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劍清教授紀念特刊

紀念文章

致我的恩師馬老師 莊國志

莊國志系友

 

    我在找馬老師攻讀博士學位之前是在機械系的其他組,雖然跟的也是極為優秀的老師,在研究過程中對固體力學產生了興趣,加上從謝淑華老師和學姐那裡聽到了馬老師的研究方向和指導學生的風格,萌生了轉換指導教授的想法,最終下定決心前去請教馬老師是否接納我成為他的學生。由於極為期待得到馬老師的指導,我個人到現在都認為那是我這一生中最困難的拜訪之一,困難的原因是我不知道要如何和馬老師說第一句話,要如何解釋為什麼我要離開原來的實驗室,以及馬老師會如何看待我?記得在找馬老師的前一刻,我坐在工綜館六樓到七樓的樓梯之間至少半小時,左思右想該如何開口,要說什麼等等。。。最後終於深呼吸鼓起勇氣敲了馬老師的門,馬老師讓我坐下,我用略微發抖的口吻敘說我想得到馬老師指導的理由,馬老師中間沒有說一句話,就這麼耐心的聽我現在看來應該是毫無組織的說明。隨後,他告訴我他實驗室的情況,要我先回去再考慮一個星期,他說如果一個星期後我還是這麼想,他會幫我和原來的指導教授說,從那一刻起 ,我一生的命運徹底改變了,馬老師是這麼的嚴謹,做事這麼的沉穩,溫文儒雅,原本我以為是一個當下可以是好或不好的一個會面,變成是我從馬老師身上學到的第一個寶貴的一課。


    讀博初期,馬老師提供我充分的研究資源,也給我極大的自主研究空間,我很享受在馬老師指導下的研究環境,我花了很多時間打好相關的實驗基礎,但是整體來說我的進展是緩慢的,馬老師卻從來沒有給我時間上的壓力或指責我。然而,沒有記錯的話,在我還沒有明確成果的博三暑假某一天,馬老師“突然”給了我第一個“壓力”,他要我在年底的力學研討會上投稿並且做報告。要知道當時我並沒有明確的研究成果,現在想起來可見馬老師是多有耐心以及多麼的信任我,為了完成這個突然下達的任務,那個暑假我以極高的效率實現了博士研究中最重要的實驗,在示波器上看到了第一個滿意的結果後,我興高采烈地走上六樓,也不管馬老師正在忙什麼,大膽的請馬老師放下手邊的工作下來四樓看我的實驗結果,老師下來了,他看了實驗結果後依然很沉穩內斂的說,很好,就這樣繼續下去。此後,研究就順利了,那一個研討會任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可以看出馬老師雖然不常將進度掛在嘴邊,心中是很清楚要如何給學生安排機會以及如何在合適的時機下督促與幫助學生的。讀博期間我熱愛英語學習,有一次我在實驗室內部的報告中故意用英文報告,馬老師問我的英文為什麼這麼好(我想他的意思是我居然可以用英文報告),我告訴他我請了一個美國人教我口語,然後馬老師說,我支持你,接下來可以聘請他教你如何寫作與修改,可以說我後來寫國際期刊文章的能力都是在馬老師那時候的支持下打下的基礎。


    我畢業後繼續在馬老師實驗室做博士後,有一次泰國普吉島有一個國際研討會,馬老師要我去報告,我請了一個泰國人幫我訂旅館,也請旅館安排人來機場接我,結果,當天泰國有暴風雨,飛機多盤旋了兩個小時才落地,出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預定接我的人早已離開,我又沒帶旅館地址根本不知道我是住哪裡,還好遇到應力所的吳教授,他帶我去會場找馬老師,當晚馬老師大方的讓我和他同住一個房間,解決了我第一次國際研討會的尷尬。博士後期間的某一天,博士口試委員之一的老師問馬老師要不要讓我和他一起前往大陸的浙江大學建立實驗室,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就答應了,原因更多的是感謝馬老師的信任,馬老師也告訴我要如何做好研究,並在我在浙大任教的初期給我很多幫助。這幾年下來,我在浙江大學積極工作,帶了不少優秀的學生,每三個月我會有一次由我自己對學生報告的 group meeting,我每一次都會提到上面說到的在學術有進展的時候請馬老師看實驗結果的故事,研討會的故事,馬老師的研究,以及馬老師的名言“多看一眼”來勉勵他們,雖然大陸的學生沒有親眼看到馬老師,馬老師算是他們的學術偶像了。可以說馬老師除了是我的恩師,也是我的貴人。

 

    馬老師一直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的關心我,雖然離開台大這麼多年,每次和馬老師通電話聽到的老師的第一聲就感受到溫暖,感受到關愛,感受到熱情,幾年前我正在寫一本和波動相關的書,老師知道後特別準備了一疊研究資料送給我,不誇張的說,沒有馬老師,那本書除了不可能啟動,也不可能完成的,全書最有學術價值的部分就是馬老師提供的那一疊資料。。。


    除了學術上,馬老師的家庭關係也是我的榜樣,馬老師和師母之間的相處琴瑟和鳴,馬老師非常愛他們的孩子,這都影響到我自己的家庭生活。雖然我寫了那麼多,我其實不擅長不會寫文章,一開始也不知道如何寫,寫什麼,但是剛剛在寫作過程中居然哭了,哭得很徹底,哭得無法自拔,好幸運認識馬老師,我的淚水讓我知道我原來是如此的捨不得,對馬老師除了尊敬還有無法言語的愛,真的很愛馬老師,很想念馬老師。。。Art editor Img

 

莊國志 敬述 2024/7/22

作者:莊國志
馬教授博士班的指導學生 畢業於 2008 年

 

拍攝於 20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