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 閱 本 報 Subscribe »
歷 史 報 區 History»
 
 INDEX »
我們的實習課程—校外實習
黃麗妃
邱培鈺教授
發揮頂尖的影響力 
黃麗妃
賴君亮老師光榮退休
歡喜進階
黃冠博、蔡至捷、黃堃豪
越南賜昱鞋業-
實習心得
大四  張軒愷
中研院物理所
暑期實習心得
大四  王人弘
工研院產經中心—
實習心得
大四 林子源、林倩而

中國鈞興齒輪製造廠
—實習心得三則

碩一 卓泓民、大五 陳冠霖
、大三 薛沛宜
一個人十個月的旅行
系友 賴柔均
談如何提前適應校園
與業界差異
系友 劉曼琦
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系友 林懷宇
新進教師張鈞棣教授
自我介紹
張鈞棣教授
新進教師陳志軒教授
自我介紹
陳志軒教授
新進教師蔡協澄教授
自我介紹
蔡協澄教授
不一樣的想法
陳明新教授

垃圾自動分類系統 榮獲
國際創新暨設計競賽金牌

系辦公室
本系蕭浩明教授團隊
榮獲美國IDA國際設計
金銀雙獎
系辦公室
105學年度機械系
親師生座談會
系辦公室
送舊茶會 溫馨感恩
系辦公室
歡迎新進教師 蔡協澄
張鈞棣、與陳志軒教授
系辦公室
系主任的話
系主任 楊燿州
機械系風雲榜
系辦公室

歡迎系友投稿或提供意見
連絡方式:

meoffice@ntu.edu.tw

點閱人數カウンター

 

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文、圖◎2013級系友 林懷宇

系上的前輩及同學,在機械的各個領域出類拔萃,相較之下,在機械這塊我能分享的不多;我踏上一條比較不一樣的路,學士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退伍後也沒進入機械產業。在即將退伍時加入一個新創團隊,花一年的時間創業,爾後開始專注在程式開發上,寫寫網頁、App,現職則在 Dcard 擔任產品經理。以下會分享這段充滿波折的經驗。
 
不一樣的機械系旅程
大三下學期,我跟幾位系上同學在林沛群教授的仿生機器人實驗室作研究,當時不論是專題的夥伴、同寢的室友都想攻讀海外碩士,而我也希望能一窺這個世界的樣貌,準備出國留學。升上大四後,只覺得自己對鑽研機械的動機不夠強烈,想做更多的探索後再決定未來的路。於是我把出國的計畫推遲,先國軍on-line並踏入職場,想透過跟社會互動得到一些反饋,釐清自己未來的路。

█ 袋鼠專題團隊與林沛群教授合照。

加入創業團隊ScoreMaster
當兵那年我依然在思考未來,只知道我對創業有點興趣,卻始終沒有個結論。剛巧退伍前有機會加入一個新創團隊ScoreMaster,就決定先以實習的身份加入試試。ScoreMaster顧名思義就是讓你成為分數的主人,透過媒合大學生幫中學生解題來打造中學生的隨身家教。創業的過程很「痛快」,也就是痛苦來得很快,才加入團隊不到三週,甚至只跟團隊的人見過三次面就聽說團隊要解散了。在我還來不及釐清狀況時,團隊內的成員問我是否有意接手為負責人,幾經評估後,認為這是出社會後機會成本最低的一年,nothing to lose,要挑戰就趁現在。於是我接下了這個位置,從實習生轉職為執行長,開始了我的創業之旅。 
空降為執行長馬上面臨兩個難題:一、開發人員皆已離開團隊,二、有一個與第三方合作的專案尚未收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身邊會寫網頁、App的朋友差不多都被我問過一遍,所幸身邊的朋友臥虎藏龍,幫助我度過了早期的難關。之後便全職創業,一邊帶領團隊,一邊進行程式開發。但說到程式開發,過往除了大學修過一門計程之外,沒有其他的程式基礎。只得開始自學程式,買書、上線上課程、Google找各類答案。 

█ ScoreMaster 團隊合照。

創業這段時間,外人看起來光鮮亮麗,但產品一直沒辦法有穩定的收入,甚至沒辦法損益兩平,只能透過家教維持基本的開銷。創業就像七龍珠的精神時光屋,能讓你在很短的時間裡大量成長。每天都覺得度日如年,卻也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長。不僅必須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也會很快察覺自己的弱點。這段時間除了讓我了解創業是怎麼一回事,發現自己在管理上的弱點之外,也讓我快速建立程式的基本概念,更發現自己對於寫程式抱有熱情。於是我開始上Coursera的演算法、機器學習等課程,也透過一些線上課程學習網頁的開發。

AppWorks 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是以林之晨(Mr. Jamie)為首的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而所謂的創業加速器跟育成中心有點類似,目的是為了加速新創團隊的成長,並在合適的時間點進場投資。
創業後一段時間我們申請加入AppWorks,入選為第十屆的團隊,在這進駐的半年時間裡,也得到了一些幫助。除了對網路產業有更廣泛的理解,了解網路創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MVP、PMF、Retention Rate、Cohort等等。也和許多團隊、前輩交流,參考彼此打造產品的經驗,成功的作為參考,失敗則能借鏡。此外,在ScoreMaster即將結束之時,這裡認識的團隊也有邀請我加入,繼續我的創業之旅。而以下總結我認為AppWorks最大的三點價值。
一、許多網路產業界的前輩會來分享經驗,透過汲取他們的經驗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二、龐大的創業生態系,超過200個團隊曾經進駐,只要產品做得夠好,要建立人脈或為產品牽線都相當容易。
三、每屆都有場對外的Demo Day讓團隊能夠展示自己的產品,會有上千人參加這個盛會,其中也包含許多業界大老,如:Yahoo的鄒開蓮女士、聯合報的董事長王文杉,是一個相當好的曝光管道。
但即便有加速器提供這類型的協助,創業能不能成功,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所有外在的因素,如:加速器、媒體公關合作、參加創業聚會等等,對創業而言只是錦上添花。換句話說,當產品不夠好時,有再多的外在協助,也很難讓你的使用者買單。但對一個創業的人來講,最重要的也只有用戶買不買單,倘若產品沒有人喜歡,將沒辦法在市場上持續經營。

█ ScoreMaster 團隊合照。

從工程師到產品經理
2015年的5月,綜合多方的考量後,ScoreMaster正式畫下句點。而我對未來的方向也比較明確,相較於機械而言,我更喜歡寫程式,能僅僅透過手邊的電腦打造出產品是十分迷人的事情。因此ScoreMaster結束後,我把時間投注在程式上,期望在半年內能找到第一份資訊相關的工作。當時我認知到自己不論是演算法或資料結構等理論面的內容比不上資工系四年扎實的學問,要馬上找到此類型的工作沒那麼容易。因此打算從比較實務面的網頁和App開發切入,先找到第一份工作,工作之餘再把基礎補足。學習程式的那段時間,好巧不巧的經常碰到Dcard的創辦人(B99資管系,創意創業學程的同組同學),他知道我正在自學程式,便邀請我加入Dcard成為iOS工程師。
加入 Dcard 後,幾乎是從零開始學iOS App開發,這又是個痛苦的過程。身邊所有人都有程式基礎,話語中夾雜許多被視為基本常識的術語,但對我而言卻是聽都沒聽過的內容。想釐清一個問題時,經常不知從何切入,即便找到切入點,也只是發現更多的不足。為了趕上其他人的腳步,我上班寫程式,下班自學,一個月後請教人的次數開始減少,逐漸能獨立開發。

█ Dcard 與同事合影。

在程式開發比較步上軌道時,又出現了一個轉折。CEO希望我轉職為產品經理,與他討論產品方向,整合團隊並規劃開發進度。起初我有些抗拒,原因在於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相對比較不踏實。工程師和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相當不同,前者的成長相對穩健,能很輕易說出自己會哪些技術,經驗越多,實力、薪資待遇也會跟著越好;後者則否,很難說出自己的專業為何,甚至可能當了數年,才發現自己做得很糟,要轉職卻為時已晚。雖說如此,最後我還是同意轉職。考量到學習程式可以自己找教材,或是透過Google搜尋、線上課程自學;而管理講求實務上的經驗,很難透過讀幾本書就成為一名好的管理者,所以既然有機會,便接下挑戰。

所有經歷都將產生聯繫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 Steve Jobs
以上是Steve Jobs送給Stanford畢業生的一席話,也分享給各位。出社會後,我創過業、寫程式,現在擔任產品經理,做的事情和機械都沒有太直接相關,在做這些事之前沒辦法預見會帶來哪些結果。大四時我不會知道創創學程讓我一出社會就創業,也不會在創業之初知道自己會轉換跑道到資訊領域。更不會想到修習創創學程時,修課同學的 side project 會是我現在任職的公司。 
我們得天獨厚在台大就讀,未來即便沒辦法保證功成名就,大概也餓不了肚子。我們是最有本錢追夢的一群人,各位要有追夢及擁抱未知的勇氣。如果你有很明確的方向,不論是想在台灣繼續升學、想出國攻讀機械,甚至是想加入 Tesla ,都請勇敢地朝那個方向邁進。倘若沒有,也請不用擔心,盡情地擁抱未知,花幾年的時間探索自己,你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發現所有的積累都有它的道理。歡迎所有對未來迷惘的學弟妹找我聊聊,分享心路歷程;對網路、新創產業有興趣的學弟妹,也歡迎跟我討論。

█ 在 HPX 的分享合照。

作者簡介---------------------------------------------------------------------------------------
林懷宇,2013年台大機械學士畢,目前為Dcard產品經理。


 

地址:台灣台北市106 羅斯福路四段1號工學院綜合大樓508室
電話:(02)3366-2744                  傳真:(02)2363-1755
mail:meoffice@ntu.edu.tw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