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
你可能不知道的
機械系館故事始末
黃麗妃
黃美嬌主任全力以赴 
將系務工作擺第一
黃麗妃
光流體國際研討會於
美麗的花園城市新加坡
碩二 呂昀緯
探訪北京歷史建築群
感受中華建築美學
碩二 呂孟僑
2017 IEEE ICMA
國際研討會心得
畢業生 黃禹軒

不是校隊的校隊
自給自足的臺大體操社

大四 高穎全
XYZprinting 
充實的暑期實習生活
大四 蕭 皓
寫於畢業這年 
回看自己在台大
系友 郭飛鴻
五十年重聚會 
難得老友齊聚一堂
系友 黃元茂名譽教授
台大先進動力研發中心介紹
鄭榮和教授

系友會周行健理事長
就任感言

周行健理事長
退休感言二、三話
潘永寧教授.
1977級校友召集令
四十重聚活動報名
陳瑤明教授
天才教育
陳明新教授
新進教師 鄭憶中教授
系辦公室
親師生家長座談會 
新生入學歡迎式
系辦公室
潘永寧、陳瑤明及馬小康
教授 退休送舊茶會
系辦公室
建中生參訪 
五站實驗室好充實
系辦公室
月餅柚子炒米粉 
邀國際生歡慶中秋
系辦公室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莊嘉揚
機械系風雲榜
系辦公室

歡迎系友投稿或提供意見
連絡方式:

meoffice@ntu.edu.tw

點閱人數カウンター

 

不是校隊的校隊 自給自足的臺大體操社
文、圖◎大四 高穎全

105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競技體操項目兩金兩銅、104學年度六金四銀四銅、103學年度五金一銀二銅;臺大在全大運競技體操項目上歷年來都是佳績不斷,但你可曾看過偌大的校園裡,有任何一個競技體操相關的訓練設施?沒有,臺大體操雖然每年五月都會代表學校參加全大運,但我們是臺大體操社、不是臺大體操隊,自從二十多年前競技體操項目被從臺大的校隊當中剔除後,臺大體操社的經營之路是越加艱辛,但不因此受挫退縮,更漸漸發展出遠遠超越一般社團的多元性。

█ 104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臺大體操社合照。

每週社課 接觸體操社第一步
基礎體操可謂延續人類各項運動功能的基石,對兒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不僅僅具有肢體開發的作用,更會在刺激觸覺、前庭與本體覺系統的過程中,建立大腦肢體整合的多元發展;在日趨緊湊、壓抑現代社會當中,適當的運動與伸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課業繁重的臺大學生當然也不例外,為了將體操對人體健康的好處推廣給大家,臺大體操社每週一晚上都在舊體三樓的柔道室進行基礎體操教學社課,雖然不是專業的體操訓練場地,但仍足夠讓社員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練習基本的前後滾、倒立、側翻以及肌耐力訓練;社課活動發起至今四年多推廣有成,現在的社課每週都有二十到三十人參加,且我們從來不會限制成為體操社的一員需要任何的體育基礎,如此才符合我們想要推廣體操給所有受限於都會生活而缺乏運動時機學生的本意,也因此負責運作社課的幹部們不能只是學會了一個動作就指使社員們照著做,幹部必須要清楚每一個動作的分解、技術重點和各種常見的錯誤情形,我們要有能力判斷社員的肢體能力是否能夠在安全地情況下執行動作,否則該加強訓練那些方面的基礎肌力,並在有需要的時候保護社員做動作,為的就是要讓每一個有熱忱想要學體操的人,都能得到他們需要的適時幫助,並按部就班地進步。

█ 社課練習,俯平衡 動作。
█ 社課練習,後滾翻,由幹部保護執行。

每週二四 競技體操選手訓練
當然,要代表臺大參加全大運光靠每週一次的社課是不夠的,所以體操社的幹部們除了禮拜一社課之外,會在每週二四的晚上進行更高強度的競技體操選手訓練,但礙於臺大校園內沒有專業訓練設施,幹部們的訓練地點在位於蘆洲的童力體操館,是臺大體操社社團技藝指導老師童俊傑教練所經營的體操館,在那裡才有齊全的競技體操器械,平衡木、高低槓、跳馬、彈性地板、單槓、雙槓、吊環、鞍馬,以及輔助訓練用的海綿池和彈簧床。選手訓練跟禮拜一的社課大不相同,為了能在全大運拿下好成績,童俊傑教練為臺大體操社幹部們安排的訓練課表相當緊湊,練習時數也不比學校校隊來得少,因為要百分之百完成一個體操動作需要足夠的肌耐力、爆發力、柔軟度、對技術點的了解以及對前置練習動作的熟悉程度,以單動作側空翻為例,前置練習動作就是助跑側翻以及單手側翻,然後需要足夠的核心復肌肌耐力、起跳腳爆發力以及足夠的正面劈腿柔軟度,才能夠安全地開始練習掌握側空翻的技術點,因此每一個競技體操動作的訓練都需要長時間的規劃並且確實地達成每一個短期目標。

█ 選手訓練,直體後空。
█ 選手訓練,柔軟度加強。

不斷苦練 同舟建立革命情感
競技體操選手的訓練並沒有投機的做法,就是不斷地練習和修正,教練常常提醒我們「想把一個動作練好,最少要先做一千次再說」,當然這一千次指的是在有不停地思考和修正的情況下所做的一千次練習,該用苦字來形容我們的訓練嗎?以客觀的練習時數和內容看來可以這麼說,但以身在其中的隊員主觀地想,不論學校承不承認我們名義上是個隊伍,我們實質上就是同舟共濟的臺大體操隊,在平日的練習當中互相幫忙、看著彼此一步步成長,每年三、四月最辛苦的備賽期也互相勉勵,就算課業繁忙甚至在練習當中受了傷,也阻止不了我們一起出征全大運、為臺大拿下一面又一面的獎牌,對我們來說這個獨一無二的過程是最充實、最美好的經歷。

█ 全大運比賽,雙槓項目。
█ 全大運比賽,高低槓項目。

目前社內幹部平均的訓練資歷是一到兩年,聽起來不算久,但平均水準相當好,除了剛加入一、兩個月的新生之外,側翻、前空翻、倒立、前手翻、前軟翻等比較耳熟能詳的體操動作都屬於每個人相當純熟的基本動作,競技體操並不難,難的是下定決心花時間、花心力去投資自己的熱忱,學校不重視體操,體操社可不能就這麼讓大家失去接觸體操的機會,從最基礎的禮拜一社課開始,實現自己的體操夢一點都不困難。


 

地址:台灣台北市106 羅斯福路四段1號工學院綜合大樓508室
電話:(02)3366-2744                  傳真:(02)2363-1755
mail:meoffice@ntu.edu.tw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