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焦點人物

陳義明教授 讓機器人走向社會化

文◎袁蕙芸 / 圖◎陳義明教授提供


專訪本系B71級學士系友,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

    陳義明教授,上有兩個姊姊分別畢業於臺大電機系與臺大醫學系。不遑多讓的陳教授,再興中小學畢業之後也一路建中、臺大機械,當兵兩年後1988年(77年)留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1989年碩士畢業,1994年取得博士學位,1995年應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任教至今。求學過程標準而順遂的他,從小就對機械很有興趣,臺大機械是他當然的第一志願,雖然唸得很累,但機械系靜力、動力、熱力、流力、材力,五力全開,從畫圖到分析,全面化的訓練,讓他感到非常紮實且具有實用性。在觀察未來的潮流趨勢時,他選定當時新興起的機器人為研究方向,機械系開設機器人相關的課程並不多,他在大三、大四修了許多機械設計的課程,尤其是大三時蔣君宏老師的機械設計,不僅上課嚴謹內容也相當豐富。


精進研究 解決產學技術落差


    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後,校內有著隸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以進行火星、木星探測任務計畫聞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他跟隨剛畢業於史丹佛的年輕指導教授Joel Burdick進行機器人設計研究,5年來,從開始的理論設計到後來的運動學、動力學,鎖定機器人為研究的方向,一直堅定地沒有改變過。
    之後到了新加坡任教,正值新加坡經濟飛躍時期,處處著重實際的面向使得研究路線更加寬廣。在豐富的資源挹注下,將理論化為實際的系統實驗,30多年來一路見證了機器人的進程,拜社會需求所賜,使得原已發展許久的機器人領域有了更進一步的精進與延伸。近年來他更將重心轉移到建築及物流機器人與自動化,試圖解決工業界與學術界的技術落差問題。
    2000年初與在新加坡的一些臺大校友興起一股創業的念頭,但是礙於機械的系統太廣,需再思考研究走向的可能性及人才培育該如何落實、讓軟硬體能完美配合。直到2014年,新加坡成立國家研究基金會機器人工作小組,探討新加坡未來機器人發展的各種走向。因此政府的規劃涵蓋了醫療健保、環境與製造,但由於新加坡非常仰賴外籍勞工,一次短暫的印度工人騷亂事件,暴露出建築業勞工生產力不足的問題,陳教授主張應將建築機器人也列入考量,於是2015-2017年參與了新加坡政府所核給的2個建築機器人相關計畫。他敏銳觀察到各種機器人零件、如馬達、視覺相機等,價格越發便宜之下,創業的各種主客觀條件已經到了,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下,預測2015年後另一波機器人將高峰再起。此外,在物流機器人方面,他分別參加了2015年在西雅圖、2017年在名古屋舉辦的亞馬遜機器人挑戰賽,並在2017年的三項比賽中囊括一、二、三名的佳績。


產品產業化  跨域結合的綜合學問


    學術創業最大的難處並非技術面,而是在於需要一個團隊的人共同研發,幸賴南大及新加坡政府初始資金的支持,足以支撐他與團隊人才spin off成立公司,一步一步將成果參展尋求融資,2017年籌組Transforma Robotics公司研發建築機器人至今。創業5年多來,回顧建築機器人發展,他認為建築機器人目前還尚未真正成熟。不論是技術標準化,使用者接受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相較人與資金,創業的時機判斷最難掌握,過早過晚都不行。但早先已經入場的他,卻可以將問題的本質與脈絡運用看得更透徹。相對於學校崇尚前瞻與創新的學術訓練,產業界要求的更是實質上的永續使用,必須要能判斷、解決工程性的問題,所以除了基礎知識的訓練紮實之外,更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研發的產品真正產業化後,面臨的已不單純是技術上的問題,延伸拓展出的機電跨域結合、市場行銷、價格定位、團隊合作等,可說是一門綜合的學問。


鼓勵創業  將技術帶向市場


    新加坡幾個大學都是所謂的自主大學,從西元2000年以後,大學的教授已不再是公務員,其管理方式如同公司一般,老師在明文規定下可以進行校外兼職時間,但不能擔任公司的決策者或法定代理人。南大因投注資金,成為持有小股份的公司股東,學校的發明專利技術移轉到公司進行能夠進行商業轉化,回饋學校,其最大目的是為了鼓勵老師創業,讓國家有增加創新發展的機會。陳教授建議系上或學校甚至國家政策的配套必須一致,老師要能夠出去創業,制度上就必須做些鬆綁,才有可能鼓勵創業。他的公司目前已經獲得投資並一路往前走,在擴招之時,了解到公司需要的人才與學校不同,公司期待招募到有足夠基本知識的人才,而這些基本知識只是讓其能夠進入公司做R&D產品;但對於遇到純技術之外的問題,例如辨識客戶的真正需求,價格成本的評比,這些判斷一方面仰賴經驗,一方面則必須靠學生時期的訓練。除訓練解決工程問題之外,更要思考到背後非工程的問題,如何從根本的設計上著手,將技術帶向市場,以十翻百,甚至收到上千成萬的效益,同學就學期間雖然無法實戰操作,但可把握利用大學輕鬆無壓力的環境,多訓練自己靈活思考,將所學融會貫通、重組運用,紮穩基礎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疫情肆虐 翻轉教學模式


    比較臺灣與新加坡的學生,早期新加坡循規蹈矩的學生,近年來經過教育制度改變,有計畫的訓練下,提高學生許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臺灣學生相較則靈活度高,其他如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學生,雖然各個國家教育體系或國家政策發展相異,但整體表現也都不錯。時代更迭,縱使各國制定多元入學教改政策,但父母期望子女成龍成鳳,從小送進補習班十全大補的風氣仍有增無減。因應社會變遷,網路活絡,學生接受資訊的管道更加寬廣,老師的知識權威性卻相對式微,為配合高度依賴手機學習的學生,老師們也改變了授課工具,大環境使然,面對即使再努力仍一無所有,無法實現財富自由夢想,新世代索性呈現躺平模式,放棄對工作與未來奮鬥的熱情。
    每隔20-30年才有的代差,已迅速演變成10年甚至5年就出現代差,這種無法阻擋的自然社會變遷過程,他只能盡力將所學傳承,將學生引往正確的方向發展。面對是非真假難辨的網路訊息,加上近3年來全球疫情肆虐,造成各處的影響雖不小,但因運而生的線上網課教學模式卻反而解決了距離、會議時間與場地的阻礙,大大增加了便利性,提供另一個正向思考的角度,而疫情以及少子化現象也同時加速了機器人的發展契機,努力去補足人力短缺的困境。


對世界保持樂觀  時時學習


    和藹可親的陳教授,他的人生觀是對世界保持樂觀及時時學習的心態,因為不管學什麼,能獲得多大的成就,仍有很多東西是人所無法掌握,所以把目前的事情做好,怎麼樣好好去過完這一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至於對於未來的規劃,他逐步將重心移向聚焦於公司,在學術上已然有相當的貢獻,但就機器人研發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投注時間,能夠給社會帶來最大的效益,減少人力增加效率,讓機器人走向社會化,這是他給予自我的冀望與社會責任。
    創業是件有趣的事,擁有團隊和經驗是很重要的元素,大學是教育系統的尾端,但進入公司企業,經過最後一道把關的手續,再回過頭去看整個教育,才知道還需要改進的環節,始而淬鍊出完整的教育體系,教育讓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職,讓個人所長在教育體系得以全面發揮。


多想多看多學習 全面性跨領域學習


    他提醒學弟妹們在生活上要保持身體健康,在課業上要多想多看多學習,基礎很重要,在大學所扎好的根基,將是一輩子帶著走的資產,而且還要培養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他笑說數學好的人適合做AI、物理強的人適合走工程、數學和物理同時都很好的人做機器人最合適。在面試人時除了學識之外,他還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事情的想法,覺察其應對進退的表現,他也建議偏愛單打獨鬥的臺大學生無論在學術或研究都必須要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而對就業市場的分析,知名企業工作崗位趨於固定性專業,規模小的企業則較有機會做全面性的跨領域學習,端看個人的喜好抉擇。
    大學時期,喜好天文的他,參加臺大天文社,大四下還遠從臺北跑到阿里山、墾丁四處去拍照,閒暇時便蒐集有設計性,難度高的樂高玩具積木,現在則靠平時走路健身。2022年底卸下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期刊總主編重擔,與在微信、FB、Line的同窗好友聯繫感情,未來規劃在生活上,放慢腳步,控制好三高,保持身體健康,向高齡96歲還靈活地在高爾夫球場上揮桿打球的父親看齊。Art editor Img

2017 IEEE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會議大會總主席

2017亞馬遜機器人挑戰賽揀物冠軍(左一站立為陳義明教授)

█  2019香港建造業議會國際創新首獎頒獎TransformaRobotics(右三為陳義明教授)

█  2022美國矽谷與台大同學重聚(右二為陳義明教授)

█  陳義明教授全家福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