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 閱 本 報 Subscribe »
歷 史 報 區 History»
 
 INDEX »
我們的總整課程—
機械工程實務
黃麗妃
楊鏡堂教授:
好玩是最重要的 
黃麗妃
瑞健參訪 
一條龍產線製造生醫器材
博二 柯坤呈
溫馨謝師宴 
青春熱舞謝師恩
畢業生  黃冠博
佛羅倫斯 
多相態流體學術研討會有感
博四 林正釧
瘋狂工院生
的氣動車製作有感
大三 劉文鈺

機械工程實務氣動車
冠軍有感

大三 馬世宗
37年後
底特律再見同學
系友 王明乾
北京清大求學 
帶來人生的轉彎
系友 郭品毅
不斷朝目標前進 
追求自我突破
系友 李宇修
本系團隊 SAE自動
駕駛示範賽速度奪冠
助理教授 李綱、碩二 林舜友
一往桃花源 千春隔流水:
雷龍之國九日遊
孫珍理教授
大頭症
陳明新教授

2016年本系傑出系友 
王正平 趙亦中 吳宗信

系辦公室
兩場送舊茶會
離情依依
系辦公室
畢業30年
返校齊聚同學會
系辦公室
畢業典禮 重要里程碑
系辦公室
系主任的話
系主任 楊燿州
機械系風雲榜
系辦公室

歡迎系友投稿或提供意見
連絡方式:

meoffice@ntu.edu.tw

點閱人數カウンター

 

不斷朝目標前進 追求自我突破
文、圖◎2007級系友 李宇修
█ 攝於2016年南加州留學生新春聯歡,作者為右者。

出發趁早起行不晚
約莫六年前,退伍後我回到了母系台大機械任職助教,在約聘一年期滿後,我便轉進職場投入工作。由於始終有著出國進修的想法,上班之餘也一邊準備著相關的資料文件,在電子業作為機構工程師的三年多裡,一切很順利地依照預劃:清償學貸、準備語文考試、申請入學,像是骨牌一樣順理成章地一張推著一張。晃眼間,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博士班學程已經迎來了第三個學年,感覺像剛剛社會化沒多久,未幾又歷經了一次去社會化。
出國念書只是其中一條選擇了的道路,感覺想要做的事情,永遠不會太早:因為年輕,所以能夠像海綿一樣貪婪地吸收學習、所以傷口磕碰了也容易癒合;想要做的事情,卻也永遠不嫌晚:因為多了其它經歷,看待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角度,能夠成就無法取代的觀點,也更清楚想要掌握住的是什麼。

小螺絲釘從做中學
在電子業工作的三年多裡有起有落,起初我在新竹一家製造代工廠上班,做的是削減生產成本的評估案和協助客戶量產。其中主要的技術面是根據既有產品的外形或功能,利用設計變更來節省製造成本及料錢,期間我逐漸理解了代工產業的困境:包含生產線的外移、因缺乏核心技術而只能使用削價競爭的作法。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到台中射出成型廠支援一件智慧型穿戴裝置的量產,在會議中我看到了美國設計工程師他們的創意能量,卻也感覺到自己與他們程度並非天差地遠,我還想要挑戰自己的界限,還想要接受更多來自優秀的人的刺激。
那時候在內湖的一家設計代工廠,有個同學招攬我過去,他的部門為準備研發可攜式的超音波儀正缺人,我因此極其有幸能夠參與一個產品從開發到出貨的歷程。經歷過的人一定都會同意,在設計開發階段的案子,是最饒富趣味的:塑料件、橡膠件、鈑金件、壓鑄件、還有工程驗證階段的各種原型製作,像是進了大觀園一樣,本來身邊習以為常像是家電及日用品的存在,突然都被投注以不同的眼光重新認識。從上游的成型工廠、噴塗上漆等後製乃至廠商交貨入料、進生產線組裝測試,當觸摸到封箱完成準備出貨、第一批自己設計的產品時,那種興奮和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當時部門裡醫療電子的核心技術,例如超音波的探頭總成和影像資料處理模組都還是由歐美日本所掌握,台灣只負責系統的整合面,賺取的是相對微薄的利潤,這也間接促使我對於出國取經有了更具體化的想法,台灣需要轉型深耕技術,總有一天我會回來,用我的方式在業界或學界貢獻所學。

█ 與前公司同事合影。

感謝師長親友支持
人應該都是如此吧,有想要追求的東西時便能心無旁騖,在公司的午休時間我常會在會議室念英文,下班後再準備申請的資料。指導我的經理和處長都是台大機械的學長,他們對我深造的想法都給予鼓勵和支持,甚至幫我撰寫推薦信函。我還記得收到第一間學校錄取通知時的雀躍,也記得剩下揭榜的學校一間間都是婉拒函時內心的抑鬱,就在因為沒有經濟贊助準備打消出國念頭的同時,很幸運地收到了教育部獎學金錄取的來函。有時候人的際遇其實很大程度取決於機緣,對的人需要在對的時間點遇到對的機會,才能媒合出適切的化學反應,如果努力便能有所得著,已經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
歸根究底,一切都是因為始終有師長親友提攜作為我強力的後盾。一個人能走到什麼樣的地步,絕對少不了別人或有形或無形的幫助,我曾經也有過全部都歸功於自己奮鬥的幼稚想法,但如果停下細想,我們從來能做的,就是付出應盡的努力而已。

█ 與UCLA 撓性機構設計課程專題組員合影。

異鄉見聞打破框架
初來乍到美國時,受到最大的感動是,那些重要學術理論或工程方法的奠基者,居然就在目視可及的距離,在課堂上講授著經典。激昂的情緒一過,之後感受到的是來自美國博士班學生實力的堅強:我們研究室有一位同學,同時兼具CNC車銑床的加工能力,從設計階段到買料加工還有機台維護都是一條龍地包辦,然而他卻是控制組的學生;他也曾經自行設計電子電路板,改造烤箱加入溫度回授以進行電路板上SMT元件的迴焊。另有一位設計製造組的同學,被指派了CS領域的電腦視覺和影像處理的任務,他靠著上網找資料自修,一兩週後馬上就能投入應用。讓我很受震撼的是他們那種「去做,就是去做」的精神,似乎本來就不存在著舒適圈這樣的一個框架,只有去嘗試的純粹念頭。

反覆思辨不斷思考
我慶幸著自己在業界工作的經驗,我瞭解更多的工藝流程,更多的應用與使用者層面;另一邊廂,我卻也有了根深的窠臼:我習慣接受來自上面的交辦事項,雖然嘗試去把它做對做好,但常常沒去思考為何而做。迄今指導老師仍常常問我做某件工作的動機為何?我選擇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我為何選擇這個方法?這個方法與其它替代方案的優劣比較何在?我覺得研究所最重要的不是學理的鑽研,而是一開始動機的肇因,透過反覆思辨、自我詰問與解答的過程,讓思路越加明晰,這樣的思考方式,似乎也適用於工作乃至生活中的選擇,這也是我仍然在努力的一個課題。
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分享自己的經歷,十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我陪著弟弟參加大學聯考,十年後已經是高中老師的他,陪著同樣年輕不安的面孔赴試;這些天看著學弟妹創業筆挺的自信、同學抱小孩偉岸的背影,體感時間似乎加速流逝:流過了蜿蜒曲折羊腸小徑各異各精彩,流向夢中的故鄉血脈,呼應相同的源頭活水。

█ 與UCLA MacLab成員合影。

作者簡介---------------------------------------------------------------------------------------
李宇修,2007年台大機械學士、2009年台大機械碩士。
目前於UCLA 攻讀Systems & Control博士學位。


 

地址:台灣台北市106 羅斯福路四段1號工學院綜合大樓508室
電話:(02)3366-2744                  傳真:(02)2363-1755
mail:meoffice@ntu.edu.tw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