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馬劍清教授紀念特刊

紀念文章

馬老師追思文 蘇于琪

成大土木 蘇于琪教授

 

    碩一的時候,我跟馬老師說想做理論,老師想了一個題目給我,我跟他說我沒興趣,後來老師又想了另一個題目,同時給我資料,我回去看了看又跟老師說我要別的,會動的,多一點數學的那種,現在想想我那時候真的是一個很討厭的學生,但是馬老師都沒有對我生氣,他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過了一陣子他把我叫去,跟我說他在應力所聽了鮑亦興院士的演講,他也有一套理論,套到結構上應該可以做,而且這個題目跟我大學的土木背景很適合。我就這樣做到自己喜歡的題目。但這個題目我執行到一半做不出來,很想哭,老師看到之後,又跟我說沒關係,我們就試試看,不行就做到這裡為止,沒有關係的。

 

    後來這篇碩士論文馬老師幫我拿去投稿得獎了,我心裡得意到不行,覺得自己很厲害,後來念博士班的時候才知道,是老師想到的方法厲害,跟執行的是哪一位碩士生沒有太大的關係。但馬老師為了鼓勵我,從來沒有提及自己的功勞,反而和我說,我看妳對做研究就很有興趣,妳很適合,還有妳再放鬆一點,有空時多和同學聊聊天。

 

    碩二那年我母親意外過世,馬老師帶實驗室的全體學生一起參加我媽媽的告別式,老師獻花的那一幕我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在準備畢業的過程中,馬老師還跟我說,忙家裡的事沒有關係,研究有空再做就好。後來又怕我要準備出國沒有錢,馬老師又拿自己的國科會計畫,讓我在研究室做了全職的研究助理。

 

    博士班我念得不順利,對自己失去信心,馬老師發現怎麼鼓勵我拿出勇氣找教職都沒有用,又寫信問我要不要回實驗室做博士後,我們之後再看情況一起想辦法,雖然我最後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到業界工作,但其實我真的很感動。之後我離開業界,要轉職申請成大的教職,馬老師也是第一時間就寫好了推薦信。在我剛進成大時,老師又在擔任口委的前一天提早來台南,看我的辦公室,和我吃晚餐,問我有沒有需不需要幫忙的地方。

 

    四年前馬老師辦了博士班學生的終身保固實驗技術傳承,我在群組裡不好意思說我也想參加,想說我只是老師的碩士生。但老師真的很細心,請學長和我說,老師有交代群組看到的人都可以參加喔,於是我就很開心地加入了。加入以後我發現這些技術對我來說太難了,因為我連PVDF都不會黏,馬老師又讓我單獨加選了幼幼班的PVDF黏貼,還幫我們照相留念。

 

    到成大不久,我帶到一個難帶的學生,心裡很生氣不想讓步,馬老師聽完我的抱怨後,溫和地和我說,要給學生台階下,然後告訴我細部要怎麼做、怎麼退讓,讓學生做他可以做的。我想到以前老師就是這樣包容我的。

 

    從碩士班成為老師的學生開始,不管是母親的過世、對未來的迷茫,馬老師總是默默出現在我最需要的地方,陪伴我走過人生的高山低谷,他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老師,也是一個安定的力量。經營一間這麼大間的實驗室,馬老師卻能在乎每一個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和師母把我們每個人都照顧得好好的,我們真的非常敬愛他,非常感謝他。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和馬老師在實驗室中合照

Art editor Img

和馬老師在餐廳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