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系友/教師園地

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黃育熙教授榮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感言

黃育熙教授

    本系黃育熙教授及楊士進教授榮獲科技部108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是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由科技部主動遴選年齡在42歲以下之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研究表現優異者頒予獎項。

Art editor Img

電子報教師園地特邀黃育熙教授發表得獎感言:

 

    謝謝臺大電子報提供機會,除了科技部得獎專刊之外可以給予個人表達感謝與祝福。

    感謝科技部、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中國鋼鐵公司、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等各級單位的長期補助支持,除了感謝許多學術界前輩的培育之恩,也特別感謝機械固力學門的先進與朋友給予獲獎的肯定。我個人的生涯歷程當然最需要感謝馬劍清教授在我博士學習過程的啟蒙,馬老師是典範中的經典,除了教導我學術研究的深遠長之外,更是待人處事的模範,馬老師也啟發我在固體力學的興趣與研究的熱情,他總是能循循善誘的引導所有學生走向最適合的道路,一直到我自己當了老師要教育學生研究學習,也都遵循著馬老師因材施教的路線。
    研究教學的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早期初任教職時先擔任了專案助理教授,初期在不確定感極強的狀況下,戰戰兢兢的走上這一條路,有幸獲得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固力設計組的聘任,得以有了舞台可以好好表現,特別感謝曾經幫助我的前輩與同事。其中,臺科大機械趙振綱教授的信任與支援,讓我看到了氣度不凡的領導者的風範,也讓我學習到如何經由充分授權與寬容領導方法可以成就更大的目標,拓展了我的研究領域並學習如何展開研究新頁的方法。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理論研究模型如何結合應用開發,因此我的研究方向特別重視具理論背景的實現發展,也很高興身在充滿資源的環境(臺大與臺科大)進行研究發展,除了具有足夠的經費與空間之外,最重要的是有整個研究團隊的支援。包含我自己指導的學生們可以把我的研究想法發揮的淋漓盡致之外,馬老師與趙老師團隊的學生們、以及學長姐與學弟妹都可以無私的交流付出,將研究領域的知識領域繼續擴展。另外也很開心共同合作研究題目的老師們,可以陪我一起嘗試天馬行空的想法,尤其感謝臺科大林紀穎老師與虎尾科大許清閔老師,使我的研究再走向質量兼具的另一個方向。對於多家產業合作廠商的經費支援與技術交流,讓專業知識有了出口與連結,更是難能可貴的機緣,使得研究與教學可有更大的相互回饋。

    最後要感謝的是太太與家人對我的支持與體諒,除了父母支持我走上學術的道路之外,岳父母盡心盡力的照顧一家,有堅強的後盾讓我無後顧之憂,才能讓我得以專注研究並自我提升!每每看到太太凱蘭開心的笑顏與兒女珞韶、珞恩可愛的模樣,所有辛苦都煙消雲散了。
Art editor Img
 

個人研究歷程與勉勵同學的話

 

    個人研究領域由固體力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壓電材料與壓電力學的振動分析為起始點,再由教學課程、研究合作、與業界接軌漸深漸廣,由於踏入教職後,迫切希望可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在研究方向上,因而走向感測器與致動器的開發,並且在先進技術運用智慧型材料與結構的力學分析方法。若可說有一番成績該歸功於學士、碩士、博士三階段於臺大機械所培養出來的能力,並且由科技部補助千里馬出國於密西根大學機械系王光偉教授實驗室增長見識,並與潘晫教授交流研究想法皆影響本人甚鉅。
    後來服務於臺灣科技大學特別重視產學接軌需廣泛應用專於與產業問題,前後與中鋼進行破壞與軋延研究主題、群創光電進行光學與應力研究交流、原能會與核研所進行應力分析與缺陷量測、醫用霧化器廠商研究霧化機制、聲學廠商鑽研聲振特性、科技廠商進行衝擊與振動分析問題等等,希望逐步縮小產學落差並培育具實務結合理論的學生可直接投入臺灣的產學研領域。
    個人在教學研究所中的實驗應力分析的課程具教學相長的成效,以及在洪光民老師的協助之下,逐步開拓了更廣的實驗力學的領域,另由碁石課程(Capstone)與動力學等開始應用機電整合技術,馬來亞大學研究團隊(Advance Shock and Vibration Research Group)的合作使壓電能量擷取研究主題有了新的發展,林紀穎老師(本系系友,目前為臺科機械控制組教授)的合作使我的研究在控制領域與機電整合開始新穎的應用,許清閔老師的支援也使我在流固振動耦合可兼具學理與實驗基礎,韓國昌原大學的Prof. Jaesun Lee於積層製造的合作又可再結合超音波波導檢測的結構健康研究領域。以上基於我與我的研究團隊由固體力學深入的背景出發,也顯示跨領域研究的必要始得以開發新的研究方向,除了感謝合作對象的大力分享,在在處處皆顯示肯付出必有所得。

    由個人的歷程想要勉勵同學的地方,主要分成以下幾點:
一、持續學習:世界變動得太快,我個人大學部與碩博士階段分別修得164學分與71學分,這些課程知識看似不會馬上用上,但其實都在後續的研究中逐漸遇到其背景知識,而透過不斷的學習,傳統的學問也會有新的研究議題需要解決,深厚的背景是需要長時間逐漸培養這些基本能力。

二、危機就是轉機:困苦中會激發出個人的極限能力,當我脫離了本來資源豐沛的馬劍清老師的破壞實驗室前往美國與工作等不同單位,就必須思考如何善用思考與觀察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天生的不公平在各處都存在,危機當下激發出來的鬥志,並運用過去培育的深厚背景結合長期所培養的知識觀點,將會長期受用。

三、效率為重:往往同學們視為待在實驗室或公司越久越有貢獻,但精深的研究領域則需個人發揮到最高的效率才是王道,如何善用時間分配至個人、工作與家庭,會是一輩子的課題,因為人生沒有選擇、只有取捨,有足夠的支援時就得發揮最高的效率來處理最重要的任務。

四、熱情與興趣是最大的動力:面對最為流行的議題不一定是個人所擅長的領域,唯有自己可以產生共鳴的領域才是足以長期發展的方向,藉由個人的興趣與熱情培養最厚實的基礎能力,有朝一日必定會有所用途,並且不論在研究、工作或生活,沒有熱情與興趣的支持都將無法長久。

五、真誠且開放心胸:不同的學者與專家都有相當獨特的個人觀點,期望大家以真誠的心互相分享,必會對互相有所得,並且常懷良善的心胸期望可靠自己的一點小貢獻,讓整個社會或是世界更加美好。

Art editor Img

點閱人數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