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沁涵系友
我是機械研究所R06級的畢業系友賴沁涵,在台大時,在李志中老師的機器與機電設計實驗室做研究。這次很高興有此機會可以向學弟妹分享我在德國攻讀斯圖加特大學 (University of Stuttgart)的英文碩士學程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Material and Structure (COMMAS)的經驗,希望這些心得能夠給有意前往德國求學的人提供一些幫助,同時讓大家對於德國的研究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學校與學程簡介
首先,我想先稍微介紹斯圖加特大學及COMMAS學程。斯圖加特大學位於德國第六大城市斯圖加特,是德國理工大學九校聯盟(TU9)成員之一。德國幾個著名的企業總部如Mercedes-Benz、Porsche、Bosch都位於這座城市。而我讀的COMMAS學程是關於材料和結構的數值模擬,課程安排大多為理論居多,機械系常見的有限元素分析軟體例如Ansys、Abaqus等背後所使用的理論及程式設計概念是該學程的主要內容。學生組成大多來自機械、土木與航太科系。由於是英文學程,上課與考試都是使用英文,同學也都是外籍生。以下心得是我個人感想,雖然內容有與一些就讀同校德文學程的台灣學生討論,但德國各大學的學風與個人境遇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我的心得僅供參考。如果想了解更多德國大學的學風和學生生活,建議多方面收集資訊和聆聽不同人的觀點。
自由探索並擁有自己的學習步調
與在台灣的學習環境相比,在德國讀書給我感受最大的不同是學校及社會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度去探索以及擁有自己的學習步調。舉例來說,在德國不論碩士或學士,選擇準時畢業的學生佔非常少數。有可能是德國產業重視實務經驗,再加上讀書免學費的關係,很多學生會選擇一到兩個學期離開學校進到公司實習,或者出國交換。有些人也或許只是單純想花時間在其他事物上,一學期只修少數的課程註1,都是很常見的。在台灣,選擇延畢的學生通常會承受更大的壓力,或者會為了避免延畢而將課程跟研究時間排得很滿。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多樣化的課程選擇。以我的學程為例,畢業門檻為7門基本的必修課、54學分的選修課(一門課通常為3或6學分)以及碩士論文。其中的選修課有近60門來自不同系所開的課可選,且若學生看到有興趣的課程但不在選修課名單內,也可以申請並經過系內審核成為選修學分。這樣的制度給我很大的選擇空間,再加上課程與考試分開註冊的關係,我在學期初可以先聽所有有興趣的課,再慢慢篩選出適合自己的課(其實很常會有課名與實際內容有落差的問題)。在最後一學期的碩論中,因為當初選的很多課跟論文題目是同一個方向,所以很幸運能夠運用其中好幾門課所學的內容或技能來完成研究。
找到自己的步調與方向
擁有很大的自由度及步調來學習雖然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也有很多學生因此受苦。因為考試全部集中在期末,整個學期不會有作業及讀書的壓力,再加上德國的假期不少,如果沒有足夠的自制力,真的很容易變成考試前抱佛腳。而我個人的經驗,很多課的期末考試涵蓋範圍廣、題型變化大、計算量大,如果對該科目掌握度不夠,很難拿到高分。而選課自由度高也容易讓學生無所適從或傾向選擇簡單拿分的科目,對未來不見得有幫助。面對這些容易遇到的問題,我的解決方式是盡可能探索自己有興趣的方向(旁聽各系所的課、多參加活動或展覽、做學生工註2),培養自己在這個方向所需的技能與資源(修課、小論文、學生工、實習),及早開始安排自己的學習計畫與目標並保持彈性。
在來德國以前,我也曾有目標要準時兩年畢業。我在第一學期把所有必修及德文課考完,結果讓自己整個學期壓力很大,過得很不開心(當時在新冠疫情高峰,學校活動都暫停,也不常出門)。解封後開始有機會接觸德國或國際學生,慢慢感受到這邊不同的學習氛圍,遇見不同學生看待學習這件事。於是我第二年的課表不像以前塞那麼滿,每門課有足夠時間複習,且多更多時間去學德文、參加活動、旅遊。雖然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畢業,但我覺得非常值得。
結語
最後,我想說 (或許也很多出過國的同學都會說): 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每個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在台灣,常常聽到大家喜歡批評華人或台灣的教育方式,但我不覺得這只是台灣的問題。在德國,就算不是台灣人或華人也有很多人面臨學習的問題。在學習這條路上,沒有任何一條路是好走的,別人已經走過的路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在台灣或在外國學習都各有好壞,期許學弟妹能在未來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網路上關於COMMAS學程的資訊不多,但這次介紹篇幅有限,如有學弟妹對這領域研究有興趣,歡迎在LinkedIn上與我聯繫詢問更多資訊。
系友簡介:
賴沁涵
2019台大機械系碩士畢業
2023 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y of Stuttgart) COMMAS碩士學程畢業
現於RIB GmbH擔任軟體開發工程師
註1: 在我們學校,上課與考試是分開註冊的,且沒有最低學分限制(意旨可以整學期都沒安排考試,但碩士最多可讀8個學期)。通常上課表現與期末成績完全無關,也沒有算分的作業(有少數例外)。期末考試成績就是該科成績,等於一試定生死,所以學生要對該科目整學期的內容有把握再註冊考試。如果該科被當就必須要下學期重考至及格,不及格至一定次數會被退學。
註2: 在德國學校各系所及企業會釋出很多給學生的工作機會,大多以時薪計算。工作難易度通常不高,且由於是短期工作,與所學相關又不會占用太多上課時間,對於還沒找到方向的學生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例如我做過一份短期學生工是整理各種混凝土長期形變的資料庫,工作內容雖然不是很複雜,但可以以此了解該實驗室的研究內容,看他們如何利用這些資料預測幾百幾千年後的狀態,以及會對核廢的最終儲存有何影響,是一個非常值得的體驗。計畫介紹: https://www.inm.uni-stuttgart.de/research_nonlinear_mechanics/project_hinze_schmidt_proverb/
德國的四季

█ 春

█ 夏

█ 秋

█ 冬






█ 德國的食物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