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劉建豪副主任
臺大機械獨立系館經由歷屆主任、同仁、系友與各界熱心人士幫助與努力之下,於2024年新館落成且進行全系搬遷大工程,整個過程耗費許多人力進行盤點與報廢歷年財產,相當不容易;而辛苦的汗水也迎來一個嶄新的機械系館(宗倬章館)與工學博物館,館舍主要包含一樓的教學教室、中大型演講廳、多媒體互動之未來教室、以及地下一樓之全方位教學場域(實作與量測)與教師研究室等空間。本系希望透過全新的優質環境推廣本系與凝聚系友的感情,因此短短半年時間,先後舉辦了臺灣智慧型機器人研討會(ARIS2024)、先進機構及機器技術國際會議(CSMMT2024)、2024臺美國際無人載具科技及應用論壇與自動化科技國際研討會(Automation 2024)等四個研討會,人數從100多人至300多人不等,並且搭配工學博物館場地進行展覽與參訪。
「自動化領域」是臺灣中小企業長期發展且成熟的技術,然而,在國際的強勢競爭與產業快速變化下,也面臨到產業升級與創新技術的挑戰與壓力。隨著國際產業發展趨勢,近年來導入工業4.0與智慧工廠概念,加上臺灣半導體設備需求遽增,對於臺灣自動化產業發展是一個絕佳的契機,此外,AI人工智慧技術日星月異,預期結合現有成熟自動化技術與導入人工智慧勢必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因此,本系與臺灣科技大學、中華民國自動化科技學會合作,共同舉辦2024自動化科技國際研討會暨112年度自動化學門成果發表會,兼2024智慧製造跨領域整合人才培育聯盟計畫暨PBL聯合發表競賽,大會由本系莊嘉揚特聘教授/主任與郭重顯教授共同主持,於2024/11/22-24在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館舉行(如圖一所示),報到處與廠商攤位安排設置於一樓區域。
本次會議以AI-Powered Automation為主軸,邀請國內外學者與產業界專家,通過25場特別議程與4場主題演講,探討國際前瞻技術與自動化未來發展趨勢,針對目前自動化領域熱門議題,包含智慧製造、數位孿生技術、AI驅動前瞻機器人、AR/VR虛擬工廠與物聯網等進行探討與交流。除了專業學術論文的發表外,本次會議也邀請國內自動化著名廠商與舉辦產業推廣論壇,希望建立一個學術與自動化產業界交流的平臺,自動化產業發展需要學術界與產業界密切地合作與交流,達到理論與實務的有效整合,並且培育優秀人才進入自動化領域,減少學術與產業間的人才落差與少子化缺工的問題

█ 左上:會議入口,右上:臺大機械系館外觀,下: 會議報到處
本次研討會邀請四位國際自動化領域與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於成志國際演講廳(大型演講廳有300個座位)進行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國際前瞻技術與自動化未來發展趨勢。本次會議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機械系特聘教授、現任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Masayoshi Tomizuka,介紹前瞻機器人控制及分享其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會後,演講者都一致對演講廳環境表示高度讚賞,認為非常適合舉辦大型學術活動與論壇,也表達未來有機會希望再次參訪的意願。

█ 左上:開幕活動合照,Plenary Speeches右上:Prof. Masayoshi Tomizuka,左下: Prof. Byung-Guk Jun,中下: Wen-Yuh Jywe,右下: Prof. Chin-Teng Lin
本次會議的一般演講與特別議程,於館舍教學教室與研討室同時進行,如圖三所示。除了教室與演講廳外,機械館也提供寬廣的廊道環境,作為海報展示場所與PBL聯合發表競賽場地,如圖三下所示。

█ 左上: 會議照片 右上:會議照片,左下: 一樓海報區,右下: 地下室海報區
本次會議邀請多家自動化相關產業廠商參展設置攤位,並且於繡山演講廳(如圖四所示)進行產業宣傳活動,包含曾於2023年獲得台積電頒發的「最佳量產支援獎」知名半導體封裝設備商志聖電子公司,以及新創企業宏智生醫公司,該公司榮獲2024年傑出生技產業獎之年度產業創新獎。本次會議主要是希望提供學術與產業界的交流平台,達到理論與實務的有效整合,並培育年輕工程師投入相關產業,與會的學生對於推廣的兩家公司表現出濃厚興趣,會後積極詢問有關實習與面試等相關問題。繡山演講廳為一座中型演講廳,能夠容納200人次,平時主要用於課程教學,也非常適合舉辦中小型演講與各式論壇,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對外推廣空間,提升場地使用率。

█ 企業推廣會。左:志聖電子公司,右:宏智生醫公司
本次晚宴於臺北福華飯店舉行(圖五),並於臺北金色三麥京站店舉辦歡迎會。不同於一般研討會晚宴單純提供音樂性表演,本次晚宴特別邀請本校社團進行另類表演,包含火舞社準備的光舞表演與踢踏舞社進行五段踢踏舞演出。這些別開生面的表演讓許多外國學者及與會人士留下深刻印象,許多人紛紛拿起手機錄影留念,這也是本人參加過的研討會中,極具特色的演出,令人難以忘懷。

█ 左上:臺北福華飯店舉辦晚宴,右上:臺北金色三麥京站店歡迎會,左下: 晚宴頒獎,右下: 晚宴學生社團表演
本次研討會非常幸運,在會議期間能夠為與會者提供參觀工學博物館的機會(如圖六所示)。工學博物館的前身為1943 年的機械舊館(昔稱工學部),歷經 80 年歲月依然巍峨挺立,此次隨著建設機械館同時翻修動工,以嶄新樣貌迎接社會大眾,2024年11月14日特展隆重開幕,以M.E. 兩字貫穿「傳承」、「重生」與「超越」三大主題,展示臺大機械系的歷史脈絡、課程展示與教師研究成果,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國內外系友與外界人士參訪,並留下深刻印象。工學博物館於開幕前還特別提供ARIS2024 與臺美國際無人載具論壇場地,舉辦餐會活動。作為臺大機械系的重要一環,工學博物館肩負推廣與傳承的使命,並於2025年籌畫迎接80周年工學院院慶常設展開幕,配合著亞洲頂大工學院院長論壇在臺大主辦,期能促進學術交流,進一步提昇臺灣工程領域於國際的能見度。

█ 左上:工學博物館外觀,右上:ME特展,左下: 研討會與會者合照,右下: 臺大機械系自製輕航機照片
本次會議非常榮幸能夠在臺大機械系全新的館舍舉辦,整體環境與教學研究空間讓與會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透過全系師生與職員同仁的共同參與,不僅凝聚了機械系的向心力,也向外展示機械系館全新的面貌,館舍兼具傳承歷史與未來發展的使命,致力於實現長期永續經營,為機械系創造更美好的前景。
█ Automation 2024 回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