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念舊的周教授談起與鄰居孩子們共同的成長經驗,一直維繫著如同家人般的情感。 |
不背公式 激發好玩的學習動機
小時候的周元昉教授在新竹長大,父母親大約在一九四六年來到台灣,父親是公務員,家庭教育方式民主而開放,周教授說,「父親從來不會強迫孩子做什麼,就連做功課這件事也一樣。」當時一家四口就和新竹本地人一起住在三合院的房子,傍晚一群孩子們一起追逐嬉戲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雖然三歲就搬離了小時候居住的三合院,和鄰居小孩們共同的成長經驗和情感卻一直維繫著,直到現在仍情同家人手足,常舉辦兄弟姐妹會敍舊話家常。
小時候的他最喜歡有趣的事,他提到一位小學的趙老師是影響他一輩子的人,趙老師的教學從不背公式,他強調教會學生「怎麼想」,孩提時的周元昉跟著老師做魚的標本、科學的小玩具,這些好玩的事引發他學習的動機,也深深著迷於解題的過程,他形容那就像是解益智遊戲一般,這也影響了他日後的求學過程甚至自己的教學,在他的教學上他也強調學生要真懂,而非靠背公式解題,他形容「生吞活剝的知識是不可能創新的!」
魔王菩薩 求好心切的高標要求
已經教學邁入第三十三年、並曾在一九九九年獲得教學傑出教師奬的周元昉教授,稱自己是學生眼中的「魔王」,因為學成後不留在美國,而選擇回到台灣教書,就是一份對國家對社會的使命感,希望將自己所學貢獻給自己的國家,培育自己國家的人才,因此對學生要求訓練特別嚴格,絕不放水,他強調,同學們的重點應該是捫心自問懂得了多少,懂得了什麼,而不必太在意外在的指標,有時區區一兩分的差距也並不代表什麼,重點是以矇混來的學位和文憑終究無法取信於人,也終將被視破。
不過,周教授也承認,這幾年心態上也有了些轉變,魔王也有了菩薩心腸,以往他當得凶,現在他則認為,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各的福分,對於學生的要求也就不再如此強求。他的課都開在八點鐘,許多同學反應太早了,不過他從不點名,並捫心自問是不是自己課上得不夠精彩?以此來自我要求,現在,他信心滿滿的說,因為做學問的透徹和深入,自己上起課來可是比年輕時更有說服力,也更游刃有餘了,所以同學沒有來上課,可是一大損失呢!面對學生,有的同學嫌課開得早起不來,但也有同學對他說,「老師,上您的課是一種享受。」周教授更強調,教學是一種享受,讀書和研究都充滿了樂趣,他笑說,這是自己人性的弱點,喜歡展現和炫耀自己懂什麼、會什麼,他並與我們分享,一次得了重感冒仍到校,等一站到講台上,一開始講課竟然也不咳嗽、不流鼻水了。
跨足生醫 提高失聰者聽的品質
周元昉教授目前主要投入的研究大致上為透過壓電的材料所產生電的信號所做的相關研究和應用,透過此應用所研發的新一代助聽器,以附著在耳膜上的方式將聲音訊號直接傳導至耳道,不必經過電腦的演算過程,不僅更快速,也可以更便宜,再者還能大大改善傳統外掛式助聽器迴音大及雜訊多的缺點,而且從第一代的150g已經改良為第二代的0.44g,大小也只有直徑0.3公分,可說是聽障者的一大福音。另外,人工耳蝸也是另一重要研究計畫,總共包括五個子計畫,並由七八位教授共同主持,傳統人工耳蝸的缺點因必須深入至耳朵深處,易因感染而引發腦膜炎及具有易鈣化的高風險,再者,一個要價八十萬元的價格也不是一般人負擔得起,新一代的人工耳蝸不再如此深入靠近大腦,並以電流刺激,期待能為病患進一步改善聽的品質。
 |
█ 周教授求好心切,談起對學校的建議,仍以實質提升學術研 究品質為最高原則。 |
聘工程師 提升研究的當務之急
對於校方,周教授語重心長地指出技術支援人員嚴重不足的缺憾,他以自身的經驗指出,當他在美國求學時,系上就有三位各擁專長的高階工程師,能夠協助支援系上所有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當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項實驗意外,因為實驗過程引起了一個爆炸,他只好向工程師請求協助,工程師一看立即在短時間內檢測出因儀器內一個O形環的尺寸不當,導致油料外漏以致爆炸,當周教授準備拿起掃把整理一地的零亂和碎片時,工程師拿下了他手中的掃把立即協助清理現場,前後不到三十分鐘,讓當時還只是個研究生的周元昉教授能夠繼續他的實驗工作,這件事令周教授十分讚歎與感佩。反觀現在的環境,一個實驗計畫若遇上機器或儀器的故障,光是檢修往往需要延宕一兩個月以上,還有經費上的浪費,他舉例而言,台灣代理商往往只是代為收件寄送國外原廠,就要收取百分之百的服務費,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浪費。他則期待台大不為指標所迷惑,應從實質面提升研究水準及時效性,他不諱言自己再三年半就退休了,提出這樣的看法,是真心希望提升台大整體的研究水準,別再讓教授們要自己修水塔、修幫浦,還要去別的學校找來已報廢的機器零件,自己修好那早已停產、廠商也不負維修責任的機器,這中間可要耗損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相對削弱了研究的品質。
陪伴母親 享受愛與被愛的幸福
過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元昉教授總是每天一早到校,到了十一點鐘才會回家,現在他的生活與步調做了一些調整,因為家裡有個甜蜜的負擔,每個禮拜一到五他仍然全心貢獻給學生,每天晚上都排滿了與學生的會議,但到了週末,他一離開學校就是回家了,整個週末假期他完全足不出戶,直到禮拜一早上才會再踏出門到學校,這個甜蜜的負擔正是他九十三歲的老母親,周教授認為能夠有一個完全信賴的人全心全意的關心和愛是件幸福的事,而這份愛持續了六十二年,他說他非常樂於陪伴在母親身邊享受被愛與被需要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