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張席郕同學
這學期每個禮拜三中午為工學院英語小聚的時間,第一週因為好奇且抱著練習英文口說的心態去參加了此活動。沒想到,去過第一次後便愛上了英語小聚。不久後我便在這學期每週三的英語小聚都先占了一個名額。

█ 很多同學一起來討論,擴增了不同的思維
融洽的交流環境
參與工學院英語小聚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融洽的交流環境與非常友好的聊天分享氛圍。活動前,老師會播放令人愉悅的背景音樂,讓我們能在舒服的心情下用餐,而每次活動中,林以凡老師都能夠巧妙地引導討論,讓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們能夠毫無障礙地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發現,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不僅能夠更自信地表達自己,也更加願意聆聽他人的觀點,這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使得每次的交流都充滿了活力和意義。
雖然最初對以非母語進行交流感到有些不安,但林老師的指導和支持性的環境使參與者們都充滿了自信。無論是討論愛好的重要性(Are hobbies important?),有效學習的策略(How to study better),還是應對壓力的方法(how to deal with stress),每次活動都鼓勵積極參與,並促進個人成長。這肯定是我第一次參加就愛上英語小聚的最主要原因。

█ 交換紙條問題討論
多元的主題內容
英語小聚活動的主題內容十分豐富多樣,每週都提供了新奇有趣的話題。從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Healthy Lifestyle)」到跨文化交流的「給小費文化(Tipping Culture)」,每次的討論都讓我眼界大開,收穫滿滿。這些主題既有實用性又具有趣味性,讓我們能夠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和交流,同時也增進了我對不同文化和領域的了解。老師會藉由網路上的短片與一些互動小遊戲(如:賓果遊戲、問卷測驗)幫助我們更加瞭解討論的主題。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主題是Snack Attack。光聽名字根本猜不出內容是什麼,是被零食攻擊嗎? 還是拿零食去攻擊別人? 活動中老師邀請我們觀看了一部短片,短片中並沒有任何的語言文字,只有一些動作與表情的傳達。一位老奶奶誤以為她旁邊的在玩遊戲的年輕人吃了她的餅乾,但其實是那位年輕人剛好買了同樣的餅乾,而老奶奶的餅乾還安好地方放在她的包包裡。故事主要傳達出「一件事情有錯的不一定是別人,可能要先檢討自己。」這個概念能應用在許多日常生活的例子中。

█ 認識到不同系的同學,他們的觀點截然不同,非常有趣
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參與英語小聚活動不僅讓我認識了新朋友,也大大提升了我的英語口語能力。在每次的討論中,我都不斷地挑戰自己,嘗試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積極地參與討論。林以凡老師不僅會給予我們建議和指導,還會提供寶貴的語言技巧和表達方式,這些都對我在英語溝通方面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之外,在每次與全部同學的分享環節也提高了我在即興英語的演講勇氣。之前我不太敢在一大群人面前說英語,但在經過無數次英語小聚的練習後,我相信現在的我能在眾人面前有自信的以全英語演講了。

█ 賓果遊戲,回答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每次參加工學院的英語小聚活動都是非常有意義且寶貴的經歷。從引人入勝的討論到技巧嫻熟的語言練習,在這裡,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提升了自己的英語能力,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感激有機會參加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並期待著在英語能力上不斷進步的旅程,也期待著未來能夠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 


█ 林老師到每個小組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