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的話/ 系主任的話

焦點人物
 

薛興成董事長: 
努力和敬業是一定要的!

特別報導
  吳錫侃教授:
機械設計製造的基礎 就是材料!

本系動態
 

顏瑞和、謝淑華與尤春風
三教授送舊茶會

同濟大學師生來訪
搭起學術交流橋樑

本系上海行
與同濟汽車學院簽訂合作協議

新生家長參與踴躍
座談會互動熱絡

誠徵專任教師

學生園地
  機械創意競賽 卯足勁秀實力

赴名古屋取經 收穫滿行囊

腳踏車防鎖死煞車裝置之研究發表

期初烤雞宴 
凝聚系學會向心力

教師園地
 

新進教師詹魁元教授簡介

新進助教簡介

我該選什麼課?

系友園地
 

工學院需要您!請協助工綜新館興建

歡迎系友投稿或意見提供
聯絡方式meoffice@ntu.edu.tw


文圖◎黃麗妃
吳錫侃教授:機械設計製造的基礎 就是材料!

專訪1972級畢業系友,現任本系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
吳錫侃教授談及早年陸志鴻教授推動材料科學不遺餘力。
吳錫侃教授是機械工程學系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合聘教授,畢業於1972年,同一年畢業的同學目前包含吳教授在內,還有三位同為機械系的教授,持續為台灣培育新生代的機械人才,另兩位分別是黃秉鈞教授與范光照教授,這樣的巧合實屬難得啊!

追火車的孩子 努力向學出頭天
由於父親是小學老師,出生於嘉義新港的吳錫侃教授,其實是雲林北港人,上還有兄姐各一人,下還有一個妹妹,小時候的生活很單純,父親執教鞭,家中的管教多落在母親身上,母親對孩子們的要求除了生活上的常規,就是希望他們都能用功讀書,而小時候的吳教授就算是用功認命型的孩子,考上嘉義中學後,每天都要搭上六點零五分的台糖小火車到嘉義火車站,再由教官帶隊從嘉義火車站步行四十分鐘到達學校,那時,火車站裡有來自周邊鄉鎮的中學生、高中生,還有各校的教官,各校會有各自的集合地點,總是一字排開國中生在前、高中生在後,集合完畢後再由教官整隊帶隊步行到各校,可想見當時火車站的人聲鼎沸。吳教授笑說,也許因為那時多走路健身,無形中鍛練了健康的體魄,奠下了日後研究工作所需的體力。

跟著老師腳步 為材料科學出力
考上台大機械系,吳教授用「命中註定」和「命運」下了註解,回想當時的大學聯考都是依照分數填志願,因此分數到了就自然而然進了台大。這也許是這個年齡層考大學的共同經驗吧!

上了大學後的吳錫侃教授用功依舊,獲得多次書卷獎的肯定,當時曾任校長的陸志鴻教授回到工學院任教,正致力於材料科學的研究發展與教學,首先在大學部成立材料實驗室,是為全國第一個材料實驗室;並將工程材料學科列為大學部必修課;一九六六年,機械系成立碩士班,其中亦有一組是「材料組」;陸教授十分重視科學中文化,親手編寫了手刻本的中文教材,做為工程材料課的教科書,這也成為日後吳教授教學至今仍使用中文教科書的一大原因。陸志鴻教授推動材料科學不遺餘力,接著一九六八年成立中國材料科學學會,此學會舉辦學術研討,論文出版,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對提升國內材料科技水準具重要角色,也成為推動材料科學進步的重要推手。
早年材料實驗室也為政府把關,在許多重大工程的背後,從事各項材料檢測的工作,打從源頭為施工品質做第一道的守護,以符合各項檢測標準的材料進行施工,經過公正的學術研究單位掛保證,才得以施工驗收,直至近年民間檢驗設備日新月異,主動出擊的服務,材料實驗室代政府所做的檢驗工作才逐漸被取代。

█ 吳錫侃教授細數、介紹實驗室裡的器材設備。
由於陸志鴻教授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礦冶科,早年台大並沒有礦冶相關科系,但綜觀世界各國主要大學的工學院對於冶鍊的科學和技術研究都有專門的科系,而材料科學的前身便是礦冶科技,由於材料的發展快速,舉凡玻璃、陶磁、琺瑯,到電子材料都可納入,日後各校也因而陸續正名為材料科學等相關系名,台大則是到了一九八二年將材料組獨立為材料工程研究所,一九八七年成立博士班,到二○○一年,大學部正式成立材料系,第一年大學聯考排名第七,每一年的排名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年輕學子心目中熱門科系的選項之一。

賢內助擅打理 出國深造免擔憂
吳教授就在前校長陸志鴻教授的影響下,漸漸投入了材料科學的領域,在校成績優異的吳錫侃教授在服兵役前就確定考上了研究所,退伍後順理成章繼續深造,一九七六年取得碩士學位,並順利取得台大教職。累積多年教學資歷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隻身負笈求學,吳教授的妻子也是優秀的才女,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當時任職外商公司,為了讓吳教授心無旁騖專心地出國,妻子一肩扛起家裡大大小小的事,讓吳教授無後顧之憂,有了妻子作為強大的後盾,吳教授的深造之路順利許多,加上自身的教學研究經驗,讓吳教授的博士帽能在兩年就戴上,雖然是三十四歲才出國,但能在兩年內就取得博士學位,期間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六篇學術報告,對此優異的表現,他的指導教授還特地寫信給當時的工學院汪群從院長褒揚嘉獎吳教授一番呢!

█ 實驗室裡的研究生為設備準備了「乖乖」,祈求機器設備乖乖運作。

學生素質整齊 學分數減少抱憾
教學至今三十七年,吳錫侃教授認為帶學生注重的是身教,他自己一個禮拜七天都在學校,八點前就會到校,到了下午五點才會離開,即使是暑假也是一樣,多年來吳教授培育出的學生,有在海外任教的教授,也有分散在全台的教授,自己也擔任國科會的材料學門的召集人,他說,也許是個性比較適合做研究,因此樂此不疲,他也慶幸自己可以在台大教書,畢竟台大學生素質高,在教學中教學相長、互相鞭策也是一種成就感。不過,他也發現一些隱憂,現在的設備相對比過去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卻不若以往用功和認命,而且考試考得好的多,考不好的卻也多,是令他深深感慨的。再者,在自己求學時期,工程材料是必修課六學分,現在卻只剩下三學分,而四十年來材料領域的發展可是突飛猛進,機械設計製造的基礎非材料莫屬,若未能紮實掌握材料特性,恐無法將機械製造更精進,雖有另開一門選修課程「材料科學」,但機械系同學恐怕未能體認其重要性,實際選修的人數並不多,實為可惜。這門課實務比理論多,幾乎沒有公式,透過實驗得知材料的硬度靱性強度等,有助於材料的應用,現在吳教授所研究的鎂合金材料多應用在國防科技,還有形狀記憶合金,做為牙齒矯正材料或醫療應用上十分廣泛,心臟支架的stand甚至胸罩的鋼圈,它的超彈性及形狀記憶特性均可發揮淋漓盡至,也是造福國人與世界的一項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