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系B62級學士系友,現任緯創資通策略規劃副總經理
文◎袁蕙芸 / 圖◎王光宇副總經理提供
B62級系友王光宇目前擔任緯創資通策略規劃副總經理一職。畢業於臺南一中的他,大學時以第一志願進入臺大機械系。當時,大學錄取名額有限,競爭激烈,能夠進入臺大的同學,除了從小就認真讀書外,聰明才智更是他們的共通點。在臺大求學期間,機械系的課業負擔相當沉重。印象深刻的,除了金祖年老師以生動有趣的說故事方式上課,令人聽得津津有味外,還有總是將課排在星期六下午的林光中老師,及謝承裕、翁通楹等老師的嚴格標準。回想當時住在學校宿舍,每天只有在下午4點至6點才提供洗澡熱水。大家一看到工友開始燒水,就要趕緊拿著臉盆浴巾身隨其後。此外,宿舍規定夜間12點熄燈,唯一仍然亮著燈光的地方就是宿舍餐廳。每當期中或期末考時,餐廳總是可以見到各系的同學齊聚一堂趕作業、準備考試。念到告一段落已是凌晨一、兩點,連校門口的麵攤也都已打烊。有時同學們還很來勁騎自行車越過福和橋去吃碗熱騰騰的永和豆漿,同學間緊密的情感是他難以忘懷的回憶。畢業之後王副總先後到頗具學術聲望的Cornell及UC Berkeley大學深造,兩校菁英輩出,人才濟濟,但校風有別。Cornell是常春藤名校,對於大學部學生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因此來自外國的研究生也就相對的順帶沾光。UC Berkeley則因為是公立大學,照顧學生的預算有限,在選課、申請住宿等生活方面的資源都需要經過激烈競爭才能取得,與臺大非常相似。
職場考核只有零或一沒有半對
取得博士學位後1987-2004年間,他進入美國G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從工程師開始幹起。GE注重實務應用,不僅要進行研發工作,還需要頻繁的將自己的成果帶到工廠進行實際確認。他心存感謝這種實踐導向的工作方式給予了他很多訓練和發展機會。由於研發的範疇與飛機引擎相關,所以他必須常常飛往位於俄亥俄州的引擎製造工廠,參與各式零件的研發與製造。其中投入最深的就是用於波音777飛機的 GE90引擎。難以想像的是,該引擎的最大截面直徑竟然還稍大於737飛機的機身截面,都超過3.5公尺!根據空氣動力學理論,風扇葉片越大,推力性能就越好,所以現代的引擎開發趨勢都朝向尺寸最大化去做設計。然而,當引擎變得太大時,即使使用昂貴的鈦合金仍然會過重。因此,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複合材料。在當時用複合材料製造引擎葉片還是非常新穎的技術,沒有足夠的經驗值。即使團隊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但製程中還是遇到了無法控制的生產品質問題。工廠告知,每一個不良品的損失達到四萬美金!而一夕之間倉庫竟堆滿了品質不過關的次級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住在工廠,日以繼夜全力調查,測試不同的製程溫控、壓力等參數,找出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有學理基礎,還必須說服來自不同領域的同事以及要拍板決定的上層,提出合理的實驗規劃。在時間緊迫及高層頻頻關切的壓力下,需要快速但是有步驟的找到最適合的製程組合。這個know-how的反覆實踐經驗,讓他體會到在職場上,即便已取得博士學位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最終仍須將知識付諸行動,並在強大壓力下能夠引導團隊經由反覆討論獲得共識,才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也據此提出可以讓公司實現能獲利的途徑。他也因化解此次危機而受到主管的提升與拔擢。所以他提醒同學千萬不要怕弄髒手,唯有將理論與實作結合,才有成長進步的機會。除此之外,他更強調跨域的重要性。除了自身的專業之外,還需不同領域的思維技能,這樣的多元素,團隊合作才能創造綜效。而跨領域學習也是當時學校所較未重視的訓練方式。職場上的殘酷現實,就是即使再努力,但沒有達成任務的話,都會是枉然一場。這一點是年輕同學踏入社會前需要具備的心理建設。他特別提醒同學們,學校老師在閱卷時可以給半對的答案,但是職場上的考核經常只有零或一沒有半對!
比賽比的是說故事的能力
在產業界,他強調擁有專業技術的重要性。雖然在技術保密的情況下,公司可能擁有一時的競爭優勢。然而,一旦商品化後,新的競爭者可能利用逆向工程迅速將類似產品推向市場,導致公司原有的技術優勢面臨挑戰甚至逐漸失去競爭力。因此,他建議在產品問世後,不要固守舊有唯我獨尊思維,而是要隨著時代變化,靈活調整方向。在2004年至2016年期間,他轉任正崴精密(Foxlink)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為覺察到臺灣與美國產業環境存有差異,他並未盲目複製套用美國的經營模式。他首先為公司設立了RD Center研發中心,謹慎選擇,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他採用一條龍的商業模式,從開發客戶、產品設計、製作量產到品質管控,以確保整個供應鏈的順暢運作。透過在美國的職場歷練,他深刻理解滿足客戶需求的重要性,並強調要清楚了解競爭對手,明白自己獲得生意的優勢在哪裡,且尊重專業,創造產品的差異化,進而建立起公信力,提升自我評估判斷的價值。
「學生參加比賽,比的不是技術而是比說故事的能力」,他強調要養成表達能力,化繁為簡,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及方式讓對方理解。他傳承博士指導教授也是機械系前學長田長霖校長把故事融入課程中的技巧並運用到工作中。他記得有一次,高層難以對於單日量產75萬件成品有感,於是他舉例1條1公尺,75萬條就是750公里,從臺北工廠出發到屏東來回的距離就是一天產出的量的總長度,瞬間就可以被完全理解。他認為在求學時,總認為課程學習要導公式才算有深度有學問,然而,這樣的觀念有時會使我們忽略到事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深刻體會到教授如能在教學中講故事,將知識的精華融入生活體驗中,更能讓人能夠容易理解和記憶。這樣的啟發,至今也仍在工作與生活中發揮著深遠的影響。
工作穩定少變動,累積經驗,發揮影響力
繼在美國GE工作17年後,回到台灣在工業界也又服務了20年。他認為工作應保持穩定減少變動,才能有效累積經驗,發揮影響力。另外,要建立自己的團隊,更必須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才能提高士氣動員團隊。遇到困難時,要信守對客戶的承諾,全力滿足客戶需求。從失敗中汲取經驗,衝破難關之後自能贏得客戶信任,進而獲得持續的合作機會。面對大筆訂單更要審慎評估,也要妥善做好風險準備。此外,團隊是企業的重要資產,要懂得經營團隊,爭取資源與獎勵,鼓舞團隊士氣。尊重專業,用心傾聽,留住人才、精進專業技術、提升自我價值。
受到「機械為工業之母」的號召,大學聯考他選擇機械為第一志願。上電工課時,授課老師的是一位仍在讀博士班的外系講師,他殷殷叮嚀大家永遠不要從事薪水低工作難尋的軟體業。豈料,世代變遷,半導體躍為當紅產業,優渥高薪人人稱羨。讀機械系的同學的士氣也因此受到打擊,他鼓勵大家不要氣餒,機械製造、製程控制都是機械的範疇,要設法結合AI,積極跨域合作,廣泛開拓不同的未來方向。如果再選擇一次,他仍然會選擇機械系。機械領域加入了許多新元素,例如與電腦和人工智慧相關的知識,以及統計學的應用。統計在我們走出學校面對現實世界時變得尤為重要,因為現實世界中的各種變數都需要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其中的關鍵因素。2016年他進入緯創資通,主要檢視公司運作流程,提出改善建議。如今,在製造過程中所面對的的接合技術、檢驗和測試,都已跳脫了傳統電子業的鎖鎖螺絲而已。微小的裝置很可能受到雷射焊接或黏著劑等機械製程而影響品質或是產出速度,機械的角色只會變得更加關鍵。
聆聽溝通和人文素養 至關重要
閱歷豐富的王副總認為,人生就是要勇於嘗試不怕失敗。重視聆聽的意義在於理解客戶、老闆、同事甚至是伴侶的不同觀點,思考對方表達背後的意圖。尤其在與客戶互動時,要從對方角度出發,了解他們最在意的是什麼。而他在出國後才領悟到,除了我們所學的科學知識外,世界上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探索歷史等領域,對不同文化和人文素養都能有更深的體會。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溝通和人文素養變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在職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他認為,不單是科技和物質,人們需要有文化的底蘊,人文素養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常會影響是非對錯的判斷。
他想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多去探索本科以外的領域,培養多元的興趣。臺灣的教育體系相對缺乏對人文藝術的著墨,但他認為這對於人的成長至為重要。無論是藝術、歷史、音樂,都是可以豐富我們生活的養分和理解世界的素材。他希望年輕人不只專注於本科,還應涉獵更多領域,讓自己更全面發展。最後,他提醒大家要照顧好身體,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是一輩子的功課。人生很短,我們要有勇氣嘗試,不怕失敗,保持快樂的心情,尊重家人的感覺不要將工作的情緒帶回家,並不斷地與人建立深厚的友誼,這才是豐富人生的真諦。
█ 2005 台大校門口與陳復國教授全家(右一)
█ 2005 台大校園內鹿鳴館同學聚會(右前一)
█ 2005 淡水同學聚會(右後二)
█ 2010 台北市徐州路同學聚會(右後二)
█ 2013 日本北海道禮文島最北端
█ 2014 日本輕井澤 美國教堂前
█ 2014 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單車遊
█ 2015 加拿大落磯山公園沿 Parker Ridge Trail 登山兩小時即可遠眺冰河
█ 2015 台北士林區鄭成功廟和50年同學與室友張學啟夫婦(左二)
█ 2015 越南北部 Sapa 全家人與民宿屋主(左後一)
█ 2016 土耳其伊斯坦堡 Hagia Sophia Museum
█ 2017 加拿大磯山 Banff 國家公園登山3小時後下望露易絲湖
█ 2018 葡萄牙的 Cabo da Roca 歐洲大陸最西點
█ 2024 義大利西西里島Taormina
點閱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