慧3D列印微製造系統開發與現場非破壞性檢測,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8/01~2024/07/31,委託單位: 國科會,NSTC-111-2221-E-166-005
  9. 歐盟標準EN 15011、EN13001-1為輪胎 (橋型或門式)貨櫃起重機檢查標準之妥適性分析,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10/05~2024/04/04,委託單位: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0. 3D列印技術製作離子阱元件的可行性,共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6/01~2024/05/31,委託單位: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國際標準BS EN 14439為塔式起重機檢查標準之妥適性分析,共同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6/01~2023/09/15,委託單位: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2. 現行移動式起重機加裝人員搭乘設備簽認機制及安全管理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2023/02/21~2023/10/31,委託單位: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3. 國際標準BS EN 14208為高壓氣體容器檢查標準之妥適性分析,主持人,計劃期間:2022/08/31~2022/12/25,委託單位: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4. 複合材料濕熱老化監測與破壞機制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2022/08/01~2023/07/31,委託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NTU-JP-111L7242。
  15. 以導電性偵測複材內部損傷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2021/08/01~2022/07/31,委託單位: 科技部,MOST 110-2221-E-002-152。
  16. 指定歐盟壓力容器指令評估研究,主持人,計劃期間:  2022/05/19~2022/12/20,委託單位: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7. 指定「國際標準 ISO 11515 type II 為高壓氣體容器檢查 標準」 妥適性探討,主持人, 2020/11/18~2021/03/17,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8. 含微架構材料之機械性質探討,主持人,計劃期間: 2018/08/01~2021/07/31,委託單位: 科技部,MOST 107-2221-E-002-114-MY3。
  19. 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現場輔導及安全指引編撰,共同主持人 2020/04/15~2020/10/31,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期刊論文  (Journal Papers):Corresponding Author(通訊作者)*

 

  1. C-S Shin*, T.-C.Lin & S.-H. Huang, 2025, An Energy Modulation Interrogation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the Adhesive Joint Integrity Using the Full Spectral Response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Sensors 2025, 25(1), 36. (SCI, Q2) https://doi.org/10.3390/s25010036
  2. CS Shin & Chien-Yi Lu  &  Chih-Lang Lin, 2024, Study of the Factors on Controlling Cured Layer Thickness in DLP 3D Print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1006. 15-20. https://doi.org/10.4028/p-LAzt11.
  3. C-S Shin* & S.-H. Huang, 2024, Evaluation of Fatigue Damage Monitoring of Single-Lap Composite Adhesive Joint Using Conductivity. Polymers, 16, 2374.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polym16162374
  4. C-S Shin* & L.-W Chen, 2023. Damage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Adhesive Joint Integrity Using Conductivity and Fiber Bragg Grating. Polymers, 15, 1575.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polym15061575
  5. C.-L. Lin*, S.-G Wang, M.-T. Tien, C.-H. Chiang, Y.-C. Lee, P.L. Baldeck, C.-S. Shin,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Detecting Variations in Cell Surface Antigens Using Cell-Tearing by Optical Tweezers. Biosensors 2022, 12, 656.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bios12080656
  6. C-S Shin* & TC Lin, 2022, “Hygrothermal damage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adhesive joint using the full spectral response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Polymers 2022, 14, 368.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polym14030368
  7. C-S Shin* & T-C Lin, 2021, “Adhesive Joint Integrity Monitoring Using the Full Spectral Response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Polymers (Section Polymer Composites and Nanocomposites) 2021, 13(17), 2954.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polym13172954
  8. C-S Shin, PL Baldeck, YM Nie, YH Lee, ZD Lin, CC Chiang, CL Lin*, 2021,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3D multi-manifold micromixer realized by a double-Archimedes-screw for rapid mixing within a short distance”,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120, 59-66. (SCI, Q1) https://doi.org/10.1016/j.jtice.2021.03.028
  9. C-S Shin*, YC Chang, 2021, “Fabrication and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a Micro-Lattice Composite by High Resolution DLP Stereolithography”, Polymers (Section Polymer Composites and Nanocomposites), 13(5), 785. (SCI, Q1) https://doi.org/10.3390/polym13050785
 
國際會議論文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1. C-S. Shin, Chien-Yi Lu and Chih-Lang Lin*, 2024, “Study of the Factors on Controlling Cured Layer Thickness in DLP 3D Printing”, 2024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Nov 6-8, 2024, Osaka, Japan.
  2. C-S. Shin, Ri-Chang Yang and Chih-Lang Lin*, 2023, “Preliminary study of real-time visual PμSL 3D print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2023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7th to 29th October 2023, Fukuoka, Japan.
 
國內會議論文  (Domestic Conference Papers)

 

  1. 黃順亘、單秋成*,2024, “利用導電性監測複材膠合接口經濕熱老化破壞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四十一屆全國學術研討會,C4-009, 2024年11月15-16日,高雄市。(學生論文競賽佳作獎)
  2. 黃順亘、單秋成*,2023, “利用電壓量測法及螢光液滲透處理監控膠合接口破壞之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四十屆全國學術研討會,C4-006, 2023年12月1-2日,彰化市。(學生論文競賽佳作獎)
  3. 陳亮維、童歆語、單秋成*,2021,”利用光纖光柵全頻譜監控膠合接口破壞之定量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三十八屆全國學術研討會,  C4-012, 2021年12 月3-4日,台南市。
 
指導學生獲獎

 

  1. 黃順亘,2024,“以導電性監測複材膠合接口濕熱老化破壞之探討”,台大機械系碩士論文。(112 學年研究生院長獎)
  2. 黃順亘、單秋成,2024, “利用導電性監測複材膠合接口經濕熱老化破壞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四十一屆全國學術研討會,C4-009, 2024年11月15-16日,高雄市。(學生論文競賽佳作獎)
  3. 黃順亘、單秋成,2023,“利用電壓量測法及螢光液滲透處理監控膠合接口破壞之分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四十屆全國學術研討會,C4-006, 2023年12月1-2日,彰化市。(學生論文競賽佳作獎)
 
專利

 

  1. 單秋成,劉昭沅,林俊彬 (2015) “偵測醫療用鑽件之異常使用狀態的方法與系統”,中華民國新發明專利 第I 505818號
  2. C. S. Shin, Z. C. Lin, C. P. Lin (2013) “System for evaluating cutting efficiency of root canal rotary instruments”, 美國發明專利 US8539848 B2
 
專書

 

  1. 沈育霖;單秋成,2016, 銲接關鍵性劣化因子探討及檢查對策研究(ISBN:9789860511352),中華民國: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 沈育霖;單秋成,2016, 銲接檢查技術手冊(ISBN:9789860491395)。中華民國: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3. 沈育霖,單秋成, 2015, 繩索垂降作業人員防護及安全技術研究,勞動部勞研所,ISBN:9789860446258。
  4. 單秋成,沈育霖,2014,起重升降機具安全研究:無機房升降機,勞動部勞研所,ISBN:978986040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