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系友/教師園地

人生是不斷地探索自我

B99/R03陳于壹系友

 

    我是機械系B99校友陳于壹,我的職涯從工程師轉換到商管跑道,目前即將從西北大學MBA凱洛格商業管理學院畢業,之後將到灣區的科技公司擔任產品專案經理。很高興能有機會分享從工程學院轉修商學院的經驗。希望這能夠幫助到也想要探索職涯不同可能性的學弟妹們。

 

西北大學商學院


    商學院基本可以廣分為Master of Management、MBAEMBAMaster of Management是大家所熟知的商研所,即在大學畢業後不用特別多工作經驗就可以考試+面試錄取,主要著重修課與研究,MBA則是需要至少3-5年的工作經驗並加上考試與面試去做申請,EMBA通常是已經在業界超過10年並回校進修與增廣人脈的學程。在臺灣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商研所與EMBA,而在美國較流行的是MBA學程。


    MBA學程是介在兩者之間,所以涵蓋較廣,包含了增廣人脈、修課、職涯探索。超過95%的人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並來自各行各業,大部分的人都是來尋求職涯轉換跑道,與大家迷思的只來增廣人脈不同。


    許多人可能將西北商學院連接到顧問業或者行銷領域。然而,在過去十年中,隨著科技行業的迅速發展,西北商學院也一直在積極轉型,大力增強其在科技領域的資源和規劃。現在,每年約有25-30%的畢業生選擇投身科技行業,僅次於管理顧問行業,成為畢業生們的第二大就業方向。西北商學院同時重視實踐,倡導「邊做邊學」的體驗式學習。學校提供許多讓學生創造和測試新技術的機會,例如商業計劃比賽、實驗室、與企業合作商業專案等,學生會廣泛參與其中,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在實踐中學習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合作性團隊精神」也是我們的文化根源,西北商學院是第一個將團隊合作列為MBA學習核心部分的商學院,它希望創造出一個在各個方面都相互支持、合作的社區。學生在校兩年期間大約要參加200個小組討論,每一個學生都要給其他小組成員打分並彙報給教授。培養出來的學生被認為是開朗的且具有團隊精神,有著很好的情商和優秀的溝通協作能力。

 

探索不同的職涯跑道


    我非常鼓勵學弟妹趁著大學期間多加探索自己的興趣,並可以時常反思自己個性未來適合怎樣的工作、喜歡怎樣的工作、會擅長怎樣的工作。機械系的必修課程不但可以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也能提升挫折容忍力(對於不是這麼聰明的我來說)。大學期間即使對於未來是否要從事機械相關工作有所疑慮,我還是盡可能地努力學習每門課程,嘗試讓自己的成績維持在系上前1/3。課餘期間可以多參與不同系所辦的營隊來探索職涯不同的可能性,我記得我參加了國企系的國商營和財金系的財管營,這幫助我瞭解了兩個不同系所未來的就業方向,也讓我更進一步反思自己是不是能夠進入非工程的領域。在工作幾年後即決定轉換跑道至較需要協作組織能力的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工作,因為我發現我的熱情在於與不同組織的人合作以及比較喜歡做投影片和報告。


    大學畢業與第一份工作不是人生目標,而是一個「專業人士」的培養過程(專業人士代表著你能夠在該領域發光發熱,並提供獨到見解)。生涯三元素:熱情、性格、能力,你有幾項跟想要的工作符合?也要等工作過了才知道,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不要在第一份工作長待超過5年,也要時常反思自己現在的崗位是不是一成不變,檢討該如何改變不是這麼滿意的現狀。切記,不要停止探索,不要停止努力,沒有停滯不前的藉口。

 

作者簡介:

    2014年於台大機械系學士畢業,加入莊嘉揚教授實驗室,2016年畢業後在艾司摩爾與惠普企業服務過,2022年入學西北大學商學院,現為矽谷科技公司專案經理。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西北大學MBA系館

 

Art editor Img
MBA課堂後合影(作者為前排二中間)

Art editor Img
台灣夜(作者為中間黃衣服)

Art editor Img
參加印度同學們Bollywood Bash活動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