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 閱 本 報 Subscribe »
歷 史 報 區 History»
 
 INDEX »
李國賓教授 
率頂尖團隊站上國際舞台
黃麗妃
賴君亮教授 教學生
重視專業還要講情重義
黃麗妃
本系娘子軍勇奪ASME IDSC國際競賽雙冠
碩一 鄭羽涵
親手打造機器人 
受邀深圳創客周參展
大四 張凱閎
系友座談 暢談機械人生
大三 張德芯
產業人才改變論壇
一窺學校外的世界 
大二 李東翰

享受實作
機械工程實務樂趣多 

大四 顏毓均
團隊合作 
機械工程實務收穫多
大四 林姿雅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系友 李勇志
17th ICAR學術盛會
也是一場畢業旅行
系友 黃群凱
2015日本神戶微機電
及精密機械研討會
系友 吳承恩
分享人生經驗 
追求平衡的最高準則
林沛群教授
生時奉獻教育 
去後遺愛學生
採訪‧撰稿 吳佳穎
廖運炫教授榮膺104學年度
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講座
轉載自台大焦點新聞
104學年臺灣大學傑出校友
學術類劉錦川院士
轉載自台大焦點新聞
臺大同濟車輛技術
研討會在上海
博士後研究員 陳明彥
IFToMM World Congress
首次在台灣
系辦公室
總編輯的話
系主任 楊燿州
機械系風雲榜
系辦公室

歡迎系友投稿或意見提供
連絡方式:

meoffice@ntu.edu.tw

點閱人數カウンター

 

分享人生經驗 追求平衡的最高準則
文.圖◎林沛群教授
█ 林沛群教授。

回顧自身歷史是一件奇異的事,在編輯建構思考要如何讓人認識你的過程中,也同時試圖將自身片段的記憶及殘破未完整的「佐證」串成一個具邏輯性的故事,套句控制組的行話,如何對partially observable的system中重建full state,with time。隨著時間流逝,腦部硬碟壞軌大量增加,可被observable事情逐步被抹去,「考古」的工作真的益加困難。

在台大 當學生的日子
我是一個道地的台北人,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台大機械系和機械所碩班,一直都待在台北。在台灣教育體制有限的彈性下,進大學前並沒有什麼機會為自己人生做選擇,就是懵懵懂懂的一路念上來,選填志願時,要念資工或是機械,就變成了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決定。還記得當時還很用心的向兩個系所的教授請益兩系的概況,也確認自己從小就是maker系的人種,喜歡拆、修東西、和玩會動的東西,於是跳過資工而填了機械。那年資工系最後一位上榜者剛好是高中同班同學,一個小決定同步對兩位同窗產生生命軌跡的改變,這個決定,不曾後悔,至少到現在仍是。
若要對大學生活作一個簡單的註解,那就是「自發性的忙碌」。機械系的課業不輕,學子的哀嚎聲即使到現在也都不曾斷過,但在這個限制中,多數同學仍會努力為大學生活添加多樣不同的元素,社團和愛情只是一個統稱,大學期間所能展開的內容五花八門。我想這是好的,這是一個在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安排,大學學業140學分的畢業門檻,為在養成核心能力之外,本身也具有多元學習的概念。在機械專業上,我瘋狂的投入設計相關的課程,努力讓自己具有從無到有創建工程系統的能力。專業之外,則充滿了自然保育社、練琴、學習德文、以及愛情。忙碌之下的插曲,就是疲勞的累積,於大三寒假時騎車發生車禍,撐了近半年的柺杖,稍微痊癒後又關不住自己,去歐洲漂泊了兩個月。大四時有空就往山上晃,記得那一年,有三十多天是在帳棚裡度過。只能說,年輕的心,還是比較熱血。
碩士,生活簡單化,生活目標和時間規劃也較具體,用來專心進行論文研究。依舊忙祿,由於任務在身,自發性的事物能填入的較少,閒暇時就拿來學習日文,當時的想法很單純,每天花一點時間,兩年下來聚沙成塔,希望退伍後能在懂一點日文的狀況下,到日本漂泊,如同大學時到德國的旅程一般。

█ 1996年與系上好友至大小霸畢旅。
█ 2015年暑假,與實驗室研究生的合影。

讀百卷書 行百里路的開始
碩班畢業後,正式離開台北,當兵一年在台南、一年在澎湖,也正式讓我經歷不同城市所帶來不同的生活體驗。退伍後,沒有去日本,反而到尼泊爾和泰國漂泊了一個月,當時新的生活指導原則是,艱困的地方要趁年輕有體力沒有家累時趕快去,文明且舒適的國家就等老了再說,這個原則迄今依然努力奉行著。
年輕時的多方嘗試,讓我確認人生的目標:讀「百」卷書,行「百」里路,一步一腳印,慢慢完成單純的小目標。而出國求學,便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這也是學生問我最多的問題:老師,當初為什麼要出國?)我想知道,遇到相似的事,不同文化基礎下是否會衍生出不同的解釋?不論在專業研究、在日常生活上、或在人生態度上,不同的文化傳承造就了對所有事情有不同的態度,我對地球村自然演化出的歧異性,一直有著好奇心。

安娜堡 深深愛上的單純
千禧年,到了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開始攻讀博士,從人口400萬的台北,搬到人口12萬的「小」大學城,密大的足球場就可以裝下城內全部的人,也因如此,足球季所凝聚全城的向心力是無法想像的。雖然博班很忙,但一開始還是不太滿意這種課外「無法多采多姿」的狀態,但久而久之,竟深深愛上了這種單純,及隨四季變化的簡單作息生活。看著密大的園丁,春天種花、夏天除草、秋天掃落葉、冬天剷雪。挾著對機器人的興趣及機械背景的特殊性,運氣很好的進了電機資訊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ECS)知名教授Dr.Daniel E.Koditschek的實驗室做研究,成為實驗室第一位亞洲學生和機械背景學生,讓自己從原本的「設計」背景,伸出半隻腳跨入了「控制」,也開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ME和EE不同背景的對話。博班的訓練很特別,除了專業深度大量增加,也是一個得「靜心面對不確定未來」的過程,需經歷多年,且不保證有結果。和就業不同的是,就業數年後換工作,這段資歷在履歷上多為正面,是跳槽和promotion的概念。反之,若就讀博班多年後未達標而放棄,則多是負面的認定。和碩班畢業後即就業的同學相比,念博班的,要能承受同學在三十歲成家立業、功成名就時,仍一無所有,也需具有2MB博士論文都沒有影的勇氣與抗壓性。(唉~一個USB就能裝下多少人的血淚…)。個人覺得這個歷程,對EQ的訓練不亞於對IQ的,經歷後方知深切。這也是為何對博班生問「你何時能畢業?」是大忌啊!

█ 輪腳複合機器人(V1)。
█ 輪腳複合機器人(V2)。
█ 六足機器人。 █ 四足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 具無限可能
博班時期開始接觸仿生機器人,許多人會問,為什麼要「仿生」?簡單來說,在人類還沒有完全瞭解高自由度複雜系統的運作機制之前,生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從材料的層次、到元件、到結構、到系統,當然,也包含了更複雜的問題:生命體的生長及演化。就仿生機器人的角度而言,我們想瞭解,經由演化後生物呈現特種高自由度的本體結構,其「設計」背後的機制為何,以及生物如何去協調去「控制」自身複雜的系統,達到高度的運動能力及多樣化的運動行為。以此為根基出發,去設計機器人,試圖在機器人身上重現如生物般敏捷快速的運動模式,而不僅止於機器人外表「像」生物。高自由度系統的「設計」和「控制」,於學理上仍是一個需要開拓的領域,設計是「form」,控制是「function」,對仿生機器人而言,兩者缺一不可。結合一起做,很有趣,也拓展了無限的可能。

賓州大學 機器人菁英匯集
2005年畢業之後,到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材料系(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和電機系(Electrical and System Engineering, ESE)做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賓大座落在費城市中心旁,直接間接的促成我在費城市中心最繁華的區落腳,也因此體會了美國大都會人的生活方式,個人結論:還是鄉下好。決定跨身材料工程,這個對自己專業素養的非傳統規劃,是源自於一個理念:下一代的機器人,將從目前電機、資訊、與機械的整合,往外延伸到材料。若為仿生,則再加上生物。想說就試試看吧!反正若已知對錯,就不叫研究。

█ 雙足機器人。

在材料系主要在進行一些高分子有機材料的物理及機械性質調控,試圖從材料層次探討仿生的同時,仍不背離原本習慣從系統和控制角度切入問題的思考模式。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之前機械和電機的訓練均以數學和物理為基礎,但所接觸的材料則大量倚賴化學,建構在不同的基礎科學上,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比較明瞭團隊中其他人在做什麼,過程辛苦,但真的拓展視野。部分的時間則在電機系內遊走,在機器人學界算有名氣的GRASP Lab(The General Robotics, Automation, Sensing and Perception Lab)進行爬牆機器人的研究,想瞭解一個具有13位教授(目前已增加到18位)和約50位博班生的所組成的團隊如何進行研究,結論:一群有腦袋又專業的人一起團隊合作,真的很重要,是具競爭力的關鍵。

回台大 百年樹人教育工作
2007年,有兩個重大的人生抉擇和轉彎,一個是當了爸爸,體會什麼是「甜蜜的負荷」;另一個是揮別美國回到台灣,有幸回到母系任教,和最頂尖的老師和學生們一同為台灣奮鬥。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學校環境變動很慢,但一變動,都影響深遠。目前系上大多的教授均是我的老師,因此學生所總和體會感受到的系上氛圍,我多多少少也仍能感同身受。過往和現在較大的差異,在於世界的平坦化,現今學子們也面臨到更大的競爭性,每一個時間點的抉擇,或許也更為關鍵。時間是有限的,回顧大學時期以「把時間填滿有興趣的事」為最佳化路徑,這是充滿熱血的,但是否對後續生涯發展有效益,則不一定了,至少自己在年輕時就做了很多很有興趣但實在是很沒天分的事,效益很低。事後回想,總覺得對生命的抉擇,應該落在「有興趣」和「有天分」的中間,平衡的位置,就看個人的妥協。不論如何,每一階段的抉擇,都要用心去想,且有勇氣去衝。學生都很有能力,缺的,就是自我探索,尋找心之所向。

█ 球機器人(V1)。 █ 球機器人(V2)。 █ 爬樹機器人(V1)。
█ 履帶機器人。 █ 雙手系統。 █ 爬樹機器人(V2)。
█ 機械夾爪。 █ 小跟班機器人。 █ 爬樹機器人。
█ 袋鼠機器人。

能夠每年看著學生來來去去,經歷人生的大展開,對我也是一個有趣的歷程。我不覺得大學和研究所生活的方式有無上心法,但有個人two-cent opinion:大學時期,應該「在建構專業能力之外,活的精彩」,取得專業和廣度的平衡。研究所時期,應該「定心,學會用兩年專注處理一個問題」,專業要扎的夠深,心性要定的夠穩。雖在同一個環境,但具迥然不同的訓練。唉~控制討論的太多了,「啊!怎麼,怎麼講都是平衡!?」(本文截錄至Facebook社團NTU@ME)


林沛群教授簡歷------------------------------------------------------------------
1996年台大機械學士、1998年台大機械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電機與資訊工程碩士與機械工程博士、賓州大學材料系和電機系博士後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系訪問學者。現為台大機械系教授兼副系主任。曾獲得台大教學傑出獎與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地址:台灣台北市106 羅斯福路四段1號工學院綜合大樓508室
電話:(02)3366-2744                  傳真:(02)2363-1755
mail:meoffice@ntu.edu.tw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