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機械系電子報

學生園地

學習觸角的延伸

大二陳政宏同學

 

    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我到漢翔公司發動機事業處參與為期12週的實習,主要為生產空軍戰機和飛彈使用的發動機。在漢翔實習的期間,因為是實習生,主要是以觀摩的角色,了解零件性能的測驗方式、發動機的組裝以及閱讀相關資料。然而,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能夠了解在工作中與他人相處的技巧、行業的生態、公司的管理制度等等。

 

智慧財產權概念的體現

 

    在工作環境與同事相處和在學校與同學相處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學校,教同學一道題目,當同學與其他人討論題目時,並不會刻意說是我教的,但是若是在職場中,為同事答疑解惑,同事與其他人在討論時,就一定會表示,是我提出的,以示對我的尊重,是智慧財產權概念的體現。

 

    在此次實習,我對台灣的航空工業生態也有一些了解。在發動機的部分,台灣的航空工業以製造為主,與美國、以色列合作,以獲得設計藍圖。從歐美國家購買航空材料,進行精密加工,利用從歐美國家購入的精密檢測機器,確保零件的穩定性。若生產空軍使用發動機,生產零件在台灣進行組裝,其餘民用發動機零件等,運送到國外進行發動機組裝。

 

    在發動機的發展方面,主要是由政府主導,運用在國防上,其他民間航空業公司,以外銷零件為主。然而,自從經國號軍用發動機的研發之後,已經停滯了幾十年,到最近因為中共的威脅,而重啟了發動機的發展,所以發動機的研究較缺乏,都是由美國提供技術支持。

 

    在公司的管理制度方面,與公司的企業文化有高度的相關性。在漢翔公司,因為其公司發展歷史,原為空軍的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後改隸屬為中研院,最後歸為經濟部管轄,並使其民間化,改名為漢翔公司。所以在人員配置上,有許多都是退役後的空軍軍人,而且其公司的結構也保有軍方的色彩。

 

窺探發動機世界:漢翔實習啟發未來之路

 

    我在此次實習也有參與一些實作,我認為特別難得,因為這些實作的機會只有就讀飛機維修科或擔任技師才有機會接觸,因為我未來發展的方向會比較接近研究、設計等方面,與實際的生產有比較大的差距,然而有這些經驗,未來執行時,會比較能理解並考量到量產的可行性。

 

    此次實習,我認為最可貴的經驗,還是能夠閱讀到發動機設計的相關書籍,從發動機結構到系統控制,了解特定的一款發動機,並結合現場實際的零件和組裝過程,對此款發動機有更深入的了解,為我開啟了發動機的大門。

 

    我認為實習經驗,可以了解行業的生態、未來發展,對個人未來的人生規劃有重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實習的經驗,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先了解、適應職場上的工作關係,我認為對未來進入職場有相當大的幫助。

 

    經過此次的實習經驗,我認為不一定要等到大三、大四再開始實習,因為不一定要以執行者的身分參與,也可以以觀摩者的身分參與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學到許多學校不會教的經驗,另外,實習的經歷,在未來學校申請、求職,都會給與相當大的肯定,所以我鼓勵有實習機會可以多多參與。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實習結束,與公司同仁合影留念(左七為作者)。背景為現今漢翔公司生產的發動機,為國軍勇鷹高級教練機使用

 

點閱人數網站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