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沸騰 勇敢踏出第一步 范士岡教授眼中的Fantachip團隊個個都很優秀,負責開發執行的大四生賴郁凱,也是召集團隊成員的人,他就是很衝、很積極,把握任何一個比賽或是表現機會。賴郁凱表示,參加鑽石種子計劃,就是一股熱血,覺得可以試試看就衝了。為了讓團隊成軍,賴郁凱依照自己的人脈,打破科系限制,找了具備各自專長的人,讓大家可以各司其職,也因為跨領域的組合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想法,有時看似天馬行空,卻也是創意的來源。現正修習臺大創意創業學程的機械大四生李晉杰就表示,雖然團隊成員都出身自理工學院,但彼此擅長領域很不一樣,合作過程中大家也都理性溝通,並以開放的心接受他人,因此過程順利愉快!本身在精密系統控制實驗室的碩士生廖友廷則抱持感謝與學習嘗試的心態,他表示,參與競賽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在盡己所能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就是一段學習經驗的累積。 團隊裡唯一的女生,是同時也在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高于婷,她的專業領域是負責生物檢測。她則說,「參加這次的比賽讓我對於『創業』開始有信心,原來台灣對於新創公司是這樣友善,原來台灣也有這麼多的天使投資人。」而且,「讓我看見真正的跨領域整合,人們往往在自己的領域待久了,視野就變得狹隘,好似所有問題只有單一解答,思考模式也是千篇一律。而在這個團隊,我們有無限的可能!」范士岡教授在指導的過程中,給予團隊最大的空間與支持,賴郁凱說,范教授影響自己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都還年輕,可以去嘗試看看。We have nothing to lose. 就算失敗了也無所謂。」高于婷也表示,范教授帶給團隊無限的希望,鼓勵團隊放手一搏,讓成員們勇敢地去衝、去撞! 賴郁凱說,現在獲得了第一階段獎金的肯定,既是驚喜也深知真正的困難還在後頭,畢竟一個點子要去實現,一定有許多的困難。但與其他的團隊比起來,Fantachip已經先贏得了機會,面對未來,Fantachip一定也能一一去克服。
MicroDoctor 小型/配戴型血液檢測 Fantachip團隊所推出的MicroDoctor主要針對於特定高危險族群,包括:高危險環境工廠(矽晶FAB無塵廠、化工廠)、高空汙染(PM2.5、霾害)、行動不便者或靜脈曲張的長者推出約10x6x3cm左右檢驗的小型裝置,利用脈衝方式減少疼痛感,只要採集微量血液就能檢驗各種疾病,並在短時間內顯示結果。可用於救護車、偏遠檢測站等使用,並可搭配手機APP自行定期檢測,追蹤個人健康狀況。對於有隨時需檢測身體狀況需求的患者,則提供配戴式晶片以手錶、手環等行動裝置,達到不受時地影響的隨檢隨驗。 所應用的核心技術是使用血液分析晶片,利用電控微流體技術(digital microfluidics)操控極微量(less than 1 micro liter)液體,在一晶片上實現分離、混合等行為,並以可攜式裝置,達到移動檢測的可能性,結合分子標記檢測各式疾病(包括癌症)。未來營運初期,Fantachip團隊預計國內外市場同時進行,在國內先與臺大醫院合作,在各個需要快速檢測的地點提供檢測服務。國外市場,則在募資平台銷售,除增加曝光率外,也進一步籌措更多資金,以進行下一波的量產。
█ Nano Blood團隊,范士岡教授(左)與王富民。
Nano Blood 居家健康照護的血液檢測 范教授領軍的另一獲獎團隊Nano Blood,主要由本系1993級的系友、現跨領域到電子所的博士生王富民負責。王富民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攻讀碩士,學習微流體、微觀熱傳及微機電等微觀科學及技術,他與范教授同時也是當時在UCLA的同學。 Nano Blood是為了提供給害怕扎針抽血及具有健康預防醫學概念的人,提供更簡便的血液常規檢測。其核心技術是透過微流體的操控,成功操控檢測nanoliter (nL)等級的液體,目前已驗證用10 nL的全血量來做血型的檢測。其關鍵技術主要在於用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 (EWOD) 及Dielectrophoresis (DEP) 的微流體操控技術來達到此目的。未來預計推出的產品有兩種:(一)於藥妝通路販售的可攜式血液常規檢測儀,只要用一滴血便可做數十種的血液檢測,可作為日常居家生活照護的血液檢測儀器,包括血糖、血脂、膽固醇等的健康照護管理。(二) 提供血液檢驗服務,透過與實體藥妝通路或診所的合作,以特製容器收取微量血液樣品,便可做到數百種的血液檢測,與傳統血液檢驗需用採血針頭從靜脈抽取數毫升的血液,大大提升了無痛感及抽血的恐懼,其檢測結果更可直接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網際網路、醫療雲等發送。目前王富民正在積極進行的項目包括:1.先以血型檢驗作為技術發展的測試標準、2.減少單一項目的全血用量(包括稀釋血液)、3.血液與反應物混合比例之最佳化、4.建立操控血液及反應物的電控參數、5.利用微流體操控技術來增進血液與反應物(Anti-A, Anti-B)的混合效率(充分混合)以增加反應速率。 雖然王富民系友的Nano Blood團隊在初創時期是單槍匹馬,難免受限於人力和時間,為了和時間賽跑,首要解決的是團隊人員的擴編,若同時有很多人、很多檢測在進行,便能有機會贏得先機。他特別提到美國也有相關檢測產品已經面世,顯見其市場需求,他不擔心市場上的競爭,樂觀看待新創事業的發展,只是強調,「得要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